图书介绍

自由、心灵与时间 奥古斯丁论心灵转向问题的文本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自由、心灵与时间 奥古斯丁论心灵转向问题的文本学研究
  • 张荣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5894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奥古斯丁,A.(354~430)-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由、心灵与时间 奥古斯丁论心灵转向问题的文本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心灵转向及其根据——《论自由决断》中的神证论与心灵转向问题第一章 概念与任务3

第一节 liberum arbitrium概念释义3

第二节 《论自由决断》的直接任务8

第三节 对摩尼教的反驳11

第四节 意志的自由与上帝的恩典13

第二章 恶及其根源18

第一节 恶行及其实质19

一 恶行通论19

二 永恒法与世俗法22

第二节 善良意志与智慧28

一 意志与理性28

二 智慧与善良意志32

第三节 再论恶行及其缘由36

一 再论恶行36

二 恶行的缘由38

第三章 自由决断与上帝证明40

第一节 原罪论的哲学分析41

一 上帝证明的原因41

二 “谎言”的实质是原罪42

三 罪起源于意志的自由决断45

四 心灵的尊严49

第二节 上帝证明的准备与核心50

一 信仰寻求理解50

二 心灵的蒙蔽及其后果53

三 灵魂的真正目标56

第三节 意志的根据58

一 自由意志的优先性58

二 自由在于对真理的服从61

三 一切实体都来自上帝66

四 意志之前无存在69

第四节 意志的尊严75

一 意志之被给予性76

二 捍卫正义的自由意志78

三 追求共同善的意志80

第四章 上帝证明的必要性及后果83

第一节 证明的必要性84

一 傲慢是恶84

二 恶意的实质89

三 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差异92

第二节 上帝的预知与人的自由决断96

一 问题的意义97

二 上帝的预知和人的自由99

三 上帝证明的必然后果102

第五章 上帝证明与心灵转向107

第一节 概论107

一 讨论的基础、目标与方法107

二 上帝证明的紧迫性111

三 上帝证明的次序、问题及视域113

第二节 内在证明与心灵的内在化转向115

一 心灵的内在化转向115

二 人类理解之路116

第三节 超验证明与心灵转向的目标120

一 上帝和理性的绝对差异121

二 数目与智慧的真理性123

三 有真理128

结语 两个相关问题的回答133

附论 奥古斯丁自由观的近代效应——莱布尼茨理性视域中的“神义论”136

第一节 莱布尼茨的上帝证明136

一 莱布尼茨对本体论证明的改造137

二 莱布尼茨的后天证明139

三 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证明142

四 康德对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145

第二节 上帝的惩罚是正义的148

一 上帝的形象149

二 上帝的预知与预定153

三 上帝的预知、预定与自由并不矛盾156

四 犯罪后的人仍有自由159

第三节 自由意志是罪恶的原因162

一 上帝允许恶事存在162

二 恶的三重划分165

三 恶是善的缺乏168

四 罪恶是自由选择的结果170

第四节 理性与信仰的融合174

一 理性的神圣使命174

二 理性与信仰的和谐177

三 康德批判哲学中理性与信仰的分离181

下篇 心灵伸展与时间的本质——《忏悔录》卷11中时间追问的现象学意蕴第一章 时间问题189

第一节 奥古斯丁的时间追问190

第二节 希腊的自然时间领会194

第三节 中世纪的时间领会198

第四节 《忏悔录》卷11结构简介200

第二章 永恒与时间204

第一节 心灵向永恒的开放204

一 时间-永恒模式205

二 “元始”概念208

第二节 世界与时间210

一 上帝的创世及其方式211

二 元始、道与智慧212

第三节 对摩尼教诘难的反驳213

一 “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做什么?”214

二 对这一诘难的反驳215

三 “永恒”的现代化解读219

第三章 时间的存在223

第一节 时间存在的哲学检视223

一 第一个哲学检视224

二 第二个哲学检视228

第二节 时间的滞留与时间的存在236

一 时间的感知、比较和度量与现在的存在236

二 记忆和期待与过去和未来的存在240

第三节 过去与未来的存在方式245

一 从“隐秘处所”到“哪里”245

二 记忆与过去的当下化247

三 期待与将来的当下化252

四 对时间存在问题考察的反思263

第四章 时间的本质267

第一节 时间本质问题的困境与出路267

一 困境之一:现在时间的度量和时间无伸展性假相267

二 困境之二:时间伸展的日常领会和哲学领会的悖论270

三 出路:时间不是任何物体的运动273

第二节 时间是心灵的伸展280

一 重提时间本质问题的困境:知道还是不知道280

二 时间是心灵的伸展281

三 返回自我伸展的心灵之时间滞留285

四 时间度量之谜及其解答297

第三节 本源的时间滞留与心灵伸展的限度301

一 作为本源滞留的注意、期待和记忆302

二 心灵伸展的限度311

第五章 奥古斯丁时间观的现象学效应316

第一节 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317

一 时间对象的构成318

二 原印象和滞留329

三 次级记忆、感知和次级期待的时间性337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342

一 心灵的伸展是此在绽出-视域的时间性342

二 担忧的世界时间和流俗的现在时间359

第三节 从现象学视域看奥古斯丁的时间追问370

结语378

参考文献380

后记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