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峡两岸商务仲裁制度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峡两岸商务仲裁制度比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662590.jpg)
- 赵生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1008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商务-仲裁法-对比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峡两岸商务仲裁制度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仲裁的社会基础1
第一节 仲裁社会基础阐释1
一、仲裁的经济基础2
二、仲裁的政治基础10
三、仲裁的文化基础13
第二节 海峡两岸仲裁制度的演进17
一、大陆仲裁制度的演进17
二、台湾地区仲裁制度的演进19
第三节 海峡两岸仲裁的社会基础21
一、海峡两岸仲裁社会基础的缺失21
二、海峡两岸仲裁社会基础的改良26
第二章 仲裁法律关系30
第一节 仲裁法律关系的主要特征30
一、程序性30
二、多面性31
三、层次性32
第二节 仲裁法律关系的要素34
一、仲裁法律关系的主体34
二、仲裁法律关系的内容46
三、仲裁法律关系的客体47
第三节 海峡两岸仲裁法律关系内容之比较52
一、仲裁机构和当事人之间的仲裁权利和义务52
二、仲裁机构和仲裁代理人之间的仲裁权利和义务62
三、仲裁机构和其他仲裁参与人之间的仲裁权利和义务62
四、仲裁机构和法院之间的仲裁权利和义务63
五、法院和当事人、其他仲裁参与人之间的仲裁权利和义务65
六、当事人相互之间的仲裁权利和义务66
第三章 可仲裁事项68
第一节 争议事项的可裁性和宜裁性68
一、可裁性69
二、宜裁性70
三、可裁性和宜裁性的关系71
第二节 海峡两岸可仲裁事项的界定标准71
一、海峡两岸可仲裁事项界定标准的演进72
二、海峡两岸可仲裁事项界定标准的内容74
三、海峡两岸可仲裁事项界定标准评析76
第三节 海峡两岸可仲裁事项范围之比较77
一、可仲裁争议的主体范围问题77
二、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是否均可仲裁的问题80
三、人身权纠纷能否仲裁的问题81
四、婚姻家庭继承纠纷能否仲裁的问题83
五、“行政争议”能否仲裁的问题84
第四节 海峡两岸可仲裁事项的种类86
一、商事争议和民事争议86
二、合同争议和非合同争议88
三、任意仲裁的争议和强制仲裁的争议89
四、无涉外因素的争议和有涉外因素的争议90
第五节 涉外仲裁中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法律适用92
一、涉外仲裁的含义92
二、涉外仲裁中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法律冲突93
三、仲裁机构判定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法律依据94
四、法院判定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法律依据97
第四章 仲裁协议101
第一节 仲裁协议的界定101
一、海峡两岸学者对仲裁协议的阐释101
二、海峡两岸仲裁立法对仲裁协议的规定103
第二节 仲裁协议的形式106
一、国际文件和外国立法对仲裁协议形式要求之考察106
二、海峡两岸对仲裁协议形式的要求108
第三节 仲裁协议的内容111
一、大陆对仲裁协议内容的要求111
二、台湾地区对仲裁协议内容的要求113
第四节 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114
一、海峡两岸对仲裁协议有效要件的共同规定115
二、海峡两岸对仲裁协议有效要件的不同规定117
三、关于约定仲裁机构不明的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121
第五节 仲裁协议的效力124
一、仲裁协议的积极效力124
二、仲裁协议的消极效力125
第六节 仲裁协议效力的确认权128
一、大陆的仲裁机构或法院认定模式128
二、台湾地区的仲裁庭自裁管辖权模式132
第七节 仲裁协议的独立性135
一、仲裁协议独立性理论及其影响135
二、大陆关于仲裁协议独立性的立法与实践138
三、台湾地区关于仲裁协议独立性的立法与实践140
第五章 仲裁程序的设计142
第一节 仲裁程序当事人意思自治142
一、仲裁程序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达方式143
二、仲裁程序当事人意思自治在海峡两岸的演进145
第二节 仲裁的申请和受理148
一、仲裁申请148
二、仲裁受理152
三、与仲裁申请和受理有关的几个问题155
第三节 仲裁庭的组成163
一、海峡两岸对仲裁庭组成的相同规定163
二、海峡两岸对仲裁庭组成的不同规定165
第四节 仲裁审理170
一、仲裁审理方式的确定170
二、仲裁地和开庭日期的确定172
三、当事人陈述和仲裁庭调查175
四、法院协助177
五、当事人故意缺席的后果178
第五节 简易仲裁程序179
一、海峡两岸简易仲裁程序的法源179
二、海峡两岸简易仲裁程序的适用180
三、海峡两岸简易仲裁程序的主要特点182
第六节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184
一、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基本理论185
二、海峡两岸的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188
第六章 仲裁实体问题的法律适用195
第一节 当事人选择适用的法律195
一、选择法律的范围197
二、选择法律的方式202
三、选择法律的时间204
四、对当事人选择法律的限制205
第二节 仲裁庭决定适用的法律208
一、依冲突规则确定实体法209
二、直接确定实体法213
第三节 非法律标准的适用217
一、合同条款217
二、公允及善良原则219
第七章 仲裁裁决223
第一节 仲裁裁决的类型223
一、中间裁决、部分裁决和终局裁决223
二、对席裁决和缺席裁决225
三、合意裁决和非合意裁决225
四、补充裁决和被补充裁决227
五、内国仲裁裁决和外国仲裁裁决227
第二节 仲裁裁决的作出229
一、仲裁裁决作出的时限229
二、仲裁裁决作出地230
三、作出仲裁裁决的依据231
四、仲裁裁决作出的方式232
五、仲裁裁决的形式和内容233
第三节 仲裁裁决的效力235
一、仲裁裁决生效的时间235
二、仲裁裁决效力的内容236
第四节 错误仲裁裁决的补救240
一、撤销仲裁裁决240
二、不予承认或执行仲裁裁决245
第八章 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251
第一节 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一般理论251
一、承认仲裁裁决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含义252
二、承认仲裁裁决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关系253
第二节 海峡两岸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主要制度255
一、本国(本地)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255
二、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258
第三节 海峡两岸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263
一、问题的提出263
二、海峡两岸承认和执行对方仲裁裁决的现状266
三、改善两岸相互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条件的思考270
第九章 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关系275
第一节 仲裁与民事诉讼关系的演进275
一、仲裁与民事诉讼关系演进的基本轨迹276
二、中国大陆仲裁与民事诉讼关系的演进277
三、台湾地区仲裁与民事诉讼关系的演进279
第二节 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异同280
一、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共同点280
二、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区别281
第三节 仲裁与民事诉讼的联系285
一、借鉴285
二、补充287
三、竞争288
四、支持290
五、监督294
第十章 海事仲裁制度301
第一节 海事仲裁及其在海峡两岸的发展状况301
一、海事仲裁和海事仲裁制度301
二、海峡两岸海事仲裁发展状况302
第二节 海事仲裁机构和海事仲裁员305
一、海事仲裁机构305
二、海事仲裁员309
第三节 海事仲裁协议313
一、海事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313
二、海事仲裁标准条款318
第四节 海事仲裁特殊程序规则320
一、证据规则320
二、扣船规则322
第五节 海事仲裁的法律适用324
一、程序法的适用325
二、实体法的适用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