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宪法人格权与民法人格权 以德国法为中心的考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宪法人格权与民法人格权 以德国法为中心的考察
  • 周云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3410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222页
  • 主题词:人格-权利-法学-研究-德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宪法人格权与民法人格权 以德国法为中心的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人格权研究的切入——宪法与民法的关系1

一、选题的意义3

二、研究的进路4

三、研究的难点6

四、研究的亮点6

五、研究的方法7

第一章 人格与人格权:仍然必要的辨析9

一、作为法律技术的“人格”9

二、人格权中的“人格”11

三、人格权与法律关系12

第二章 德国人格权的宪法基础15

一、“下凡”与“求仙”——问题之引出17

二、人格权的宪法基础20

(一)人格权与基本权21

(二)基本权与人权23

(三)人的尊严、人权与基本权26

(四)小结31

第三章 论德国宪法人格权34

一、宪法人格权的衍变:以一般行为自由为参照35

(一)取舍:一般行为自由“或”人格核心36

(二)共生:一般行为自由“和”一般人格权41

(三)挑战:第2条第1款的平等权维度46

(四)小结49

二、宪法人格权的请求权基础分析50

(一)主流观点:第2条第1款作为基础条款50

(二)另一种观点:两个基础条款53

三、宪法一般人格权的两种具体化方向57

(一)“量的分割”:范围理论58

(二)“质的分割”:各专门人格权62

第四章 宪法人格价值及其在私法(民法)中的转换64

一、基本法保护人格的基本价值判断64

(一)人的尊严作为最高的价值64

(二)为了人的尊严而自由发展人格66

(三)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66

(四)小结67

二、宪法人格价值的私法效力68

(一)基本法上“人的形象”(menschenbild)在私法中的效力68

(二)人的尊严在私法中的保护69

(三)私法中的人格法益71

三、基本权在私法交往中的效力方式:“第三人效力”74

(一)概述74

(二)直接第三人效力学说77

(三)间接第三人效力学说79

(四)通过国家保护义务证立的第三人效力学说81

(五)小结85

第五章 人格权的历史89

一、第一阶段:19世纪的发展90

(一)19世纪前半段91

(二)19世纪后半段92

(三)19世纪的最后10年93

二、第二阶段:民法典制定期间的讨论95

(一)“第一草案”的建议96

(二)“第二草案”的建议97

(三)“第一草案”第727条98

(四)“第二草案”的修正99

(五)一般人格权抑或单个法益100

(六)小结101

三、第三阶段:基本法生效前的状况102

四、第四阶段:一般人格权的确认105

五、第五阶段:人格权立法的尝试108

六、第六阶段:类型化及范围划定110

(一)特别人格权的类型化110

(二)一般人格权的类型化112

第六章 一般人格权与民事权利113

一、问题的提出114

二、反对一般人格权作为《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的绝对权利115

(一)反对的理由115

(二)解决方案118

三、支持一般人格权作为《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的绝对权利119

(一)Schlechtriem教授的观点119

(二)Nipperdey法官的观点120

(三)联邦最高法院的观点120

四、一般人格权的工具属性121

(一)方法论角度121

(二)侵权法结构121

(三)利益衡量122

(四)事实本质与法律建构122

第七章 比较:宪法人格权与民法人格权的区分124

一、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125

(一)作为公法的宪法与主观权利125

(二)作为“高级法”的宪法与客观价值秩序127

(三)客观价值秩序与民法129

二、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之区分129

(一)内涵与外延130

(二)法律技术与价值判断131

(三)相互转化132

(四)“公权利”与“私权利”133

三、宪法人格权与民法人格权之区分133

(一)区分之必要133

(二)宪法人格保护的构造136

(三)宏观层面之比较139

(四)微观层面之比较152

第八章 结论:人格权与我国人格权立法166

一、一般人格权之再定性166

(一)一般人格权:缺乏具象化客体的框架权?166

(二)一般人格权:支配权?排他权?168

(三)一般人格权:宪法权利?民法权利?168

(四)一般人格权:权利?法益?170

(五)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可比?不可比?171

二、人格权请求权与民事责任体系172

(一)基调:请求权模式抑或责任模式172

(二)请求权体系下的人格权请求权173

参考文献176

后记1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