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黑龙江文学通史 第4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黑龙江文学通史 第4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4651079.jpg)
- 彭放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 ISBN:753171572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黑龙江文学通史 第4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一编 散文、杂文与随笔第一章 建国初至十七年的散文3
第一节 概述3
第二节 北大荒散文作家6
第三节 森林的挚子与歌者13
第四节 谢树散文的文体风格16
第二章 新时期至90年代散文20
第一节 概述20
第二节 梁南、鲁秀珍与“反思散文”22
第三节 张爱华“内省式”的心理散文27
第四节 巴波、张抗抗、刘邦厚的文化散文31
第五节 关沫南、鲁琪的历史散文35
第六节 域外游记散文36
第七节 风格各异的故乡地域散文39
第三章 杂文、随笔48
第一节 概述48
第二节 江南尘杂文——为时代鼓与呼52
第三节 丹赤杂文——讽喻嬉笑皆成文章54
第四节 谷南泉杂文、随笔的闲士风格57
第五节 任树宝、郭庆晨等人的杂文61
第十二编 报告文学67
第一章 报告文学的历史回顾67
第一节 概述67
第二节 《牢门脱险记》与群众口述史的写作71
第二章 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作家与作品76
第一节 程树榛、贾宏图、蒋巍的改革题材报告文学76
第二节 厚积薄发的《北大荒移民录》82
第三节 90年代纪实文学的主要作家85
第十三编 影视文学97
第一章 建国前黑龙江电影的发展97
第一节 起于晚清时代的黑龙江电影97
第二节 电影文学地位的确立99
第三节 与东北解放同步的黑龙江电影事业101
第二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电影文学105
第一节 在风浪中前行的电影文学105
第二节 林予——北大荒与云南边地的创作109
第三节 丛深——特定时期的代表作家112
第四节 乌·白辛——《冰山上的来客》的经典意义116
第五节 农村喜剧《流水欢歌》和林区故事《万木春》118
第六节 关沫南、李克异的抗联题材电影121
第七节 表现垦区生活的电影文学124
第八节 电影《暴风骤雨》与《林海雪原》126
第三章 “文革”十年禁锢中的电影文学128
第四章 新时期电影文学的繁荣131
第一节 概述131
第二节 鲁琪电影剧本细腻、抒情的叙事风格134
第三节 孟烈电影中的“侠女”与“雄魂”137
第四节 电影《海誓》与《黑三角》的创作141
第五节 儿童题材电影《鹤童》与《冰上小虎队》144
第六节 小说《纪念》与电影《我的父亲母亲》146
第五章 电视剧文学149
第一节 概述——从蓄积力量到走向成熟149
第二节 80年代的电视剧作家与作品152
第三节 90年代的电视剧作家与作品157
第十四编 广播剧文学171
第一章 广播剧的源流及其发展171
第一节 广播剧的历史溯源172
第二节 黑龙江广播剧从创建到辉煌174
第三节 黑龙江广播剧的理论建设181
第二章 广播剧的主要作家与作品184
第一节 李景宽广播剧的诗意风格184
第二节 王国臣的广播剧创作190
第三节 饶津发广播剧的地域特色195
第四节 丁双对广播剧事业的贡献199
第五节 张明媛、益浩波的广播剧201
第三章 黑龙江广播剧的艺术特色206
第一节 为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塑像206
第二节 浓郁的“黑土”风情209
第三节 儿童广播剧成绩斐然211
第四节 广播剧形式的拓展与探索213
第十五编 戏曲文学221
第一章 新中国初至文革时期的戏曲文学221
第一节 改戏、改人,推陈出新221
第二节 新中国戏剧家对传统戏的改编225
第三节 戏曲现代戏创作的新成就230
第四节 “文革”十年中的戏曲文学235
第二章 戏曲文学的新时期237
第一节 百花争艳的戏曲舞台237
第二节 郭大彬戏曲创作的成就243
第三节 王毅戏曲文学的讽喻风格246
第四节 来自戏曲院团的剧作家249
第五节 脱颖而出的新型戏曲人才256
第十六编 曲艺文学265
第一章 建国前黑龙江曲艺的历史演变265
第一节 金、元、明、清的黑龙江曲艺266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黑龙江曲艺268
第二章 建国十七年的曲艺文学271
第一节 建国初对曲艺的改旧与创新271
第二节 陈谷音表现新时代的曲艺文学273
第三节 隋书今对“二人转”、“拉场戏”的改编与新创276
第四节 胡景岐的新编“二人转”279
第五节 袁文波农村题材的“单出头”281
第六节 黄枫的“山东快书”创作284
第三章 新时期曲艺文学的繁荣286
第一节 曲艺文学“百花齐放”的春天286
第二节 原建邦相声的喜剧风格289
第三节 奚青汶的“二人转”创作293
第四节 柳盛林、王尧“二人转”的乡村风味295
第五节 王天君、田有仓的曲艺作品301
第十七编 少数民族文学第一章 少数民族的著名诗人309
第一节 中流,北大荒的知音鸟309
第二节 满锐和巴彦布的诗314
第二章 朝鲜族文学322
第一节 朝鲜族文学发展的分期322
第二节 朝鲜族的主要作家与作品325
第三章 其他少数民族文学333
第一节 赫哲族文学333
第二节 鄂伦春族文学334
第三节 鄂温克族文学337
第十八编 儿童文学341
第一章 概述341
第二章 儿歌与儿童诗345
第一节 陶耶、苗欣的儿歌与儿童诗345
第二节 于波的朗诵诗与李沐明的低幼文学350
第三章 儿童小说创作356
第一节 为北大荒少年塑像的常新港356
第二节 追求儿童小说现代意味的王左泓358
第三节 龙秀梅、黄健民等的校园题材小说360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小说创作364
第五节 独具民族风情的儿童小说367
第四章 童话创作370
第一节 孙幼忱的科普童话创作370
第二节 田犁、朱奎的童话故事374
第三节 科学小品与儿童散文377
第十九编 翻译文学383
第一章 翻译文学的回顾与概况383
第一节 建国前翻译文学的简略回顾383
第二节 建国后翻译文学的概况387
第二章 文学翻译家及译作391
第一节 原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翻译家的摇篮391
第二节 曾在黑龙江生活工作过的翻译家398
第二十编 文学理论与思潮第一章 十七年风云变幻的黑龙江文坛407
第一节 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贯彻党的文艺方针408
第二节 培养工农兵作家,提高文艺创作质量413
第三节 开创文艺评论和理论建设新局面414
第四节 理论与学术研究领域的开拓者420
第二章 “文革”十年“阴谋文艺”的泛滥430
第一节 对文艺队伍的洗劫与迫害430
第二节 对作家作品的诬陷和批判432
第三节 “四人帮”的创作谬论对文艺创作的影响433
第三章 历史转折时期的黑龙江文坛435
第一节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省文联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435
第二节 拨乱反正,肃清“阴谋文艺”流毒437
第三节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复苏439
第四节 时代呼唤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441
第五节 理论与学术研究的新成果449
第四章 新潮文艺理论的崛起456
第一节 新潮理论探讨的热点问题456
第二节 新潮理论对黑龙江文艺创作的影响459
第三节 文艺新学科新方法的理论建构462
第五章 社会转型期的文艺思潮467
第一节 继往开来的省文联和省作协“四代会”467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的理论思潮热点问题469
第二节 理论与学术研究新成就474
〔附录二〕黑龙江作家在外地名录481
编后记519
本卷作者小传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