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洛文化源流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河洛文化源流考
  • 史善刚主撰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07035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21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文化史-河南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河洛文化源流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编 河洛文化的源与流3

第一章 三皇五帝时代的河洛文化3

一、伏羲时代与裴李岗文化3

二、炎黄时代与仰韶文化4

第二章 夏商时代的河洛文化10

一、夏部族的族源及其河洛与夏文化10

(一)夏部族是河洛地带的原始部族之一,乃黄帝族的后裔10

(二)河洛是夏王朝的政治中心,都邑所在地11

(三)二里头文化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夏王朝时期夏部族所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唯一一处物质文化遗存12

二、河洛地带的商代都邑文化13

(一)郑州商都和偃师商都14

(二)安阳殷都及其殷墟文化17

第三章 “中国”的起源及其河洛与周文化19

一、画国土、封诸侯、建藩卫21

二、井田制和“工商食官”制21

三、城郭、道路、宫室之制22

四、衣食、医药、教育之制23

五、周之礼俗24

六、周之乐舞26

七、周文化与五经28

第四章 “华夏”的源流及其河洛与汉唐文化33

一、汉唐之制35

二、儒学与道学39

三、河洛与佛教文化47

(一)佛教的渊源47

(二)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48

(三)中国化的佛教宗派52

第二编 河洛易学文化的源与流第五章 三皇五帝时代之占卜易卦65

一、伏羲时代之占卜易卦65

(一)伏羲其人及其时代65

(二)八卦起源与考古68

(三)结语73

二、炎黄时代之占卜易卦76

(一)伏羲易与炎帝易77

(二)炎帝易与黄帝易84

第六章 夏商时代之占卜易卦92

一、龙山、二里头文化与夏易93

(一)陶寺遗址及其他93

(二)二里头遗址与数字符号95

(三)结语97

二、殷墟文化与殷易98

(一)殷墟甲骨文与汉字起源99

(二)殷墟卜辞与易卦卜筮102

(三)结语108

第七章 两周时代与《易经》113

一、西周甲骨金(陶)文易卦113

(一)西周甲骨易卦113

(二)西周金文易卦与《中方鼎》125

(三)西周陶拍易卦及其他130

(四)结语136

二、《易经》成书之时代137

(一)数字易卦与《易经》138

(二)卦爻辞中的有关问题140

(三)结论147

三、阴阳乾坤与民族精神——《乾》卦、《坤》卦考释148

(一)《乾》卦与《坤》卦译释148

(二)《乾》卦与《坤》卦卦画、卦名考151

(三)阴阳乾坤与民族精神155

四、春秋战国时代之易学162

(一)春秋时代之易学162

(二)战国时代之易学167

第八章 汉唐时代之易学172

一、两汉时代之易学172

(一)西汉时期之易学173

(二)东汉时期之易学199

二、晋唐时代之易学207

(一)魏晋之易学207

(二)唐代之易学216

第九章 北宋“五子”与河洛易学224

一、周敦颐之易学224

二、邵雍之易学228

三、二程(程颢、程颐)之易学236

(一)程颐之易学236

(二)程颢之易学241

四、张载之易学244

第十章 河图洛书的源与流249

一、先秦时代的河图洛书说249

二、两汉时代的河图洛书说257

(一)两汉时代的“龙马负图,神龟贡书”说257

(二)谶纬之学与河图洛书262

三、晋唐时代的河图洛书说274

(一)承袭汉说的河图洛书274

(二)帝王抑扬的河图洛书281

四、宋元时代的河图洛书说282

(一)宋元时代的图书学派及其易图说283

(二)宋元时代的疑古学派及其疑图说296

五、明清时代的河图洛书说300

(一)明代对河图洛书的再认识301

(二)清代对河图洛书的清算308

六、近、现代对河图洛书的研究322

七、关于河图洛书问题的结论327

第三编 河洛佛教文化的源与流第十一章 河洛佛教文化的源与流333

一、初传时期的河洛佛教文化335

(一)佛教初传中国内地的时间335

(二)佛教初传内地的路线338

(三)佛教初传的思想基础339

(四)佛教初传时期的译传中心343

(五)朱士行西行求法348

(六)初传时期的佛教祖庭350

二、发展时期的河洛佛教文化353

(一)寺院遍布的“东方佛城”353

(二)龙门石窟寺的营造357

(三)佛教宗派的开创361

三、兴盛时期的河洛佛教文化365

(一)东都洛阳内道场366

(二)东都上林园翻经馆367

(三)诸教纷立368

(四)玄奘西游379

(五)寺窟营建高潮383

第四编 河洛寻根文化的源与流第十二章 客家人根在河洛391

一、历史上的河洛移民与客家族群的形成391

(一)“客家”称谓之由来及定义391

(二)河洛移民活动与客家族群的形成392

(三)客家人的总数及分布情况397

二、客家人的伟大贡献401

(一)客家人对河洛文化的传承与发扬401

(二)客家人对移入地经济发展的促进406

(三)客家人对移入地文化的促进407

(四)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富强中的重要力量409

(五)客家人的世界影响411

三、客家人的寻根意识与寻根活动415

(一)对河洛先祖文化包括语言、风俗、精神品质等的固守415

(二)对家谱的重视以及对河洛地区郡望、堂号的张扬415

(三)众多恳亲会、宗亲会、联谊会等组织的成立417

(四)寻亲祭祖活动418

(五)客家学研究的繁荣419

第十三章 台湾人根在河洛420

一、台湾人的血脉之根在河洛420

(一)台湾人的主要族群来源于河洛420

(二)台湾人的主要姓氏渊源于河洛424

二、台湾人的文化之根在河洛427

(一)台湾宗教与闽南同根同源427

(二)台湾人方言源于河洛432

(三)台湾民俗源于河洛434

三、河洛郎开发保卫台湾的伟大功绩436

(一)河洛郎对台湾的经济开发436

(二)河洛郎对台湾文化教育的促进与发展438

(三)河洛郎保卫台湾、捍卫祖国统一的伟大功绩439

四、台湾河洛郎的寻根意识与寻根活动441

(一)对唐山祖的尊崇441

(二)祠堂的命名与样式442

(三)台湾河洛郎的寻根活动443

第五编 河洛文化的西进与东传第十四章 河洛文化与日本449

一、徐福——中日千年友好的象征449

二、“渡来人”与日本先史文化451

三、汉光武帝授予的“汉倭奴国王”金印453

四、遣唐使与大化革新456

第十五章 河洛文化与丝绸之路469

一、洛阳——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470

(一)先秦时期洛阳与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470

(二)汉魏时期洛阳与丝绸之路478

(三)隋唐时期洛阳与丝绸之路494

二、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513

(一)丝绸之路是东西物质文化交流的桥梁513

(二)丝绸之路是东西精神文化交流的动脉516

后记5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