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645585.jpg)
- 商春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0222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农村-妇女-土地所有权-土地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言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研究意义3
1.2.1 实践意义3
1.2.2 理论意义4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文献评述6
1.3.1 概念界定6
1.3.2 文献评述8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2
1.4.1 研究方法选择12
1.4.2 研究思路13
1.5 本书结构与研究内容14
2 妇女土地权利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描述16
2.1 改革开放前农村妇女的财产权利16
2.1.1 中国传统社会妇女的财产权16
2.1.2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妇女的财产权利19
2.2 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妇女土地权利20
2.2.1 在家庭内部妇女主张个人的土地权利比较困难21
2.2.2 农村集体土地分配过程中妇女权利易于流失23
2.2.3 农村社区范围内土地流转中的妇女权益26
2.3 广东妇女土地权益实证考察27
2.3.1 样本特征27
2.3.2 广东妇女土地权益状况29
2.4 其他发展中国家农村妇女土地权利34
2.5 本章小结36
3 农村妇女土地产权安全性与产权的界定37
3.1 妇女地权的安全性37
3.1.1 农民地权的不安全38
3.1.2 妇女地权不安全性39
3.2 资源特性、主体特性:妇女土地产权安全性一般分析40
3.2.1 土地资源特性41
3.2.2 农村妇女群体的人文特性41
3.3 妇女土地产权的安全性:产权界定与产权保护42
3.3.1 产权界定与产权保护43
3.3.2 农村妇女土地产权的界定与保护45
3.4 土地产权的竞争性与妇女弱势群体的地位49
3.5 影响中国农村妇女土地产权的限制因素52
3.5.1 地权分配的一般性影响因素52
3.5.2 发展中国家影响妇女土地产权的因素54
3.5.3 影响中国农村妇女土地产权的因素56
3.6 本章小结62
4 妇女土地权利的保障机制64
4.1 保障妇女土地权利的基本方法64
4.1.1 用土地形态解决64
4.1.2 用补偿费的形式解决64
4.1.3 以价值形态的股权代替了土地实物65
4.2 妇女土地权利的保障机制66
4.2.1 法律保障:农村妇女获得土地权利的有力保障66
4.2.2 行政手段:不同地区保障妇女土地权利的地方性政策69
4.3 制度保障:公平偏好的集体土地所有制70
4.3.1 集体土地所有产权特征70
4.3.2 成员权的分配规则及对妇女土地权利的保障72
4.3.3 公平的效率: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收益73
4.4 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及妇女土地权利保障75
4.4.1 土地调整75
4.4.2 保留部分“机动田”78
4.4.3 测婚测嫁预分“老婆田”79
4.4.4 具有承包资格的人口范围的界定制度80
4.5 发达地区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及妇女权益保障82
4.5.1 股份合作制的产权特征与社区治理结构82
4.5.2 准土地股权:权利的物质形态转化为价值形态84
4.5.3 村民的“股东”资格认定制度84
4.5.4 按人口变动调整“股权”85
4.5.5 股权固化86
4.5.6 股权确权到人87
4.6 农村妇女个人争取土地权利的行为87
4.6.1 分配性努力87
4.6.2 生育选择88
4.6.3 婚姻形式90
4.6.4 抗争行为92
4.7 本章小结96
5 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的效果、区间差异与潜在矛盾98
5.1 妇女土地权利保障的有限性98
5.1.1 法律、司法保障有限性98
5.1.2 农村妇女弱势群体行为能力缺乏100
5.2 村社土地制度安排的保障效果102
5.2.1 土地产权制度的效率102
5.2.2 基于妇女土地权利视角的均田承包土地产权制度104
5.2.3 基于妇女土地权利视角的股份合作制106
5.3 性别歧视对农村妇女地权保障的影响108
5.3.1 土地配置的非市场性:以身份为配置依据的非正式制度108
5.3.2 家庭与父权制:分析农村妇女地权的工具110
5.3.3 家庭、村落之间妇女两种身份的整体交换113
5.3.4 发达地区外嫁女:村庄之间女性整体交换关系的断裂116
5.3.5 村民的集体理性与零和博弈118
5.4 妇女地权保障的区间差异及其形成120
5.4.1 妇女地权保障的区间差异120
5.4.2 妇女地权保障的区间差异的形成125
5.5 保障妇女土地权利的主要难点134
5.5.1 农村实践与政策法规之间的矛盾134
5.5.2 法律缺乏自身缺陷135
5.5.3 以户口为依据的分配制度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136
5.5.4 法院受理难、执行难136
5.6 妇女地权不安全可能诱发的潜在矛盾138
5.6.1 性别歧视加剧及性别比失衡138
5.6.2 妇女的婚姻自主权利虚化141
5.6.3 妇女的成员资格危机142
5.6.4 发达村庄人口膨胀与村籍制度142
5.7 本章小结143
6 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经验与启示145
6.1 发展中国家与转轨型国家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保障145
6.1.1 建立新型土地权利146
6.1.2 土地所有权登记项目:确认夫妻共有土地149
6.1.3 市场购买或租赁土地149
6.1.4 土地在家庭中的分配151
6.2 越南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保障152
6.2.1 越南保障妇女地权的法律规定153
6.2.2 其他保障措施154
6.3 司法与行政手段解决妇女土地权利纠纷155
6.3.1 安徽省桐城市:司法手段保障出嫁女权利155
6.3.2 广东省惠州市:行政手段保障出嫁女权利156
6.4 珠江三角洲地区保障出嫁女股权的经验156
6.4.1 深圳龙岗:股东分类、认购有别157
6.4.2 中山:组建专门机构157
6.4.3 东莞:制定地方性政策指导股东资格界定158
6.4.4 天河、黄埔:区别设置社区股与社会股159
6.4.5 南海:赎回外嫁女享有的股权159
6.5 经验与启示160
7 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政策选择164
7.1 提高国家对妇女权益保障的有效性164
7.2 以差异化的土地产权制度保障不同地区妇女土地权利165
7.3 逐步明确家庭内部的产权关系166
7.4 保障妇女在土地产权市场交易中的土地权利167
7.5 引导村规民约与法律一致168
7.6 提高妇女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的能力170
8 结论与讨论171
8.1 主要研究结论171
8.2 有关问题讨论173
参考文献174
后记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