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印章 历史与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印章 历史与艺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4638476.jpg)
- 孙慰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文出版社
- ISBN:978711906253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印谱-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印章 历史与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古代印章世界与中国玺印的特质绪论2
第一节 古代东西方印章概述2
中国印章的定义2
东西方早期印章体系4
中国印章与东亚印系11
第二节 中国玺印的特质与形态13
中国玺印的形制体系13
玺印文字的独立性与稳定性20
玺印功能的泛化21
第三节 中国的篆刻艺术24
篆刻艺术的形成及特征24
篆刻艺术的审美28
第一章 中国玺印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先秦34
第一节 古代文献中所见玺印的社会应用34
关于玺印的起源34
玺印的应用及其方式35
官印的法定地位与管理制度38
第二节 玺印的早期形态与起源路径41
殷墟出土铜玺的性质41
印模与玺印属性的转变44
原始功用的孑遗与官印的出现48
第三节 列国纷争背景下的地域印风50
列国玺印谱系50
战国玺印的艺术表现60
第二章 统一封建王朝的形成与秦汉印制的确立——秦汉66
第一节 制度之器——秦汉官印的政治性格66
授官授印与集权制度67
官印的颁授与归缴72
民族关系中的地位确证74
第二节 走向平正规范——秦代的官私印79
秦印形制的新格局79
雅化与率意的冲突81
第三节 汉代玺印的艺术法则87
艺术审美的新阶段87
主流风格与类型表现99
汉印形制的艺术创意104
第四节 秦汉魏晋玺印的学术话题108
秦汉官制地理的新史料108
被凝固的民族历史细节113
玺印文字与学术疑案118
第三章 从因循到恣放——魏晋南北朝124
第一节 风规自远——汉印典范的延续124
三国分治与印法趋同124
印制的重构129
雅正中的文化优裕133
第二节 书法的演化与印风蜕变138
偏安与守望138
融合中的新风格144
自由与凌厉的趣味148
第三节 南北分驰——简率与粗犷150
从封泥时代到钤朱时代150
北朝印风雄悍152
南朝秦汉余辉160
第四章 印制鼎革与秩序重建——隋唐五代166
第一节 盛世变法——隋唐印系的确立166
新印制的成因及其表现166
隋唐的御宝制度170
素纸朱痕——传世书画与官文书上的印迹173
第二节 雅化与世俗化178
隋唐官印的新格调178
五代时期的楷书朱记180
唐代私印的风格分化182
第三节 汉唐印风的东传185
隋唐印制与奈良时代的官印形态185
中国古印与统一新罗时代的印风189
奈良、新罗印章形制与铸造工艺192
第五章 印风格局的多元演化——辽宋夏金元194
第一节 制度意识与文化性格194
宋代印制及其示范意义194
官印风格的理性秩序198
文人用印体系的文化特色201
第二节 多民族文化融合中的玺印形态207
辽、西夏、金印制的创立及其汉化207
元代的八思巴字官印212
民族私印的发育与消退219
第三节 民间印风与文人印章的个性选择223
花押印记的起源与流行223
宋元时期的宗教用印226
循古与变法——宋元私印的审美介入229
第六章 古玺印时代的终结——明清234
第一节 走向繁复——明清官印的等级制度234
等级秩序的回归234
满汉文并行的清代官印245
明清农民起义政权官印253
第二节 复古幽情——宫廷与民间的私印257
明清宫廷私印257
民间私印的风格取向267
第三节 金石学勃兴与玺印鉴藏研究273
玺印的收藏与著录273
明清时期的玺印研究276
玺印作伪与辨伪279
第七章 文人印章艺术的兴盛——明清篆刻流派288
第一节 石章时代与篆刻艺术的兴起288
石章时代的开启288
篆刻艺术的文化内涵与篆刻理论292
篆刻技法体系的形成300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篆刻风格和印人的生活304
晚明文人篆刻的繁盛304
晚明印人的文化活动313
清初篆刻——因循与流变318
第三节 清代篆刻流派的孳乳323
清代中期的印坛323
浙派与邓石如派的崛起及其余脉331
晚清篆刻的个性化表现341
第八章 经典与演绎——近现代篆刻与篆刻家群体350
第一节 近现代篆刻艺术发展的历史条件350
保存金石与近现代篆刻学的发展350
结社与传播352
面向市场——雅与俗的选择354
第二节 都市生活与艺术群体的聚合358
走进都市的篆刻家群体358
近现代篆刻家的经济生活360
走出流金岁月363
第三节 古典印风的接绪与新流派的出现365
晚清流派印风的激荡与回响365
篆刻理念的出新与印人群体的重组370
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印人群体的转型379
第九章 明清篆刻鉴藏与印章艺术的立体元素386
第一节 篆刻作品的收藏与辨伪386
篆刻的独立价值——从收藏到著录386
藏真辨伪析毫芒——篆刻作品的鉴定389
明清篆刻家作品鉴定的一般方法394
第二节 石质印材的品类与赏鉴397
主要印石产地与种类397
印石的品鉴414
第三节 印钮艺术化与印体装饰415
明清印钮的题材与风格415
印章装饰艺术的新境界424
附录431
历代印人简表431
本书图版资料来源与参考文献439
中国历代纪年表443
后记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