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 上
  • (日)西里喜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50970855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中译本前言&〔日〕西里喜行1

序言 本书的课题与结构1

绪论 册封进贡体制崩溃时期的各种问题11

前言 册封进贡体制的三个层面(机能)11

一 关于册封进贡体制崩溃过程的分期问题16

二 第一、二期的“外压”与东亚——以琉球为中心19

三 第三、四期的日清关系与琉球问题27

四 第三、四期的日清提携论、亚洲联合论及其历史意义37

第一编 鸦片战争前后的国际秩序与琉球王国49

第一章 册封进贡体制的动摇及其诸契机——以嘉庆、道光年间的中琉关系为中心49

前言49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宗属关系诸态52

一 琉球贡船的遭难事故与遭遇海盗事件52

二 漂流、“漂着”船的增加与走私贸易之对策56

三 进贡国力图扩大贸易与宗主国的对策62

四 欧美商船的动向及宗主国、属国的对策66

五 琉球册封使的派遣与贡期改定问题71

第二节 鸦片战争期间的琉球与福州78

一 战争爆发与印第安·奥克号事件78

二 战争的继续与英国舰船在琉球“靠港”83

三 中英和谈与福州“开港”问题87

小结 鸦片战争的余波91

第二章 鸦片战争后的外压与琉球问题——以道光、咸丰年间的琉球“所属”问题为中心97

前言97

第一节 异国船来琉与琉球王国的应对措施98

一 鸦片战争后的异国船来琉98

二 英法舰船方面的企图和琉球当局采取的应对措施101

第二节 萨摩藩、江户幕府在琉球问题上的应对措施107

一 《琉球秘策》的提出107

二 江户幕府与萨摩藩的应对策略——“开港”默认策略与琉球贸易构想116

第三节 清国在琉球问题上与法、英之间的交涉122

一 琉球的救援请求及清国与法、英之间的交涉122

二 清英交涉的继续与琉球“所属”问题132

小结 日本“开国”前后的琉球“所属”争论142

第三章 罗伯特·包恩号事件及其相关问题——对东亚国际秩序的考验158

前言158

第一节 罗伯特·包恩号苦力暴动事件的真相160

一 暴动事件的开端和经过160

二 罗伯特·包恩号漂到石垣岛与返回厦门165

第二节 英美舰船来到石垣岛与抓捕苦力作战169

一 英美驻华领事对这起事件的反应169

二 英国舰船来到石垣岛与抓捕苦力作战171

三 萨拉托加号前来袭击与琉球官吏的应对措施177

第三节 苦力滞留石垣岛与琉球王府的对策180

一 苦力漂来的第一报与护送船派遣方针180

二 有关抓捕苦力的续报与琉球王府的方针转换184

三 滞留苦力的回国要求与琉球方面的安抚工作188

第四节 美英方面与清国之间有关苦力处罚交涉的始末193

一 美、英方面的苦力处罚方针193

二 引渡苦力交涉与预审的有罪判决196

三 清国方面的审判与美、清之间的辩驳199

第五节 琉球方面派遣请谕使与清国、英美方面的应对措施203

一 派遣请谕使的目的与经过203

二 请谕使在福州的请愿活动206

三 琉球方面的要求与清国、英美方面的应对措施211

第六节 护送苦力的经过与琉球、清国方面的应对措施215

一 预测清国兵船来琉及其对策215

二 快船的到来与派遣护送船的经过218

三 海盗袭击护送船事件及清国方面的应对措施221

小结227

附章1 琉球王国末期的内政与外交232

第一节 王国末期的通货问题与萨琉关系232

一“文替指令”(兑钱令)232

二“文替”(兑钱)与“物价”235

三“文替”(兑钱)的影响238

第二节 最后的册封使来琉与中琉关系242

一 册封使的迎接准备工作242

二 请封使、迎接使的派遣245

三 册封使在琉球逗留的前后248

第三节 日本的维新变革与琉球王国252

一 戊辰战争的一声惊雷252

二 经济与财政危机逐步加深256

三 时代更替之警钟259

第二编 中琉日关系重组时期的琉球问题265

第一章 日清外交的基调与“废琉置县处分”265

前言 问题之所在265

第一节 《日清修好条规》的缔结与日清外交的基调267

第二节 明治政府册封尚泰及出兵台湾带来的冲击273

第三节 “废琉置县处分”的实施与日清提携路线280

小结294

第二章 日清两国的琉球分割交涉及其相关问题297

前言 问题之所在297

第一节 格兰特调停及琉球分割构想304

一 琉球分割构想的发端304

二 琉球三分方案问题311

三 李鸿章·竹添会谈与向德宏319

第二节 琉球分割(条约改订)谈判的开展及各种论点327

一 预备谈判与清国国内的舆论倾向327

二 正式谈判与尚氏引渡问题337

三 驻日公使(何如璋)的琉球情报及献策347

第三节 日清谈判达成协议前的“球案”讨论与达成协议后可否签署之争论353

一 日清谈判达成协议前的清国国内的“球案”讨论353

二 向德宏的哭诉与李鸿章的突变358

三 《琉球分割条约》达成协议后的可否签署争论362

四 林世功的自杀抗议与清国方面的重新谈判方针371

小结378

第三章 琉球分割条约流产后的日清外交与琉球问题382

前言 本章的课题382

第一节 琉球问题重新谈判指令下达前后的对日策略386

一 宍户公使回国及清国方面的应对措施386

二 日本远征论与边防重视论388

三 何如璋、薛福成的对日策略391

第二节 重新谈判琉球问题的摸索与琉球人的动向395

一 日清两国内部对于通过谈判解决琉球问题的期待395

二 李鸿章·竹添会谈及其相关问题397

三 琉球人对二分方案的态度402

第三节 “壬午事变”后的“东征”争论与琉球问题404

一 围绕朝鲜、琉球问题的“东征”可否争论404

二 黎庶昌·松方会谈与球案办法409

三 “壬午事变”后的琉球人动向411

第四节 中法战争期间的越南救援论与琉球问题414

一 越南危机与警惕日法结盟414

二 薛福成的越南救援论与琉球问题418

三 反对中法议和与警惕日本421

第五节 “甲申政变”后的日清提携论与琉球问题423

一 政变的善后处理与琉球、朝鲜问题的同时解决论423

二 李鸿章·伊藤会谈与日清和好论428

三 越南、朝鲜问题的“解决”与琉球问题431

第六节 日清条约改订谈判与琉球问题435

一 日本方面的改订要求与清国方面的应对措施435

二 正式谈判的开始及其相关问题441

三 日清会谈时的修约与球案444

小结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的琉球问题449

下册457

第三编 清国外交官的对日观、对日策略与琉球问题第一章 郭嵩焘的琉球自立——独立论及其相关问题457

前言457

第一节 琉球问题的出现与清国方面的应对措施——“废琉置县”前后460

第二节 郭嵩焘的琉球策略及其特征465

一 对琉球问题的关注与献策465

二 琉球策略的内容与特点469

第三节 琉球策略(自立—独立论)的影响——清国当局的反应477

小结484

第二章 黄遵宪的《琉求歌》及其相关问题486

第一节 长篇叙事诗《琉求歌》的创作背景486

一 黄遵宪与马兼才(与那原良杰)——同时代的外交官486

二 在日清国人与琉球人之间的接触、交流490

第二节 长篇叙事诗《琉求歌》译注498

一 原文498

二 译注、典故500

第三节 《琉求歌》的琉球认识516

第三章 黎庶昌的对日外交策略及其相关问题520

前言520

第一节 日清关系的紧张与“球案办法”的摸索522

一 黎庶昌上任前的日清关系与“球案”情报522

二 黎庶昌的上任与“球案办法”的探讨529

第二节 琉球复国与朝鲜永久中立国构想533

一 朝鲜合并论与尚氏世袭县令(继续进贡)方案533

二 同时解决琉球、朝鲜问题的策略538

第三节 放弃琉球、保全朝鲜与日清同盟构想543

一 “甲申政变”前的日清提携论与对决论543

二 “甲申政变”后的放弃琉球、不干涉朝鲜论547

三 黎庶昌再次赴任后的日清同盟构想551

小结554

附章Ⅱ 王韬与《循环日报》558

第一节 王韬生涯概述558

第二节 《循环日报》的创刊及特征562

一 创刊的经过562

二 经营上的特征564

三 创刊人及其相关问题566

四 评论上的特征569

第三节 王韬研究简史与《循环日报》573

第四编 清末新闻界的国际认识与琉球问题583

第一章 清末新闻界的琉球问题报道与评论(Ⅰ)——从台湾事件到“废琉置县”583

前言583

第一节 琉球问题的第一阶段——台湾事件前后586

一 有关琉球人遇害事件的报道586

二 对国内外琉球“所属”论的介绍和评论588

第二节 琉球问题的第二阶段——禁止进贡·册封前后592

一 琉球进贡使的待遇问题592

二 对吞并琉球策略的警惕与评论594

三 关注琉球救国运动597

第三节 琉球问题的第三阶段——“废琉置县”宣布前后599

一 有关“废琉置县处分”的报道与日清关系的评论599

二 有关琉球人动向的报道与评论604

三 对“废琉置县处分”的评价及对清国当局应对措施的评论608

小结617

第二章 清末新闻界的琉球问题报道与评论(Ⅱ)——琉球分割交涉前后620

前言620

第一节 围绕格兰特调停的报道与评论621

第二节 围绕琉球分割交涉的报道与评论628

第三节 围绕琉球问题的日、清、俄三国关系的评论636

第四节 兴亚会的亚洲振兴、日清提携论及其评论644

小结654

第三章 清末新闻界的琉球问题报道与评论(Ⅲ)——日清重开谈判时期659

前言659

第一节 有关日清重开谈判始末的报道与评论660

第二节 对日清双方准备开战的关注与评论671

第三节 有关琉球人动向的报道与评论680

小结695

结语701

后记722

索引730

原著所附中文提要788

原著所附英文目录796

著者·译者803

译后记8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