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医大师贺普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医大师贺普仁](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4620842.jpg)
- 谢新才,王桂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4847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中医学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医大师贺普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学术思想1
一、贺氏针灸三通法的创立1
(一)三通法的含义3
(二)“病多气滞”的病机学说,“法用三通”的治疗法则4
二、微通法5
(一)“微通法”的概念5
(二)毫针疗法的历史沿革6
(三)“微通法”治病机制和实质7
(四)“微通法”的功效及适应症9
(五)“微通法”操作方法9
(六)注意事项11
三、温通法11
(一)概念11
(二)历史沿革12
(三)治病机制18
(四)作用特点19
(五)功效及适应症19
(六)操作方法22
(七)注意事项和禁忌27
四、强通法29
(一)“强通法”的概念29
(二)放血疗法的历史沿革30
(三)“强通法”的治病机制31
(四)“强通法”的作用特点32
(五)“强通法”的功效及适应症32
(六)“强通法”的操作方法33
(七)“强通法”的注意事项和禁忌37
针灸心得39
一、针灸心法39
(一)针灸治痛39
(二)针灸治则42
(三)选穴思路44
(四)选法思路47
(五)用穴精粹48
(六)针刺补泻57
(七)针刺手法61
二、单穴用法心得65
(一)听宫66
(二)侠白67
(三)臂臑68
(四)睛明69
(五)液门70
(六)伏兔70
(七)养老71
(八)上廉72
(九)百会73
(十)长强73
(十一)中脘74
(十二)条口76
(十三)膏肓77
(十四)肺俞78
(十五)肾俞78
(十六)环跳80
(十七)足临泣80
(十八)中渚81
(十九)少泽81
(二十)少商82
(二十一)委中82
(二十二)四缝83
(二十三)四神聪84
(二十四)背部痣点85
(二十五)魂门86
(二十六)风府86
(二十七)天枢87
(二十八)曲池88
(二十九)至阴89
(三十)阴廉89
(三十一)神庭90
(三十二)阳池91
(三十三)次髎91
(三十四)肓俞91
三、对穴用法心得92
(一)内关、足三里92
(二)内关、郄门94
(三)劳宫、照海95
(四)丘墟、照海97
(五)大椎、腰奇98
(六)中封、蠡沟99
(七)章门、合谷99
(八)心俞、譩譆100
(九)阳溪、后溪100
(十)承山、孔最101
(十一)四花101
(十二)大椎、攒竹102
(十三)金津、玉液103
四、自拟方103
(一)泌尿系结石方103
(二)小儿弱智方104
(三)中风方106
(四)癫痫方107
(五)颈椎病方108
(六)偏头痛方109
(七)三叉神经痛方110
(八)下肢静脉曲张方110
(九)震颤麻痹方111
(十)摇头风方111
(十一)郁证方112
(十二)腰腿痛方113
(十三)慢性支气管炎方113
(十四)银屑病方113
(十五)脱发方114
(十六)遗尿方114
(十七)多动症方115
(十八)失音方115
(十九)高血压方116
(二十)调畅情志方116
(二十一)乙肝方116
(二十二)安神(失眠)方117
(二十三)降糖方117
(二十四)外感方118
(二十五)减肥方118
(二十六)补血方119
(二十七)补气方119
(二十八)健骨方120
(二十九)调理脾胃方120
(三十)先天调养方121
验案撷英122
一、内科122
(一)中风122
(二)眩晕128
(三)高血压130
(四)头痛132
(五)偏头痛133
(六)三叉神经痛135
(七)癫痫136
(八)低颅压综合征139
(九)睡眠障碍140
(十)练功出偏142
(十一)头摇143
(十二)震颤麻痹(震颤)144
(十三)小舞蹈病146
(十四)面瘫147
(十五)面肌痉挛149
(十六)多发性神经炎151
(十七)麻木151
(十八)周围神经炎(痿证)153
(十九)周期性麻痹(痿证)154
(二十)痿证155
(二十一)股外侧皮神经炎156
(二十二)癫狂157
(二十三)癔病(脏躁)159
(二十四)更年期忧郁症(郁证)162
(二十五)高热163
(二十六)低热163
(二十七)甲状腺功能亢进(瘿病)165
(二十八)慢性支气管炎(咳嗽)166
(二十九)哮喘168
(三十)胸膜炎170
(三十一)胸痹170
(三十二)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怔忡)171
(三十三)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症)173
(三十四)呃逆174
(三十五)放射反应性吐泻175
(三十六)呕吐176
(三十七)腹泻177
(三十八)胃脘痛179
(三十九)胃下垂181
(四十)便秘182
(四十一)肠粘连182
(四十二)胆囊炎(胁痛)183
(四十三)疟疾184
(四十四)急惊风185
(四十五)疳积186
(四十六)小儿多动症187
(四十七)小儿麻痹189
(四十八)小儿弱智189
(四十九)癃闭190
(五十)慢性肾炎191
(五十一)泌尿系感染(淋证)193
(五十二)水肿194
(五十三)遗尿195
(五十四)慢性前列腺炎(淋证)196
(五十五)遗精198
(五十六)阳痿199
二、外科皮科201
(一)甲状腺腺瘤(瘿瘤)201
(二)颈淋巴结结核(瘰疬)202
(三)乳房纤维腺瘤(乳癖)203
(四)乳腺癌(乳岩)204
(五)阑尾炎(肠痈)205
(六)疝气206
(七)脱肛206
(八)肛裂207
(九)肛门瘙痒208
(十)泌尿系结石(砂石淋)209
(十一)臀痈211
(十二)下肢静脉曲张212
(十三)下肢慢性溃疡(臁疮)214
(十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215
(十五)血栓性静脉炎215
(十六)银屑病(白疕)216
(十七)系统性红斑狼疮217
(十八)白癜风(白驳风)218
(十九)对称性进行性掌蹠红斑角化症220
(二十)带状疱疹220
(二十一)结节性红斑(瓜藤缠)222
(二十二)丹毒223
(二十三)鹅掌风223
(二十四)瘢痕疙瘩224
(二十五)皮肤血管瘤(血瘤)224
(二十六)皮下肿瘤(纤维瘤、脂肪瘤、粉瘤)226
(二十七)局限性硬皮病228
(二十八)淋巴结炎229
(二十九)神经性皮炎(牛皮癣)230
(三十)湿疹231
(三十一)荨麻疹233
(三十二)过敏性皮炎234
(三十三)毛囊炎(疖肿、发际疮)234
(三十四)痤疮236
(三十五)冻疮237
(三十六)酒渣鼻238
(三十七)斑秃238
(三十八)黄褐斑240
(三十九)鸡眼241
(四十)疣242
三、骨伤科242
(一)脑震荡后遗症242
(二)颈椎病244
(三)落枕246
(四)肩周炎246
(五)关节痛(痹症)247
(六)扭伤248
(七)肱骨外上髁炎250
(八)桡神经麻痹250
(九)腰腿痛251
(十)坐骨神经痛252
(十一)鹤膝风252
(十二)足跟痛253
(十三)跟腱断裂255
(十四)腱鞘囊肿255
四、五官科256
(一)白内障256
(二)复视257
(三)虹膜睫状体炎258
(四)角膜炎258
(五)急性结膜炎259
(六)近视(能近怯远症)260
(七)泪囊炎(眦漏证)261
(八)流泪症262
(九)麦粒肿262
(十)胬肉攀睛263
(十一)青光眼264
(十二)视神经萎缩265
(十三)视网膜炎267
(十四)斜视267
(十五)眼肌痉挛268
(十六)眼睑下垂269
(十七)鼻衄270
(十八)鼻塞271
(十九)鼻炎、鼻窦炎272
(二十)过敏性鼻炎274
(二十一)口吃275
(二十二)口唇痛275
(二十三)口腔溃疡(舌疮、口疮)276
(二十四)舌肿278
(二十五)扁桃体炎278
(二十六)慢性咽炎280
(二十七)失音280
(二十八)牙痛282
(二十九)咽喉肿痛283
(三十)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284
(三十一)耳聋、耳鸣285
(三十二)耳轮痛288
五、妇科288
(一)不孕症288
(二)痛经289
(三)月经后期291
(四)崩漏292
(五)经闭293
(六)卵巢囊肿294
(七)子宫肌瘤294
(八)子宫脱垂296
(九)急性乳腺炎297
(十)缺乳298
(十一)前庭腺脓肿298
(十二)阴痒299
(十三)外阴白斑299
六、传染病301
(一)流脑301
(二)流行性腮腺炎301
论文集萃304
一、理论探讨304
(一)贺氏针灸三通法及其治疗中风的经验304
(二)火针疗法的机制研究307
(三)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的研究309
(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课题总结报告——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及贺氏针具、针法的推广339
(五)从贺普仁的“以血行气”“络血学说”理论看血与气的关系354
(六)贺普仁治疗小儿发育迟缓的思路和方法356
(七)贺普仁教授临证经验初探358
(八)用火针治疗风寒证的几点体会363
(九)中脘单穴针刺加灸法的临床应用366
二、临床观察368
(一)针灸治疗468例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368
(二)针灸治疗85例遗尿的临床观察371
(三)火针治疗30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371
(四)火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372
(五)贺氏三通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373
(六)贺氏三通法治疗失眠临床观察376
(七)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380
(八)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关节疼痛68例临床观察384
(九)三通法治疗外伤性面瘫30例疗效观察388
(十)火针毫针并用治疗枕神经痛80例分析390
(十一)火针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392
(十二)火针治疗子宫肌瘤50例临床观察394
诊余漫话398
一、针灸的起源和历史398
(一)针灸的起源398
(二)针灸的历史399
二、精研古籍400
三、针灸歌赋的处方特点及规律探讨403
四、悟通医武,相得益彰——贺普仁先生访谈录406
五、贺普仁教授的养生之道及业余爱好408
(一)贺普仁教授的养生之道408
(二)业余爱好412
六、关于针灸铜人416
七、贺普仁教授谈中医创新417
成才之路420
针灸三通法的创始人——记国医大师、著名针灸学家贺普仁教授420
(一)师从名医,苦学仁术420
(二)创立三通,神针妙灸421
年谱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