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原经济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原经济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618983.jpg)
- 喻新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07456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河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原经济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导论9
一、区域布局与区域发展战略理论阐释9
二、经济区的设立与中国区域发展新阶段13
三、经济区的设立与中国区域关系的优化19
四、经济区的设立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极形成29
第二章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背景40
一、转型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0
二、全国区域布局的优化与完善45
三、中原崛起的历史进程与现状分析49
四、中原崛起的新形势与新使命55
第三章 国内经济区建设的经验借鉴61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61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64
三、沈阳经济区66
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68
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69
六、北部湾经济区71
七、成渝经济区74
八、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75
九、各经济区建设的经验借鉴79
第四章 中原的历史变迁与区域界定83
一、中原的概念83
二、中原历史文化传承86
三、中原历史地理沿革97
四、中原地理区域的界定101
第五章 中原经济区的内涵特征及构建条件103
一、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区别103
二、对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基本认识106
三、中原经济区的空间范围及内涵114
四、中原经济区的基本特征及其构建基础121
第六章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意义125
一、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125
二、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129
三、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133
四、有利于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发挥自身优势和明晰发展定位137
五、有利于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142
六、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45
第七章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SWOT分析149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优势149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劣势157
三、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165
四、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挑战171
第八章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目标定位和基本路径177
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思路和目标要求177
二、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184
三、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布局189
四、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基本路径197
第九章 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支撑201
一、坚持科教强省战略201
二、坚持文化强省战略207
三、坚持人才强省战略213
四、坚持开放强省战略219
第十章 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任务225
一、坚持不以牺牲粮食、农业为代价的“三化”协调道路225
二、发挥“三个基地、一个枢纽”作用230
三、不断破解“四难”236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40
五、坚持发挥文化优势243
六、建设全国生态屏障246
七、做大做强中原城市群249
八、努力构建和谐中原251
第十一章 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重点258
一、建立现代产业体系258
二、建立现代城镇体系264
三、建立自主创新体系269
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275
第十二章 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82
一、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282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287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293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298
五、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308
第十三章 中原经济区内生机制培育314
一、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314
二、积极扩大消费需求319
三、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322
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325
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330
六、进一步推进垄断行业改革335
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339
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与软环境建设344
第十四章 中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347
一、中原地区区域合作的历程与经验347
二、深化中原城市群的合作与共赢354
三、加快黄淮地区发展360
四、促进中原经济区城乡协调发展363
五、推进中原经济区跨省区域合作365
六、构建中原经济区区域合作机制369
第十五章 与相关经济区(圈)的互动与合作372
一、相关经济区(圈)概况372
二、互动合作的基础条件377
三、互动合作的主体及其功能定位380
四、深化互动合作的总体思路381
五、深化互动合作的重点领域384
六、深化互动合作的方式途径388
第十六章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保障体系390
一、加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390
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395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398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402
五、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407
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409
参考资料413
后记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