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闽宁对口帮扶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闽宁对口帮扶的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4617165.jpg)
- 李文录,张万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 ISBN:962826161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闽宁对口帮扶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区差距与政府行为研究1
第一节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1
一、交易费用与封建帝国的规模:地区差距的影响2
二、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经济中心的南移3
三、资本主义对封建社会的骟割:沿海地区的崛起5
第二节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平衡8
一、国家能力的提升:基础设施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8
二、国家安全的压力:二线建设与生产力布局中的得失11
三、国家意志的限度:意识形态与激励机制的替代关系15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区差距19
一、“诸侯经济”:放权、让利与地方利益主体的形成19
二、国家能力的下降:从城乡差别到地区差距23
三、西部大开发与东西部地区的合作26
第二章 闽宁对口帮扶中的政府功能31
第一节 政府的职能31
一、搞好规划和调控32
二、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发展公益事业32
三、维护市场秩序34
第二节 政府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34
一、奠定对口帮扶、长期合作基础,启动贫困地区的内部活力34
二、提升帮扶水平,加快扶贫攻坚进程35
三、拓展合作领域,营造闽宁合作双赢格局37
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40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政府行为,促进闽宁扶贫协作向纵深发展42
一、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协调机制43
二、改善投资环境43
三、加强规划和项目策划44
四、拓宽闽宁合作领域45
五、加快闽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提高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水平46
第三章 闽宁对口帮扶的实践47
第一节 闽宁扶贫协作48
一、建立对口帮扶组织机构48
二、坚持联席会议制度48
三、设立闽宁扶贫协作发展基金49
四、市县结成帮扶对子50
五、互派干部挂职,帮助培训人才50
六、开展帮教助学活动50
七、积极开展经贸合作51
八、开展劳务合作52
九、科技扶贫53
十、文化、卫生扶贫53
十一、建设示范工程54
十二、发动社会力量扶贫济困54
第二节 闽宁扶贫协作的启示55
一、政府主导是扶贫协作健康发展的保证55
二、开发式扶贫是扶贫协作的基础56
三、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是扶贫协作的关键56
四、构建贫困地区的经济支柱是扶贫协作的重点57
第四章 闽宁对口帮扶中的干部交流58
第一节 闽宁干部交流概况59
一、干部交流的基本情况59
二、干部培训的基本情况60
三、干部交流的特点62
第二节 闽宁干部交流绩效63
一、干部交流在促进宁夏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成效63
二、闽在宁交流干部挂职期间的成效65
三、干部培训工作所取得的成效70
第三节 闽宁干部交流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问题70
一、基本经验70
二、存在的问题74
第四节 关于闽宁干部交流工作的几点思考76
一、干部交流的规范化、制度化保障76
二、干部交流与帮扶工作相结合76
三、科学的干部考核制度77
四、干部交流的后续跟踪管理工作78
五、干部交流的配套措施79
六、干部交流的力度和交流规模79
七、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80
第五章 闽宁对口帮扶农业、农村绩效分析81
第一节 农业投资分析81
一、1997~2003年闽宁协作发展基金按项目分年度投放情况81
二、1997~2003年闽宁协作发展基金分县(区)投放情况85
第二节 经济发展绩效分析86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宁夏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86
二、重点扶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力地促进了各县(区)产业结构的调整89
三、菌草技术在宁夏试验示范的成功,稳定增加了菇农的收入94
第三节 社会进步的绩效分析100
一、教育扶贫,开发了宁夏南部山区的人力资源100
二、医疗扶贫,减少了宁夏南部山区因病致贫和返贫107
三、广播电视、农村科技文化中心的建设,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111
四、移民家园的建设,缓解了宁夏南部山区的生态压力112
第四节 项目评价115
一、劳务合作成绩显著,但巩固率相对较低115
二、菌草是科技扶贫好项目,但须加强技术和营销队伍建设116
三、农村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受到欢迎,但应加强管理和使用116
第六章 闽宁投资环境的比较和经济互补性研究118
第一节 闽宁投资环境的比较118
一、投资硬环境的比较118
二、投资软环境的比较125
第二节 闽宁经济对比分析137
一、产业结构比较137
二、所有制结构比较142
三、经济开放程度和市场发育程度比较149
第三节 闽宁经济互补与合作的基点152
一、宁夏的比较优势与闽宁合作152
二、福建的比较优势与扩大闽宁区际贸易的可能性158
三、闽宁合作领域及其前景162
第七章 福建在宁投资企业绩效分析167
第一节 在宁投资的福建企业家行为分析167
一、“企业家”行为是福建在宁投资行为的主导167
二、影响企业家行为的因素170
第二节 福建在宁企业投资的行业分布、特点175
一、企业投资的宏观背景175
二、企业投资的方向及特点177
第三节 闽宁企业合作发展前景180
一、福建投资者对在宁企业发展的分析180
二、闽宁企业合作的发展方向183
第四节 福建在宁企业对宁夏的影响185
一、为宁夏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185
二、为宁夏带来了先进的理念186
三、转移了宁夏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187
第五节 加强闽宁企业合作的一些建议188
一、解放思想,进一步树立双赢理念189
二、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福建企业家到宁夏投资办企业190
三、高度重视企业融资问题192
四、拓展闽宁企业投资合作的途径193
五、建立“闽宁合作工业园区”194
第八章 福建在宁企业的创办与发展196
第一节 主要企业的基本情况198
一、宁夏亚湾铝业股份有限公司198
二、宁夏日盛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99
三、宁夏中天创新工程有限公司200
四、宁夏银川物资建材有限公司201
第二节 企业的突出特点202
一、以非公有制企业投资为主202
二、投资经营形式多样化202
三、投资合作层次有高有低203
四、投资经营项目多领域化203
五、个别企业科技含量高204
六、地区分布集中化204
第三节 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社会影响204
一、企业的经济效益204
二、企业的社会效益205
三、企业的社会影响206
第四节 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207
一、在宁企业总体规模没有扩大,新上项目少207
二、资金短缺,许多企业面临扩大再生产问题207
三、电力、土地等资源的使用及各种费用纠纷较多208
四、市场秩序较为混乱208
附录210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东西合作工程”的政策规定210
二、福建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对口帮扶协议书218
三、福建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口扶贫协作第2次联席会议纪要222
四、福建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口扶贫协作第3次联席会议纪要225
五、福建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口扶贫协作第4次联席会议纪要229
六、福建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口扶贫协作第5次联席会议纪要234
七、福建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口扶贫协作第6次联席会议纪要239
八、福建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口扶贫协作第7次联席会议纪要244
九、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大事记249
后记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