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之研究
  • 何立芳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682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道教-伦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研究的理论与学术史1

第一节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研究的方法与意义1

一 “道教社会伦理”概念的界定2

二 作为伦理性宗教的道教研究4

三 道教社会伦理研究的现实意义9

四 道教社会伦理研究的方法及内容框架14

第二节 国内外学界的道教社会伦理思想研究19

一 国内道教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概述19

二 国外道教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概述32

第一章 从仙道到人道——道教的伦理化趋势41

第一节 道教神仙思想的伦理化过程42

一 从服食成仙到内丹修炼43

二 从肉体成仙到精神成仙48

三 当代神仙思想的崭新诠释:生活道教55

第二节 从仙道到人道的转变过程58

一 道教“仙道”与“人道”的辩证关系说58

二 在“人道”中成就“仙道”:道教神仙思想的社会关怀60

第二章 “爱民则国安”——道教的政治伦理思想67

第一节 “天地大吾身,吾身小天地”——道教修身与治国合一思想69

一 “治身者爱气则身全,治国者爱民则国安”——道教治身理国关系说69

二 “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道教“身国同构”的治世理论75

三 “人主者,民之师也”——道教身国同治理论对统治者的要求80

第二节 “万民归往而不伤害,国家安宁而致太平”——早期道教“致太平”社会伦理思想84

一 早期道家、道教“致太平”的社会理想85

二 道教“致太平”社会理想在道教史上的影响88

第三节 “天地无人则不立,人无天地则不生”——道教“天人感应”的政治伦理90

一 从“天人感应”到“三合相通”90

二 从“天人感应”到“三才相盗”92

第四节 “上无事而民自富,上无为而民自化”——道教“君无为臣有为”的政治伦理94

一 “无为”与“无不为”的辩证关系96

二 “不言而民信,不教而民自化”——道教“无为而治”的教化观101

第五节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教“以人为本”的政治伦理105

一 “国以人为本,人安则国安”——道教的治国思想106

二 “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道教的民本思想110

第三章 “天道助弱”——道教社群伦理思想114

第一节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道教的人人平等思想116

一 从“道性平等”到“人性平等”116

二 从“人性平等”到“经济平等”118

第二节 “天下之事相承负”——道教“承负”说与代际公平122

一 道教“承负”说的独特教化功能123

二 道教“承负”说的现代思想价值126

第三节 “天道均平,有余必损”——道教关注普通民众的社群伦理128

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等思想129

二 “天之有道,乐与人共之”的理财观130

第四章 “冲气以为和”——道教的人际伦理思想134

第一节 “物之生也,既因阴阳和气而得成全”——道教“和”的思想的理论探源135

一 《道德经》、《太平经》对“和”的思想的阐述136

二 道门人士对“和”的思想的阐述138

第二节 “我病则众病,我痛则众痛”——道教“我一你”和谐原则140

一 近代西方哲学“唯我论”的产生140

二 道教“我一你”和谐共生论144

第三节 “明君良臣、父慈子孝”——道教人际和谐的相处之道145

一 明君良臣,共致太平147

二 父慈子孝,大道通行150

三 “忠孝”践行,证道成仙152

第四节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道教人际和谐的实现途径158

一 “顺善不止,因成大宗师”的修养之道159

二 “诸恶莫作”——道教对“恶行”的规劝161

三 道教积善伦理对社会的教化功能166

第五章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的实践性170

第一节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的实现手段170

一 树立典范,教化世人171

二 善福恶祸,德福一致173

三 赏善罚恶,因果报应175

四 为善不止,长生久视179

第二节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的实践成果180

一 历史上道教践行社会伦理思想的活动181

二 当代道教界践行社会伦理思想的举措185

第三节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192

一 道教辩证思维与和谐社会理论193

二 道教太平理想与和谐社会目标196

三 当代道教界对道教教义的阐释与和谐社会的构建199

结语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204

参考文献209

后记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