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开鲁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耿璞主编;王胜利,孙继辉,潘丽兰等副主编;开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 ISBN:780506883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10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1160页
- 主题词:短篇小说-作品集-中国-当代-蒙古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开鲁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3
大事记13
第一篇 建置沿革65
第一章 设治65
第一节 垦务局65
第二节 县衙66
第三节 县城67
第四节 隶属69
第二章 境域71
第一节 位置面积71
第二节 行政区划72
第三节 乡(苏木)、镇74
第二篇 自然环境87
第一章 地质87
第一节 地层87
第二节 岩石88
第三节 构造89
第二章 地貌89
第一节 平原90
第二节 沙带90
第三章 气候物候91
第一节 气候91
第二节 物候93
第四章 水文94
第一节 地下水94
第二节 地表水94
第五章 自然资源96
第一节 植被96
第二节 土地96
第三节 植物98
第四节 动物98
第五节 矿藏99
第六章 自然灾害100
第一节 常见灾害100
第二节 异见灾害104
第三篇 人口107
第一章 人口数量107
第一节 人口密度107
第二节 人口分布107
第二章 人口构成110
第一节 性别构成110
第二节 年龄构成110
第三节 文化构成113
第四节 职业构成113
第五节 婚姻构成115
第三章 人口生育115
第一节 自然生育115
第二节 计划生育116
第四篇 民族宗教123
第一章 民族123
第一节 民族来源123
第二节 民族关系124
第三节 民族分布128
第二章 宗教131
第一节 佛教131
第二节 道教132
第三节 天主教132
第四节 基督教133
第五节 伊斯兰教133
第六节 寺庙 教堂简介134
第五篇 政党14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开鲁县地方组织143
第一节 县委143
第二节 基层组织146
第三节 代表会及代表大会149
第四节 党务152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开鲁县地方组织168
第一节 县党部168
第二节 活动与解体169
第六篇 政权政协173
第一章 权力机关173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173
第二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175
第三节 常务工作177
第二章 政府178
第一节 开鲁县衙178
第二节 开鲁县知事公署179
第三节 开鲁县公署180
第四节 开鲁县地方临时治安维持会182
第五节 开鲁县政临时委员会183
第六节 开鲁县人民政府183
第三章 政协191
第一节 机构设置191
第二节 政协工作193
附:参议会196
第七篇 社会团休199
第一章 工人组织199
第一节 县总工会199
第二节 基层工会201
第三节 主要活动202
第二章 农民组织206
第一节 农民会206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207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207
第一节 共青团开鲁县委员会207
第二节 儿童团214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214
第四章 妇女组织215
第一节 县妇女联合会215
第二节 主要活动217
第五章 工商业组织222
第一节 商务会222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222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224
第六章 群众团休225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225
第二节 笔会226
第三节 文学艺术联合会226
第四节 卫生工作者协会227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227
第六节 开鲁县红十字会228
第八篇 公安司法231
第一章 公安231
第一节 机构沿革231
第二节 户籍管理232
第三节 治安管理233
第四节 刑事侦察239
第五节 经济侦察242
第六节 案件预审242
第七节 监所管理244
第八节 消防245
第九节 交通管理247
第二章 检察248
第一节 机构沿革248
第二节 刑事检察249
第三节 经济检察252
第四节 法纪检察252
第五节 监所检察253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254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255
第八节 检察技术255
第九节 侦察审判监督255
第三章 审判256
第一节 机构沿革256
第二节 刑事审判257
第三节 民事审判259
第四节 经济审判261
第五节 申诉复查262
第六节 行政审判263
第七节 审判监督263
第八节 立案264
第九节 案件执行264
第四章 司法265
第一节 机构沿革265
第二节 民事调解266
第三节 律师266
第四节 公证267
第五节 法制宣传268
第九篇 民政271
第一章 基层选举271
第一节 等额选举271
第二节 差额选举273
第二章 基层政权建设276
第一节 村民自治276
第二节 干部培训278
第三章 优抚279
第一节 抚恤279
第二节 拥军优属283
第三节 烈士褒扬287
第四节 优抚工作大会及代表大会287
第四章 支援前线289
第一节 支援解放战争289
第二节 支援抗美援朝290
第五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291
第一节 城镇安置291
第二节 农村安置292
第六章 救灾救济294
第一节 救灾294
第二节 社会救济297
第三节 敬老院302
第四节 福利生产303
第五节 有奖募捐305
第七章 其它306
第一节 婚姻登记306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07
第三节 地名管理308
第四节 勘界309
第五节 社团管理311
第六节 殡葬管理311
第七节 收容遣送313
第八节 侨务314
第八章 民政机构315
第十篇 人事劳动319
第一章 人事319
第一节 机构沿革319
第二节 编制319
第三节 干部队伍325
第四节 干部管理329
第五节 干部工资332
第六节 奖惩334
第七节 知识分子待遇335
第八节 评残337
第二章 劳动338
第一节 机构沿革338
第二节 职工队伍339
第三节 劳动管理340
第四节 工资342
第五节 奖金347
第六节 津贴347
第七节 劳动保险350
第八节 劳动保护353
第三章 社会保险355
第一节 机构设置355
第二节 养老金征缴及拨付356
第十一篇 军事361
第一章 兵役361
第一节 兵制361
第二节 征兵362
第二章 驻军364
第三章 地方武装366
第一节 护垦队366
第二节 乡练366
第三节 自卫团367
第四节 公安队367
第五节 侦缉队367
第六节 保安大队368
第七节 县大队369
第八节 红枪会369
第九节 民兵370
第十节 人民武装部371
第四章 匪患战事374
第一节 匪患374
第二节 战事376
第五章 人民防空379
第一节 人防组织379
第二节 人防工程380
第十二篇 农业383
第一章 综合农业分区383
第一节 中南西部平原农牧区383
第二节 北部沼坨牧林区384
第三节 东部坨甸林农区385
第二章 生产条件387
第一节 耕地387
第二节 劳动力388
第三节 役畜390
第四节 农机具390
第三章 经营体制394
第一节 个体农户394
第二节 互助组394
第三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395
第四节 人民公社396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397
第四章 农作物399
第一节 粮食作物399
第二节 经济作物405
第三节 园艺作物409
第五章 农技农艺411
第一节 耕作制度411
第二节 耕作方法412
第三节 栽培技术413
第四节 种子选育416
第五节 施肥420
第六节 农田建设422
第七节 浇灌424
第八节 病虫害防治425
第六章 经营管理427
第一节 计划管理427
第二节 劳动管理428
第三节 财务管理429
第四节 物资管理431
第七章 管理机构432
第一节 行政机构432
第二节 事业机构433
第十三篇 畜牧业437
第一章 草原牧场437
第一节 草场资源437
第二节 草原建设439
第二章 畜禽种类440
第一节 家畜440
第二节 家禽441
第三章 畜禽饲养442
第一节 经营体制442
第二节 牲畜饲养442
第三节 禽类饲养444
第四节 畜禽产品445
第四章 畜禽改良447
第一节 马改良447
第二节 黄牛改良447
第三节 绵羊改良448
第四节 山羊改良449
第五节 猪品种改良449
第六节 家禽改良450
第五章 疫病防治450
第一节 传染病450
第二节 寄生虫病453
第三节 检疫454
第六章 管理机构455
第一节 行政机构455
第二节 事业机构456
第十四篇 林业459
第一章 森林资源459
第一节 林种459
第二节 树种459
第三节 森林分布461
第二章 植树造林463
第一节 采种463
第二节 育苗464
第三节 造林465
第三章 护林防火468
第一节 护林468
第二节 防火470
第四章 林政472
第一节 林权划分472
第二节 采伐管理474
第三节 林政机构476
第十五篇 水利481
第一章 水利工程481
第一节 防洪工程481
第二节 灌溉工程484
第三节 枢纽工程487
第四节 水库488
第五节 机电井489
第二章 投资效益490
第一节 投资490
第二节 工程效益492
第三章 管理机构494
第十六篇 工业499
第一章 经济体制499
第一节 个体铺坊499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工业499
第三节 国营工业500
第四节 体制改革501
第二章 工业门类503
第一节 电力工业503
第二节 食品工业505
第三节 饲料工业508
第四节 纺织工业508
第五节 服装鞋帽塑料工业510
第六节 皮革皮毛工业511
第七节 木器工业512
第八节 机械工业513
第九节 五金工业514
第十节 印刷工业515
第十一节 化学工业516
第十二节 炼油工业517
第十三节 医药工业517
第十四节 建材工业518
第三章 职工队伍520
第一节 职工人数520
第二节 职工素质521
第四章 经营管理522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522
第二节 企业管理523
第三节 管理体制525
第十七篇 交通529
第一章 道路529
第一节 公路529
第二节 乡道531
第三节 铁路531
第二章 桥涵渡口532
第一节 桥涵532
第二节 渡口534
第三章 航空535
第四章 运输535
第一节 运输工具535
第二节 客运537
第三节 货运539
第五章 交通管理541
第一节 公路养护541
第二节 运输管理542
第三节 安全管理544
第四节 管理机构545
第十八篇 邮电549
第一章 邮电机构549
第一节 县邮电机构549
第二节 农村邮电机构550
第二章 邮政551
第一节 邮路551
第二节 邮政业务553
第三节 邮运工具555
第三章 电信556
第一节 电话556
第二节 电报559
第十九篇 商业563
第一章 商业体制563
第一节 私营563
第二节 集体经营564
第三节 公私合营567
第四节 国营567
第五节 转制570
第二章 商品购销571
第一节 生产资料571
第二节 土特产品572
第三节 副食品575
第四节 烟草卷烟577
第五节 日用工业品578
第六节 燃料供应582
第七节 医药购销584
第八节 用电供应585
第三章 集市586
第一节 集市形式586
第二节 集市贸易587
第四章 商品储运589
第一节 仓储589
第二节 运输589
第五章 对外贸易590
第一节 机构590
第二节 出口590
第三节 进口592
第六章 企业管理593
第一节 行政管理593
第二节 计划管理593
第三节 财务管理595
第四节 物价管理598
第五节 民主管理600
第二十篇 饮食服务业605
第一章 饮食业605
第一节 饭馆605
第二节 小吃铺床606
第三节 熟食铺床606
第四节 茶馆607
第二章 服务业608
第一节 旅店608
第二节 理发馆609
第三节 照像馆609
第四节 浴池609
第五节 刻字业610
第六节 其它服务业610
第二十一篇 粮油盐615
第一章 粮油经营体制615
第一节 私营615
第二节 国营615
第三节 租赁承包616
第四节 企业改革转制617
第二章 粮油购销617
第一节 粮油征购617
第二节 粮油销售622
第三章 储运627
第一节 仓储627
第二节 代国家储备粮629
第三节 调运630
第四章 盐业634
第一节 经营体制634
第二节 供应635
第三节 碘盐635
第四节 国家储备盐636
第五章 管理机构636
第二十二篇 乡镇企业641
第一章 经营体制641
第一节 局属企业641
第二节 乡镇集体企业641
第三节 个体企业642
第四节 私营企业643
第二章 企业门类643
第一节 工业643
第二节 商业645
第三节 运输业646
第四节 建筑业647
第五节 饮服业647
第六节 农业企业648
第三章 企业选介648
第一节 工业厂家648
第二节 建筑单位651
第三节 种植业场户652
第四节 养殖场户653
第四章 经营管理654
第一节 经营方式654
第二节 用工制度655
第三节 工资656
第四节 管理机构、制度656
第二十三篇 财税659
第一章 财政659
第一节 财政机构659
第二节 管理体制660
第三节 财政收入663
第四节 财政支出672
第五节 债券675
第二章 税务678
第一节 税务机构678
第二节 税制679
第三节 税收681
第四节 稽征管理692
第二十四篇 金融保险697
第一章 金融697
第一节 机构697
第二节 货币698
第三节 信贷703
第四节 储蓄711
第五节 基建资金管理716
第二章 保险723
第一节 机构723
第二节 保险险种724
第三节 理赔725
第二十五篇 经济管理731
第一章 计划7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731
第二节 计划编制732
第三节 实施735
第二章 统计741
第一节 管理机构741
第二节 统计报表741
第三节 统计调查742
第四节 统计分析743
第三章 物价744
第一节 管理机构744
第二节 物价管理745
第三节 农畜产品收购价格748
第四节 地方工业品价格752
第五节 产品交换比价753
第六节 市场零售价格754
第七节 价格补贴759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7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761
第二节 企业登记762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763
第四节 商标管理764
第五节 广告管理764
第六节 集市贸易管理765
第五章 标准计量767
第一节 管理机构767
第二节 计量单位767
第三节 计量器具769
第四节 标准计量管理769
第六章 审计773
第一节 审计机构773
第二节 审计监督773
第七章 土地管理774
第一节 管理机构774
第二节 土地调查775
第三节 土地管理776
第四节 制度改革777
第二十六篇 城建环保781
第一章 城乡建设781
第一节 管理机构781
第二节 城镇建设781
第三节 乡村建设788
第四节 乡镇基建管理790
第五节 施工队伍及设备792
第六节 房产管理793
第七节 建筑用地管理796
第二章 环境保护797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797
第二节 环境污染799
第三节 自然生态保护800
第四节 “三废”治理801
第二十七篇 教育805
第一章 初等教育805
第一节 幼儿教育805
第二节 小学教育806
第二章 中等教育811
第一节 中学教育811
第二节 职业教育817
第三章 成人教育821
第一节 扫除文盲821
第二节 文化补习823
第三节 培训824
第四节 进修825
第四章 教师826
第一节 教师来源826
第二节 队伍结构828
第三节 教师待遇830
第五章 教育行政832
第一节 行政机构832
第二节 教育经费832
第六章 勤工俭学833
第二十八篇 科技839
第一章 科技机构839
第一节 管理机构839
第二节 科技群众团体840
第三节 科研机构842
第四节 科技服务机构843
第五节 科技队伍846
第二章 科普活动847
第一节 科技宣传847
第二节 科技教育849
第三节 科技服务852
第四节 技术引进854
第五节 科技示范856
第六节 学术交流858
第三章 科研成果860
第一节 科研项目860
第二节 受奖成果863
第三节 技术市场865
第四节 专利865
第二十九篇 体育869
第一章 学校体育869
第一节 课堂教学869
第二节 课外活动870
第二章 群众体育871
第一节 城镇体育871
第二节 农村体育872
第三章 竞赛与成绩873
第一节 体育竞赛873
第二节 竞赛成绩874
第四章 体育机构及设施877
第一节 体育机构877
第二节 体育设施877
第三十篇 医药卫生881
第一章 医疗机构881
第一节 县级院所881
第二节 乡镇级院所883
第三节 村卫生室885
第四节 场(厂)校医务室886
第五节 个体院所886
第二章 医疗队伍887
第三章 设备及医术890
第一节 医疗设备890
第二节 医术896
第四章 卫生防疫898
第一节 防疫机构898
第二节 疫病防治900
第三节 公共卫生911
第四节 爱国卫生916
第五章 妇幼保健919
第一节 妇幼保健所919
第二节 科学接生920
第三节 妇产保健922
第四节 儿童保健923
第六章 药政管理924
第一节 药品生产924
第二节 药品经营925
第三节 药政制度926
第七章 卫生经费928
第一节 事业费管理928
第二节 公费医疗928
第八章 行政机构931
第三十一篇 文化935
第一章 机构设置935
第一节 文化局935
第二节 新华书店942
第三节 县档案局(馆)945
第二章 艺术艺人947
第一节 评剧947
第二节 皮影戏948
第三节 幻灯949
第四节 电影949
第五节 舞蹈950
第六节 曲艺952
第七节 灯会灯谜953
第八节 艺人953
第三章 文艺创作958
第一节 剧本958
第二节 文学创作958
第三节 美术965
第四节 音乐967
第五节 摄影969
第六节 书法970
第四章 文物古迹971
第一节 文物管理971
第二节 出土文物971
第三节 古迹973
第四节 重点保护文物979
第三十二篇 新闻广播983
第一章 新闻报纸983
第一节 管理机构983
第二节 报纸983
第三节 新闻队伍984
第二章 广播985
第一节 机构985
第二节 有线广播987
第三节 无线广播988
第四节 广播节目989
第五节 广播设施990
第三章 电视991
第一节 电视购置991
第二节 电视服务992
第三十三篇 民情民俗997
第一章 人民生活997
第一节 收入997
第二节 消费998
第二章 生活习俗1005
第一节 衣食住1005
第二节 婚嫁1008
第三节 丧葬1009
第四节 礼仪1010
第五节 禁忌1011
第六节 陋习流弊1011
第三章 时令节日1012
第一节 时令1012
第二节 节日1012
第三十四篇 方言谚语传说1019
第一章 方言1019
第一节 语音1019
第二节 语汇1020
第二章 谚语1024
第一节 农业谚语1024
第二节 气象谚语1024
第三节 生活谚语1025
第四节 处事谚语1026
第五节 商业谚语1028
第三章 歇后语1028
第四章 传说歌谣1030
第一节 民间传说1030
第二节 歌谣1032
第三十五篇 人物1039
第一章 传记1039
第二章 传略1050
第三章 烈士名录1060
附录1077
一、重要文告辑存1077
二、修志始末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