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中古诗文完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初中古诗文完全手册
  • 肖矗,李玲玲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284953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4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60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中国-初中-教学参考资料;文言文-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初中古诗文完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一词多义1

(一)常见实词详解1

1 哀1

2 爱1

3 比2

4 鄙2

5 兵3

6 病3

7 察4

8 彻4

9 乘4

10 从5

11 当6

12 道7

13 得7

14 定8

15 发9

16 伐10

17 犯10

18 方10

19 奉11

20 负12

21 赋12

22 复12

23 覆13

24 更13

25 故14

26 顾14

27 观15

28 归16

29 过16

30 好17

31 号17

32 还18

33 会19

34 惠19

35 或20

36 及20

37 极21

38 计21

39 济22

40 加23

41 假23

42 间23

43 简24

44 见25

45 节25

46 竭26

47 尽26

48 进27

49 居27

50 举28

51 具28

52 俱29

53 聚29

54 遽30

55 决30

56 苦30

57 类31

58 历31

59 良32

60 临32

61 虑33

62 论33

63 漫34

64 灭34

65 明35

66 名36

67 命36

68 谋37

69 难37

70 平38

71 戚38

72 奇39

73 启39

74 强40

75 清41

76 情41

77 请41

78 穷42

79 求42

80 取43

81 去43

82 全44

83 任44

84 容45

85 入45

86 塞46

87 善47

88 上47

89 少48

90 舍49

91 涉49

92 身50

93 生50

94 胜51

95 师52

96 施52

97 实53

98 食53

99 使54

100 是54

101 释55

102 恃55

103 书56

104 属56

105 说57

106 顺58

107 素58

108 汤59

109 通59

110 痛60

111 徒60

112 亡61

113 望61

114 为62

115 文63

116 务64

117 徙64

118 狭64

119 鲜65

120 象65

121 向65

122 效66

123 行66

124 兴67

125 形68

126 信68

127 修69

128 徐69

129 许70

130 寻70

131 阳71

132 业71

133 应72

134 遗72

135 已73

136 异73

137 易74

138 益74

139 阴75

140 引75

141 盈76

142 余76

143 缘77

144 远77

145 云78

146 责78

147 章78

148 知79

149 止79

150 致80

151 众80

152 专81

153 周81

154 烛81

155 子82

156 走83

157 足83

158 卒83

159 作84

160 坐85

(二)常见虚词详解85

1 而85

2 夫86

3 盖87

4 何87

5 其88

6 遂88

7 焉89

8 以90

9 于90

第二部分 古今异义详解92

1 卑鄙92

2 尝92

3 但92

4 盗93

5 风骚93

6 或93

7 几何93

8 交通93

9 竟94

10 开张94

11 可爱94

12 平明94

13 妻子94

14 其实95

15 且95

16 去95

17 是95

18 虽95

19 虽然96

20 所以96

21 汤96

22 涕96

23 无论96

24 物理97

25 牺牲97

26 向97

27 已经97

28 一鼓作气97

29 喻98

30 贼98

31 中间98

32 子孙98

33 走98

34 祖父99

第三部分 通假字详解100

1 唱102

2 错102

3 厝102

4 拂102

5 尔102

6 反102

7 曷102

8 衡102

9 衡102

10 华102

11 或102

12 贾102

13 简102

14 被102

15 诎102

16 暴102

17 女102

18 式102

19 孰102

20 食102

21 汤102

22 亡102

23 熙102

24 见102

25 脩102

26 虚102

27 还102

28 衒102

29 要102

30 圜102

31 说102

32 曾102

33 適102

34 直102

35 止102

36 直102

37 知102

38 属102

39 坐102

第四部分 词类活用详解102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102

1 名102

2 蹄102

3 轼102

4 鼓102

5 冠103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03

1 灵103

2 贵103

3 美103

4 广103

5 远103

(三)使动用法104

1 劳104

2 苦104

3 汗104

4 忿恚104

5 生104

(四)意动用法104

1 奇104

2 利105

3 耻105

4 是105

5 非105

(五)名词作状语105

1 犬105

2 西105

3 斗105

4 蛇106

5 景106

第五部分 固定搭配详解107

1 宜乎107

2 所以然107

3 然则107

4 得无&乎107

5 若夫107

6 布衣108

7 菲薄108

8 间隔108

9 节目108

10 绝境108

11 驱驰108

12 问津108

13 鸿儒108

14 白丁109

15 了了109

16 历历109

17 通籍109

18 无赖109

19 丝竹109

20 如&何109

句式篇110

第一部分 判断句详解110

(一)“者也”判断句110

1 ……者……也110

2 ……者也110

3 ……者111

4&也111

(二)无标志的判断句111

第二部分 被动句详解112

(一)用“为”表示被动112

(二)用“于”表示被动112

(三)用“见”表示被动112

(四)无标志的被动句113

第三部分 倒装句详解114

(一)宾语前置114

(二)状语后置114

(三)定语后置115

(四)主谓倒装115

第四部分 省略句详解116

(一)省略主语116

(二)省略谓语116

(三)省略宾语117

(四)省略修饰语117

(五)省略分句117

第五部分 互文句详解118

1朝晖夕阴118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18

3秦时明月汉时关118

4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118

常识篇119

第一部分 文学常识119

(一)作家作品119

A 课内涉及119

1 四书五经119

2 孔子和《论语》119

3 孟子和《孟子》120

4 庄子和《庄子》120

5 《墨子》120

6 《列子》121

7 《左传》121

8 《吕氏春秋》121

9 《韩非子》122

10 《战国策》122

11 司马迁与《史记》122

12 三曹123

13 陶渊明124

14 《世说新语》124

15 初唐四杰125

16 李杜126

17 王孟127

18 高岑127

19 白居易128

20 小李杜128

21 唐宋八大家129

22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31

23 李煜131

24 李清照132

25 陆游132

26 杨万里132

27 朱熹133

28 辛弃疾133

29 袁枚133

30 四大名著134

31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135

32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136

B 课外补充136

1 《诗经》136

2 老子和《老子》136

3 屈原与楚辞137

4 刘勰与《文心雕龙》137

5 《文选》137

6 “三言”与“二拍”138

(二)文体常识138

1 诗138

2 词139

3 曲140

4 文141

第二部分 文化常识143

(一)文言文中的年龄称谓143

(二)纪时纪年144

1 纪年144

2 纪月144

3 纪日145

4 纪时145

(三)古代的姓氏与名字145

(四)古代对人的称谓1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