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物理专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物理专题
  • 宋友林,姚乾凯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50060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物理学-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物理专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物理学概述3

第一章 物理学发展概况3

第二章 物理学的研究尺度及分支8

第一节 物理学研究尺度8

第二节 物理学的分支10

第二篇 激光与激光技术21

第三章 激光发展史21

第四章 辐射理论和激光产生的条件25

第一节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跃迁25

第二节 受激辐射30

第三节 激光形成的条件36

第五章 典型激光器介绍41

第一节 固体激光器41

第二节 气体激光器48

第三节 染料激光器56

第四节 半导体激光器59

第五节 其他激光器65

第六章 激光技术应用68

第一节 激光干涉测长68

第二节 激光测距74

第三节 激光多普勒测速81

第四节 激光全息三维显示85

第五节 激光冷却90

第三篇 超导物理理95

第七章 超导现象95

第一节 超导态的电性质95

第二节 超导态的磁性质96

第三节 超导态的热性质97

第四节 同位素效应98

第五节 超导能隙98

第八章 超导理论简介99

第一节 第一类超导体的理论99

第二节 第二类超导体的理论101

第三节 二流体模型102

第四节Ginzburg-Landau理论109

第五节BGS理论110

第六节 非理想第二类超导体及其机理112

第九章 超导技术的应用及材料制备114

第一节 超导电性及其材料的应用114

第二节 超导磁悬浮应用123

第三节 超导量子电子学应用(约瑟夫森效应的应用)124

第四节 集成电路的应用133

第五节 军事方面的应用135

第六节 其他领域的应用139

第七节 超导材料的主要制备技术140

第四篇纳米科技145

第十章 纳米技术概述145

第一节 纳米科技的基本内涵145

第二节 纳米科技的研究内容147

第三节 纳米科技的发展史149

第十一章 纳米材料158

第一节 纳米材料概述158

第二节 纳米材料的分类159

第三节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163

第四节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测量165

第十二章 纳米技术的应用及其前景169

第一节 纳米技术在材料与制造方面的应用169

第二节 纳米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171

第三节 纳米技术在环保和能源领域中的应用175

第四节 纳米技术在纳米生物工程中的应用177

第五节 纳米技术在电子领域的应用181

第六节 纳米技术在军事及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184

第七节 纳米材料走进生活189

第五篇 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发展199

第十三章 电话网199

第一节 概述199

第二节 本地电话网203

第三节 国内长途电话网207

第四节 国际电话网208

第五节 电话交换系统209

第六节IP电话210

第十四章 微波与卫星通信212

第一节 微波与卫星通信概述212

第二节 微波与卫星通信系统215

第三节 微波与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221

第十五章 光纤通信技术225

第一节 概述225

第二节SDH光同步数字传输网络229

第三节WDM/DWDM/CWDM232

第四节 全光纤网233

第五节 光纤通信发展趋势234

第十六章 移动通信235

第一节 概述235

第二节 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238

第三节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41

第四节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43

第五节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245

第十七章 计算机网络247

第一节 概述247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50

第三节 局域网和广域网255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安全256

第五节 计算机网络的未来发展258

第六篇 原子核263

第十八章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263

第一节 原子核的发现263

第二节 原子核的电荷266

第三节 原子核的质量267

第四节 原子核的大小268

第五节 原子核内的作用力269

第六节 原子核的结合能270

第十九章 原子核结构模型274

第一节 费米气体模型274

第二节 液滴模型275

第三节 壳层模型278

第四节 集体模型281

第二十章 原子核放射性衰变284

第一节 原子核衰变的一般规律285

第二节 递次衰变规律 放射系287

第三节α衰变290

第四节 β衰变293

第五节γ衰变297

第二十一章 原子核反应300

第一节 核反应的途径、分类及守恒条件300

第二节 核反应的能量302

第三节 核反应截面303

第四节 核反应的过程与理论模型304

第二十二章 核能的利用307

第一节 原子核裂变308

第二节 原子核聚变313

第七篇 粒子物理323

第二十三章 粒子的发现323

第一节 第一代基本粒子323

第二节 反粒子和奇异粒子327

第三节 共振态粒子和新粒子331

第四节 强子的夸克模型和轻子家族333

第五节 粒子的分类与性质339

第六节 粒子探测器344

第二十四章 粒子的相互作用349

第一节 粒子的基本相互作用349

第二节 对称性与守恒定律352

第三节 弱电相互作用的统一356

第四节 强相互作用理论359

第五节 标准模型 大统一及其他理论360

第八篇 天体物理与宇宙学367

第二十五章 天体物理概述367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尺度层次367

第二节 宇宙中的物态371

第二十六章 天体物理测量方法375

第一节 天体观测方法375

第二节 天体测量与光谱分析381

第三节 天体测距方法384

第二十七章 恒星的结构与演化388

第一节 太阳物理388

第二节 恒星的形成与演化392

第三节 致密星395

第四节 黑洞物理397

第二十八章 宇宙中的星系402

第一节 银河系402

第二节 河外星系405

第三节 活动星系407

第四节 活动星系核409

第二十九章 宇宙学415

第一节 现代宇宙学的观测基础415

第二节 现代宇宙学的发展417

第三节 标准宇宙学模型418

参考文献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