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探索 2005 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选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8852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210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探索 2005 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选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会发言(全文篇)3
关于塑胶跑道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的调查分析研究报告&甘北林3
青春发育突增期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状况及健康促进模式&张瑛秋 甄志平6
陈经纶中学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闫桂花 张德庆 宋广东11
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构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报告&董金昆 周绍良 王杰士15
高中体育“大课、选项、分层”教学实验研究&张金生 刘剑 李万刚 张志兴19
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苏转平23
以人为本,构建农村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陈卫卫28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互动的实践与研究&赵双成 温顺浩 林陶32
东方绿舟拓展项目对上海市中学生群体与个体效益的研究&扈军 王红英38
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汪晓赞 季浏 邓勇建 江晓斌42
祖国大陆、中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俞福丽 潘绍伟45
中学田径类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曹波 周兵50
江苏省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现状与对策研究&孙曙平 杜伟59
蔡元培体育观的现代解析&陈哲63
关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校本教材的建设与实践研究&蒋伟金66
篮球运动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冯利正 蒋贤俊69
高中学生体质的地域性差异及其因素的研究&胡益政72
安徽省高中学生健商现状与发展的研究&魏文生 周云76
竞争性体育活动对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动机的影响&徐毅华84
对构建“中小学《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的研究&郭蔚蔚 毛振明 林克明 丁玮 金永明88
“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背景下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王崇喜 刘卫峰 吴健92
大班额体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赵超君 刘俊凯 吴健 翟向阳96
武汉市中学生体育权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钟小燕 石岩99
现有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分析&杨顺生103
新课标下学校体育法规研究的热点与问题&肖海婷 李艳翎107
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王桂忠110
关于水平四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大、小单元相结合教学模式结题报告&邓蔚林114
关于普通高中实施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实践与研究&邓映民118
对广东省中学生体育学源性不良心理的调查及其对策研究&邱远122
《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施间操课及“2+1”项目的研究与实验》研究报告&李天星 姚旗 杨直 易波 刘巧玲126
云南西北部地区中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分析与研究&李诚131
西藏体育教学引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雷巍134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探索学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张晓娟 严公建 诸杰137
甘肃省康乐县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展水泓143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李生良146
新疆伊犁州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亚夏尔·阿布里米提 朱政辉 肖开提 阿不都克热木150
追访教师对领会教学法的认识——篮球课&廖玉光154
回归前澳门学校体育发展历程研究&张志辉158
墙报交流(摘要篇)163
远郊区初级中学开展系列课余体育竞赛的可行性实验研究&崔小燕 关庆卫 袁立新163
青少年跳高运动员选材分析&张峻楠 胡恒163
对我校高中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模式的实验研究&孙泽民 臧富仁 郑宏 杨成 杨海燕164
浅谈“变异构成”在竞技健美操编排中的应用&张兵 赵海波164
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状况不容乐观&唐东辉 李永亮 潘建芬165
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认识的研究&李健 宋忠志 唐玉荣 宋广东 闫桂花165
实施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身心发育实效性的实验研究&房铁生166
突出学科特点,注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胡凌燕167
实施《体育与健康》新教材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韩兵 安玉斌 林德森 唐玉荣 高佩元167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发展趋向探讨——我区与全国小学体育优质课比较分析&刘红梅 吴军潮 胡永恒 施宝萍 白雪生168
小学体育课评价手册评价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实验与研究&吴恭平 郝龙 林国生 张金鹏 黎振刚169
改进农村中学体育课考核评价方法的实验研究——改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考核评价方法&王桂荣 许晋军 张玉田 张德祥169
关于高中体育课“选择教学”的探索&张玉龙170
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堂的实验研究&马颖涛170
体育课程评价的解决对策——以教学设想为中心的课程评价模式&贾齐 谢昆171
北京市2003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的分析报告&田晶 马凌 樊伟 马龙 张建中172
形体教学对高中女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的干预研究&杜晓红 陈永发 李海燕172
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实验与研究&闫献征173
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对中学生体质综合干预的实验研究&甄志平 张瑛秋174
北京聋生身体素质发展期的追踪调查&王连仲174
构建学生新的体育学习方式及其变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周绍良 陈立华 刘春友175
高中体育大课堂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张金生175
“多板块”学校体育节的策划与实践&张金生 刘强铭 董素艳176
对农村高三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文化成绩的研究&刘德云 孔令斌176
积极进行课改调研 将体育课改引向深入——天津市津南区小学体育课改调研报告&焦连营 张建国177
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周福蓉 王杰士177
全面评价每一位学生——关于中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实验研究&常金宝178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采用选项教学模式的理论与研究&任跃文 王秀铃179
在经单肩后滚翻的教学中运用程序——自主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赵毅清179
诱思探究法在足球教学中运用的研究&高秀军180
关于落实新课标“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学习目标的对策研究&岳建强181
在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健体能力的实验研究&苏宝明 韩勇 孙金贵 关树林181
对我校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王延祥 吴建军 于源 满姝哲182
中小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苏宝明 关树林 原洁 张明霞182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因素及对策的研究&刘国龙 关树林 孙士华 胡学钰 张明霞183
论新体育课程中的师生关系&云树立 康培183
“分专项、分阶段、分层次”创建具有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樊江波184
山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现状调查与研究&赵国武185
对欠发达地区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证研究与对策分析&刘震军185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刘小云 王恒186
成就目标对初中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王恒 邓建成186
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李军兰 潘玉龙187
太原市城乡中小学生体质现状的比较研究&李英民 边金环187
小学学校运动会创建模式的探析&李红利188
“两主两全”体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魏瑞188
20个少数民族的学生体质综合指标水平的判别与比较&乌云格日勒 特木其勒图 金寅淳188
在高中女生体育教学中开展健美操的初探&毕淑珍 符宁189
耐久跑自主学习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报告&丁德远189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实验研究——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掌握&付珍俐190
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体验学习的初步探索&李永升190
小学形体、感觉统合训练课校本课程实验研究&张欣191
教会合作: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学习的主体&王敏191
鞍山市学生十五年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刘涛 杨杰192
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启示&侯书健193
试论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太极拳运动的可行性&孙成岩193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孙喜贵 孙凤龙194
焦虑情绪控制对桦甸市高中生跳高成绩影响的研究&兰秀峰 王继福 孙玉博 刘健飞 李巍194
论我国体育与健康课实施素质教育新思路&刘强 王强195
在中小学生中传播奥林匹克思想的研究&张芝永195
学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隐性课程的研究&李海峰 刘忠武195
拓展学校体育空间,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刘桂海 马妍 李小英 陈国伟196
健美操教学干预中学生自尊的实效研究&苏坚贞 季浏 李世昌 徐波 毛坚刚196
中学运动队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裘秀玲 区桦197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徐燕平 冯敏 许金康197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徐燕平 任书堂198
小学体育实验教师用书的可行性研究&朱德明 王刚 王立新 吴剑萍 阮昌荣199
学校构建体育过程性评价的实验研究&孙熊200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评价模式的研究&盛朝晖200
“主项选修,配项必修”的实验研究&任秀英201
上海市中学《体育与健身》与《体育与保健》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蔡长秀 施履冰201
上海市高中体育与健身教学中情意表现评价方法探讨&谢蔚202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杨清风203
奥运会在学校体育中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实证研究&陆遵义203
初中学生耐力跑运动自我效能归因特点的调查研究&杨阳204
一次大运动量训练对少年自行车运动员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魏勇 陈佩杰 朱海燕 田露204
篮、足球选修课对中学男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吴红权 吴家舵206
性别与知识基础对体育情境兴趣体验水平的差异性影响与分析&葛耀君 陆遵义206
不同项目少年运动员肺功能的比较研究&魏勇 陈佩杰 朱海燕 田露207
苏北地区中小学生奥运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张兵 蒋荣207
中小学生体育生活调查研究&黄建强 张延峰207
张家港市职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陈玉斌208
苏北三县一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报告&孟文砚208
从法律视角探析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处理和预防&陈平209
论“亚专项体育”的理论构建及其应用价值&李沛立209
流动人口子女体育学习动态过程的研究&郜立青209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陈华卫 潘绍伟210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案例研究&王渺一 叶文英 顾顺达210
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层次的探索与思考&秦洪敏 陈军华210
小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研究&徐松红211
小学体育新课标目标统领下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与效果的研究&蒋晓来211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体能成绩评定的实验研究&陈东志211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甘亦农212
互动式变形三棱锥头手倒立教学法的实验研究&陈圆 吴庆勇21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苏北地区适应性研究&傅建霞212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模式运用单一化误区的分析研究&杨浩213
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研究&王建恒213
苏南发达地区农村初中体育课“一主自选、多班合作”教学模式研究&俞建华213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实验研究&曹军 张延峰214
选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张华清 徐大丛214
对江苏省部分中学实施新课标后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陆玉林 叶瑛 吴晓红 姚斌伟 江苏旖215
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成果的调查研究与动态分析&张春宝215
农村高中开展选项体育课的可行性研究&陈敏 李在森 李在松 张守敏 罗少兵216
农村初中采取“三分”教学法的实验研究&赵明东 王春华216
南京市部分中学生膳食习惯与运动营养状况调查&戴剑松 张蕴琨217
两种运动会对学生焦虑水平和心境的影响&杨新雷217
建立“健康成长记录袋”对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实验研究&孙刚 孙晓青 孔庆祥 赵跃218
江苏省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问题与对策&陈东良219
新《标准》实施下的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改进对策&陈业辉219
学校意外伤害事故的防范和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白莉 曹士云220
畲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任荣 柳跃林220
普通高中女生体育课实施“互动——发生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孙燕新221
新课标下小学生体育学习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华洪根221
关于“基础+选修”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王虹霞 阮江222
“探究”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王勇222
把握《体育课程标准》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李明223
成立学生体育俱乐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陈远洋 刘泉国224
关于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预防策略的研究&於露亮224
体育锻炼保视力 乒乓运动数第一——采用乒乓运动防治小学生近视的实践与研究&金龙225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科学管理研究&陆继来225
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正视传统体育教学的精髓&姚春生226
超体重儿童非健康行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江玲 张进成 杜家秀 唐永龙 陈松226
学生体育学习评价课题实验阶段性报告&张培基 陈加志 林俊堂 陈玉慈22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体质效应的研究&陈文斌227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体育探究性学习的尝试&李玉英228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建构&许月云 许红峰 郑钦漂 林芹芳229
初中一年级体育课运用游戏教学的研究&范贤燕230
中学生体育学习适应性状况的研究&杨涛 方建新230
对当前我市中学体育现状的调查及建议&程向东 王晖 严娟230
论健美操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黄教珍 周燕231
中国健美操高水平学生运动员规定套路难度动作初探&于亚南 崔云霞 李廷231
山东省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叶文娟231
学校教育体系中构建体育权制度的法理思考&廉德泰232
青岛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王洪 陈平233
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褚庆伟 宗雪丽 王峰233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讨&张凯 邱莅234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调查与研究&赵军 赵竞235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课程学习综合评价方法初探&卢火236
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实行选项教学的探讨&曹学晶236
健身处方锻炼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影响的研究&吕晓昌 季浏 魏平237
对我国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赛前多维焦虑的研究&张峰237
河南省中小学田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吴国喜 贾楠 姬雁彤 张涛 孙小平238
河南省中学生“晨光”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宋金美 张凡涛 王健239
探索体育课程校本化之路&陈逊 赵超君 罗惠珍 周自由239
学校运动会改革实验研究&王荣福240
2004—2005年度河南省城市中学生闲暇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庞林青 马志强 郭蔚蔚241
浅析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丁一灵241
体育活动课中培养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陈志峰 陈晓文 张克 苏晓鸿 孟凡耀242
制约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分析研究&金永明243
足球准确射门训练器的设计和应用研究&芦留记 芦勇 陈雯靓 郭蔚蔚243
河南省城市中学体育器材设施现状与分析&朱庆福244
对我省181节体育(与健康)录像课的分析研究&刘俊凯 赵超君244
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董翠香 周登嵩245
参与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分析研究&许建国 高彩琴 何维民 申林 刘燕峰245
河南省体育新课程标准实验区体操教学现状调研&蔺新茂 王崇喜 李林峰246
河南省初中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殷红246
对豫南农村贫困地区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现状与对策研究&王小美247
体育训练中应用信息技术确定负荷处方及成绩预测的研究&张海东 马健 薛淑娅 张金良 王秋霞247
开发跳绳教材资源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刘卫峰248
农村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评价的探讨&李长戌 甄庆玲 甄剑飞 杨晓光 王新建249
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调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吕兴琦 于志浩 杨彦斌 陈爱华 马德顺249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活动关系调查研究&宋晓峰250
郑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参与的调查研究&刘洋250
郑州市中学生体育行为调研&吕兴琦 庞冬青 金永明 贾楠 杨彦斌251
尝试“拓展”教学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邓广顺 高彩琴 胡和平 张银婷 薛曼251
学校体育对改善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性分析与对策研究&高成 王楠 张涛252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的研究&杨春伟 郭春阳 张玉超253
1985年一2004年郑州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王克杰 荆改强 仝永东 李永健253
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思考&张振东 牛岭 陈永亮 翟向阳 黄迎乒254
荆州市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袁秋晴254
以“大课间”活动为契机 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落实一小时阳光活动工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汪光明255
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严胜华 吕卫东 徐诗鹏 李汉群255
课改中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与教学研究&李开唐255
试论湖北省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反思与重构&江华 喻勇方 邓少勇 王振翌256
武汉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分析&谢世腰 万琼 丁萍 曹文伟 郑卫国257
运用“协同教学”培养体育生的实验研究&刘平贵 辜美华 潘立 沙路 周伟257
正确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兼谈在实施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误区&侯广斌257
“健康第一”理念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新视野&范才清 黄超文 李艳翎258
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亟待明确的几个问题&李雄258
新课程背景下示范性高中“三修”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张正中258
湖南省城、乡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何录兰 李勤 李群英259
健美操教学对中学生健康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谭伟 周建社259
外部环境对新《课程》条件下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李永虹 杨卫国259
提高初中学生运动参与程度的途径与方法&彭小年 周国强 彭伟 胡君武 陈洪259
湖南省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研究&凌齐鸣 谭平 陈建军 王姿 朱湘宾260
小学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研究&彭云飞 杨生荣 王敏 朱春花 杨华260
湖南益阳赫山区乡土传统体育游戏承袭情况调查分析&毛小平261
深圳高中课程改革学生家长调查报告&刘晋 王素珍261
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初探&辛利 庄弼 饶纪乐 刘伟 钟卫东262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管理系统》研制与应用实验研究&王世勋 张梦夫 朱强 崔卓戈262
高中毕业前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与引导——高三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状况调查分析&曹杰 李文惠 钟伟猛 周毅 邝汉泉263
合作学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高仲明 邓若锋 侯文忠 张仲华 刘海强263
游泳模块班分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反思&陈炽坚 霍铠声 叶建光 戴梁能264
初中全面发展身体与发展专长相结合教学模式实验研究&黄健264
校本课程“军体课”的实验效果研究&庄鸣265
健体炼德 育美调智 发展潜能——新体育课标下“大课间文体活动”的探讨&钟卫东 梁韶军 何清莲266
网络环境下进行学生体育评价的自评和互评的方案&单胜帆 陈月英266
山区学校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困扰及对策&叶桂汉26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情况调查&王宝珠267
初中生体育兴趣的调查研究&何鸿涛 谭华 庄弼 肖建忠268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学生健康促进的初步研究&叶美伶 高仲明 邱裕良268
小城镇学校体育俱乐部模式实验研究&万浩269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步实验与研究&杨运娇 朱越强269
台山市普通高中体育选修制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高雄毅 方国维270
中小学体育(健身类)器材、设施规格标准的体育学研究&庄弼 廖爱萍 高仲明 何鸿涛 凌镇球271
不同场地上20米往返跑测试评价心肺机能的可靠性研究&王翔 陈浩庆 潘哲浩 陈嵘 王健271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成分分析方法&李建军 郭际272
近十年我国学生体质状况调查研究&谢如君272
广州市中学生参加眼保健操现状与近视状况的调查研究&吴家琳 刘学谦273
广西少数民族乡村学校体育与民俗体育相结合的理论构想&姜钊273
警惕课改误区,提高学生体质——系统干预势在必行&柯梓忠 陈贵 陈承辉274
对南宁市初中生体育课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谢甲清274
南宁市城区中学生亚健康现状研究及干预&李荣源 刘彩红 罗兴华275
黎族乡村中学生体育生活态度的调查与分析&蔡于跃 杜震 陈凡 王超275
构建农村特色体育活动多元化模式的研究&陈彬 秦开文276
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2121”模式的实验研究&刘祥勇 潘毅 卢建华 罗彩林 陈世育276
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实践与探索&王大明 宗文莉 黄自吉 袁洪梅 吴永华276
关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李书莲 唐嘉滨 仇凯 何淑云277
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赵丽萍277
西部农村普通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研究&王涵贵 江显明 张刚 张福玖 孙明权278
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李长亮279
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李春汇279
如何培养学生锻炼与学习的主动性&左汝森280
试谈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关注学生体质发展&杨启萍280
体育教学中探究学习的实验研究&刘辉 李红竹280
初中藏族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对策&杨建鹏281
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模式的研究&赵芳 岳强华 赵小科281
大班额条件下体育教学实验的研究&甘渭平 张刚毅 任丽282
浅谈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材衔接问题&王卓梅282
小学体育课程校本教材开发&郭义海 姚文辉 顾烨炜 郝颖282
体育课实施素质教育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刘文艺 刘文杰283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竞争心理&李波283
浅析学校体育课中伤害事故及其责任认定&肖经云283
甘肃省青年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调查研究&王建民 谢芳284
西北边远贫困民族聚居区学校体育发展与对策研究&袁音 王安平285
嘉峪关市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王丽萍 刘正斌285
城市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状况及其干预对策研究&孟峰年 吕东煜 秦斌 王文平286
青海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方协邦 史儒林 李强287
青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现状分析&韩红英 王志军287
万事德为首&俞燕玲288
如何提高体育课教学的实效性&马占兵 杨志发289
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杨超 郭成289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王平290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探讨&马忠290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与途径的实践与研究&刘宁军 李正玉291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赵春梅 杨小东291
对体育教学评价激励手段的研究&马儒佳292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调查与研究&翟伟293
浅析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邢矢293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现状分析&王国元 任奇红 马嵘 马慧敏294
新疆昌吉州一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和学校体育教育对其发展的影响研究&王文敏 顾宏新 赵新红 刘晓萌295
试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姜建忠296
香港学界体育运动发展现况及展望&李启茂297
香港中学生对体育锻炼参与兴趣及动机的研究&李亚楠 廖玉光298
伤残学童参与体育活动的前瞻&伍泽连298
回归后澳门地区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的状况研究&林冠成299
澳门小班化教学效果初探&林金塔 黄家豪299
体育运动对澳门青少年EQ水平的影响&邓丽湘300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学校体育&何兴中300
在学校体育中进行多元智能教育渗透的对策&李伟权300
体育课中渗进德育教育的探究&邱钧源301
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许焯胜301
农村中学体育活动课模式的实践与研究&高国忠 沈斌 陆华杰301
关于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刘志国301
小学“走和跑”教材对学生“乐群合作”精神培养的研究&徐晓凤301
体育运动会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实践对策&刘娜 卢杨 吴华平 程伟301
体育中考现状分析与探讨&王仕德301
加强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 全面提高学生体能 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吴世群 杨晓萍 丑鲁明 王军胜301
新世纪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沈建华301
腰鼓在学校体育中应用的研究&尹慧红 程凤301
农村初中学生体育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韦建萍301
中学选修课增开定向运动可行性探讨&李汝谦301
因地制宜,以择项考核机制带动选项教学的尝试与探讨&保艳琼301
附录:书面交流录取名单302
中国学校体育网——关注学生健康成长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