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朱鹏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朱鹏集
  • 朱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线装书局
  • ISBN:780106874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朱鹏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诗一 复翁吟草1

序&黄式苏1

朱传&朱镜宙3

复翁吟草卷一7

戊申三月,将之滇南,道出闽江,谒吾师黄菊襟先生鼎瑞,赋呈二律7

次黄胥庵 式苏 闽中留别原韵9

赠王翥丹先生 迟,即用其赠菊襟师原韵9

自别里门,瞬将一月,而游踪犹滞闽江,感而有作,兼呈菊襟师10

高宾韶小尹 文藻 别后以诗寄赠,次韵答之10

夜赴南台,待舟舆中有作13

台江舟中即目14

汕头雨泊14

香港即景14

羊城谒三君祠15

越秀山吊南粤王赵佗15

崖山吊古16

过琼州海作16

入越南境作17

次胥庵见赠原韵18

钓龙台吊闽粤王18

海上望台湾,吊延平郡王19

过连江,吊郑所南翁20

自题《台江骊唱·天南鸿爪》两集21

睦州道中21

舟中晓望21

自桐江赴睦州,舟中感怀,兼呈胥庵21

过钓台22

除夕22

华山上人访予遂安官舍,作此以赠23

上巳日修禊于遂安东溪,同人摄影纪念,即和胥庵原韵25

山行杂咏26

过毛家村,访毛际可先生故居28

晓行28

酬余信舫 朝钦 寄怀之作,即用原韵28

酬胥庵九日醉歌,送之兰溪,即次原韵29

泛舟兰江感作30

舟中望月31

次大溪镇,舟中感怀31

陪胥庵、任庵,登城晚眺32

过严州遂安瀛山书院,谒朱子祠堂32

题杨和卿铁箫图32

寄赠陈子万孝廉 寿宸,即次其和访秦淮海废祠韵33

偕倪襄臣,谒其伯兄楚湄墓34

晤倪襄臣,作此以赠35

酬郑钝叟见怀,即次其原韵35

端午日夜雨独坐,小饮感怀37

谒白苏祠37

赠郭啸霞 凤鸣 农部37

冷水阳守风,兼怀黄胥庵、刘贞晦 景晨 京师38

衙斋岑寂,夜雨缠绵,眷念故人,相思不已,聊赋数章,以代简讯39

九日登万象山、崇福寺、烟雨楼陪饮,兼怀黄胥庵南闽、冯地造豹西湖42

括苍山中,暮秋感怀,兼怀胥庵,即用其之自闽中、留别同里诸子原韵43

除夕李佩秋大令以和诗来,作此酬之45

除夕写怀,兼寄胥庵闽南46

人情47

题宋遗民林霁山先生诗集47

检集黄胥庵、李佩秋暨符笑拈 璋 寄作,吟玩通夕,因题卷后,各系以诗48

过翁垟感事49

寿洪潜园 邦泰 五十初度49

中秋夜无月,感作寄胥庵50

胥庵自闽寄示陈石遗老人 衍 为题旧作重九《东溪送别图》,回首前游,恍如一梦,因次韵,补题卷尾51

九日同人集饮万象山烟雨楼有作51

周君昭德 纮 招饮洞溪寺,席上醉吟52

胥庵客闽南李培帅幕,以诗二章见怀,次韵答之52

偕黄起文、林汉卿早起赴洞溪寺,看红叶有作53

次韵寿陈子万孝廉六旬53

章巨摩、周昭德招饮万象山烟雨楼,访秦淮海废寺感作54

秦淮海祠堂荒废已久,余作长歌志感,寄陈毓陶大令,意盖有在也。一昨来访,自云愿任修复之责,为之喜而不寐,因作一诗,奉以为券,兼报佩秋55

复翁吟草卷二57

出门57

夜宿桐山霞浦待潮57

过分水关57

重渡台江58

过榕城,访菊襟师故庐58

偕同乡张云秋、云仙游福州西湖,谒宛在堂诗人祠58

谒左文襄祠59

云秋、云仙、赞卿诸子送别南台59

途中59

夜泊59

溪上望远有忆60

忆胥庵,效黄仲则体60

晚望61

舟行上濑61

即事61

水宿61

水涨61

沿溪62

梅雨62

久雨乍霁喜作62

途中闻各省独立消息感作62

赠同舟客侯宝山63

南北蛇63

小泊延平城下63

渡剑津64

晓起望下道村65

闻警感怀65

惊心65

早发歧阳65

太平里66

泊洋口66

过顺昌县66

漠浦舟夜不寐66

山馆题壁,叠用前韵,时在将乐67

旅愁67

夜雨67

胥庵次途中闻警感怀韵见赠,叠此奉酬67

偕胥庵谒画网巾先生墓68

丹霞寺访李忠定读书台,用胥庵韵70

寄怀贞晦沪上71

胥庵拟修建李忠定祠堂,用陈后村韵71

刘厚庄 绍宽 五十初度,以范石湖“浮生四十九俱非”句赋诗索和,用韵奉寿72

梁节妇行74

九日集饮丹霞寺,登李忠定读书台,用陈后村韵76

中秋集饮衙斋,扶醉踏月过画网巾先生墓76

次胥庵九日集饮丹霞寺、登李忠定读书台,用朱子九日登天湖韵76

帷灯77

过欧阳警斋广文新居77

寄怀刘赞文塞北绥远关幕78

蒋叔南寄赠天台游记,用东坡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韵,奉题二首78

厚庄书报病愈,作此奉怀79

闻乡警书感80

丁巳岁除夕,次东坡歧下岁暮,思归不可得,为馈岁、别岁、守岁三诗寄子由韵80

除夕祭诗,与胥庵同作82

忆家82

欧阳生鷷以诗来,依韵和之82

杉阳陈邱氏节妇行83

赠别江伯谷84

将去杉阳,留赠哲卿 后村84

除夕与翥丹话旧同作85

送郑守堪孝廉 宗霖 赴蜀85

赠赵石顽上尉 士淦,即次其送郑守堪赴蜀原韵86

题屈虞臣先生诗集87

寿黄子庄 毓同 大令,五旬时正新得孙87

酬胥庵感事原韵89

九日郑垣予 亦唐、屈应洛 温钰、袁簏笙 鏖 登东山游天王寺感作,叠前韵89

感事三叠前韵90

胥庵以予有“老来无日不临池”之句,叠前韵赋赠,四叠前韵奉酬91

奉酬胥庵见赠之作,五叠前韵,兼柬郑君蓉秋91

六叠前韵,戏赠胥庵92

将归东瓯,胥庵赋诗送别,即次原韵奉和92

闲居93

除夕酒罢,率妻孥守岁闲话94

庚申元旦,寄怀胥庵宁德94

偕刘久安丈、梁蔚田警佐游白鹤寺,访卍云长老旧方丈,归后刘丈以诗来,次韵奉和94

白龙山民以诗集来索定,即题长句95

与刘赓伯大令、梁蔚田警佐、谢剑秋、董卓如、郑汉由、周浚之、绣屏诸子,步出城西,至盖竹洞天乌龙寺祷雨96

四月七日夜得雨,喜而有作,奉呈刘赓伯大令97

次韵胥庵宁德见怀十首98

复翁吟草卷三101

将重游雁荡,夜不成寐有作101

道中口占101

过杏庄,访胡奉尘 天仆 经坛赋赠101

夜度虹桥102

道经单板桥,至倪君汉波家,访董文甫前辈 庆恩 不遇,赋此留赠102

窑岙岭观海102

自窑川历芙蓉村,过四十九盘岭,抵能仁寺三十韵103

能仁寺题壁104

迟白龙山民不至,独宿听水轩104

偕庄二松圃 以临,谒七贤祠104

飞泉寺谒豁庵大师塔106

入山吟招洪潜园,即用其能仁寺题壁韵106

大龙湫观瀑作歌106

访雁湖登绝顶醉歌107

雁湖沉钟108

白云庵108

上下白云庵之间,一优波塞用火攻,辟洞府,名觉明洞,居此五十馀年。余偕松圃去访,正在下关静诵楞严,道貌苍然,自言不下山三十年。对之肃然起敬,归后有作109

登大龙湫背探源,作长歌一首110

瑞鹿寺110

罗汉寺111

游道松洞111

独访梅雨岩,观瀑静坐口占112

芭蕉洞观珠水113

登马鞍岭113

谒龙司庙113

望方洞113

灵岩114

安禅谷115

晚投灵岩寺感作115

听诗叟116

二仙谈诗116

玉女梳妆116

过屏霞庐,谒蒋燧堂先生 炯 祠堂117

宿净名寺,散步散花龛,见壁间有老友郑甓斋 治、姊丈叶惕亚 桐、前辈曹子丹 文升 留题墨迹,泫然有作117

夜访北斗阁春阳道人,误投灵峰洞,小坐踏月而归118

循铁城嶂,度初月溪,访珠帘洞、含珠岩、散花天、一线天诸胜,归坐维摩石室有作119

宿北斗阁餐云室有作,兼简叔南、季哲两昆仲120

游将军洞,戏嘲以诗120

长春洞访阮君石泉 陶熔 不遇,作诗留赠121

苦竹洞121

怀刘久安前辈 之屏,诗代简招121

谢公岭落屐亭122

石梁洞122

出雁荡,过大荆驿蒋君叔南家,一宿赋赠122

次日偕叔南、松圃,观石门潭123

又成一绝123

自大荆驿,回能仁寺,中途遇大风雨,走笔作此123

将近能仁寺,一舆渡溪落水123

山中飓风歌124

出山125

五十述怀125

佩秋官象山,倡修县志,以报友人光宣间军港计画宜详于志八绝句见示。次日又得厚庄书云《平阳县志》纂辑完篇,业已付刊,将次毕椠。因作二诗分贻之127

游白云山,登绝顶,用喑僧题壁原韵129

重阳日于役周墩行馆夜坐129

上巳日修禊溪口,归后接兰女家书,并以月夜思亲之作附寄,次韵朂之130

刘厚庄以持斋誓愿宣言书见寄,感题其后奉答130

黄君子熙昆仲邀游天王寺食笋,作此奉谢131

奉和陈铭石 世勋 七十述怀,即次其首唱原韵131

泰宁朱烈女行134

题林蔚文《虎口馀生图》135

客夜愁雨136

和胥庵五十自述原韵137

甲子岁暮感事141

奉酬李佩秋见忆原韵145

四月望日,邀同余献之、郑汉由、郑孟平、施劲生作兰亭之游145

复翁吟草卷四147

予膺十九师秘书,宝应之战,我师败绩,予亦归里。应友生青田县长郑哲民 迈 聘,佐民治,同事刘君石樵、钱君子藻、孙君文秉出示中秋感怀诗索和,依韵奉答147

刘君石樵以中秋感怀诗见示,依韵奉和148

哲民感怀师谊,作诗道旧,依韵和之148

王蕙荃,振奇士也,慕林和靖之为人,种梅自娱,生平思精研深,发明砖埴之学代为机器,尤爱文墨,见海滨耆旧寥落,遍乞存者墨迹,以留他日纪念,而亦征及老朽。因感其意,作诗赠之150

送孙局长文秉 炤 归余姚,即次其留别原韵151

哲民以中秋劝酒诗作简,代邀集饮于青田试剑石,依韵和答152

奉和哲民中秋望月152

高心博 谊 以五小学校风潮事奔走各方乞援,寄诗见示,依韵奉和152

戊辰九日登混元峰集饮,兼怀胥庵南京153

挽黄伯荃先生,用郑县长哲民原韵154

过湖璜西龙寺,访少日读书处,适郑茝坪学博病后来居,晤谈匆匆作别,承送至谷,作诗纪之,并以赠学博155

寄赠张云雷居士 烈 一首156

和赵蔚斋先生八秩述怀原韵156

哲民书问近况,并为筹出门之计,作此代柬,兼呈胥庵158

垂暮年华,仍作远游,月夜上墓谒告,怅然有作158

罪言159

施月锄以咏燕诗六绝见示感和160

理装出门,在盘石候渡轮,闻乱折回,途中感作162

自鞭山西龙寺移居盖竹山宝光洞,纪事十首162

山中杂感164

遣愁166

珍儿书云郡校毕业后,拟入上海大学,作此示之166

不寐口占四首167

三月八日,自盘石出城,闲步过吴郁哉 熙周 旧庄,小坐题壁168

晨起焚香独坐,感忽中生,自念遂良老矣,雪刺满头,霜髯生颔。谢庄家世,原少老寿之欢;子敬弟兄,早有丧亡之戚。倘逾花甲,邀天帝与龄;宁乐鸡窠,供儿孙罗拜。重以秦起飞灰,文章鬼哭;民遭浴血,社树神号。范文子祈死之情,泣将何及;庾兰成哀时之赋,悲不自胜。自古遁世英豪,每有难言隐痛。留侯辟谷,原托游仙;坡老谈禅,岂真佞佛?余本恨人,生无宁岁。归来誓墓,未离名士矫情;老去誓江,亦属文人习气。草玄尚白,人其以此来嘲;经笥腹便,我将有以自解。聊效偈语,以拟寒山。嘲曰168

解嘲171

三月廿三日,在宝光洞梦亡友吴郁哉偕先伯兄雪溪来访,宛若平生,作此纪实172

九日登龙潭山,过三圣寺,随喜兰盆道场有作172

避居盘岛,前尘如梦,忽忽四十年,衰老重游,怅然有作,即用胥庵渡江原韵却寄173

胥庵以还居下关寓楼叠渡江韵,附书寄示,依韵奉怀173

六十述怀174

胥庵、贞晦寄赠六旬寿诗,依韵答谢180

病起适胥庵自南京寄示江楼题壁诗,有“洪水九州重入劫,干戈四海复何心”句,读之感赋长句奉呈,时八月十五夜182

郑晓廉书云绍兴鲁豸衡先生慕君诗名,催嘱介谈。因事未果,先贽以诗,且识余愧182

胥庵、贞晦以去秋郭君漱霞感时诗用“满城风雨近重阳”句和章寄示邀作,依咏奉和,兼呈霞老183

水嘉陈仲陶寄赠六十寿诗,并以《将车集》一卷见惠,依韵奉答186

云公以感怀用仰天窝山人癸酉元旦韵寄示,依韵奉赠,兼呈奉尘、叔南186

余被诬构讼,得亲友力昭雪,叠前韵奉谢187

老病日深,涉世缘浅,率儿子辈谒墓,三叠前韵187

洪潜园来视疾,感念平生老友无多,枕上口占,四叠云公前韵奉赠188

余得咯血病,云雷书劝念佛,谢之,五叠前韵写呈188

缄尾又嘱余编次诗稿,拟代暂刊,感激赋呈,六叠前韵189

跋一&周起渭191

跋二&杨文中193

诗二 《复翁诗钞》未收之什195

复翁诗集195

哀渔父(二首)195

无题(三首)197

台江骊唱·天南鸿爪集200

次菊师送别原韵200

呈文起观察,兼送其北上陛见二律(二首)200

过厦门感事,即用仲荃原韵201

夜泊连江202

复翁吟草选集201

校定刘厚庄诗集,感题长句201

乐清文征·朱鹏辑202

观铁堤202

烟霞洞访乡贤李五峰墓不得有作202

佚诗203

哭孙君爽秋 跃 病殁杭寓(二首)203

胥庵罢官归,积诗甚多,已手自编定,乃贫不能刊。其弟子郑汉侯 解 书来商付剞劂,先出初集。以余交最深,属为序言。走笔奉答,兼简胥庵204

贺甘雨三先生七秩双寿(二首)206

《盗天庐集》题辞207

九日登高阻雨210

感题蒋叔南与友人书之作210

酬和胥庵《九日复戡之兰溪,余作诗送之,有重来持螯之约,归而无蟹,戏叠前韵》(三首)211

失题四绝(四首)209

舟泊桐江,奉怀盗天老人,并祝六十寿庆(二首)213

赋赠郑淡如先生214

挽徐次明母(残句)213

佚句213

词215

调寄木兰花慢·朱雪溪像赞215

文217

与宋恕书(二件)217

敬告教育诸公220

《天南鸿爪集》序229

《天一笑庐诗集》跋231

洪君鲁山六十双庆寿序232

叶臣颂君事略237

自题像赞238

联241

乐清西乡高等小学堂三十周年校庆贺联241

挽陈虬联241

挽黄鼎瑞242

挽郑雨农242

挽石聘南君244

挽符笑拈先生244

挽徐定超继母245

挽叶震东父245

挽洪母邱太夫人246

挽高谊母246

自拟墓联247

附录249

附录一:序跋传状249

《薏园诗话·朱鹏》&高谊249

《复翁吟草选集》前记&南怀瑾250

重印《复翁诗集》赘言&南怀瑾251

原血&黄式苏256

阅《台江骊唱》、《天南鸿爪》两诗集&张棡261

复戡先生像赞&黄式苏262

为复戡先生征集赙金启&黄式苏263

朱君复戡行述&黄式苏264

题复戡先生遗像&林彬267

朱复戡先生传&朱镜宙267

先父行状&朱璋270

两州弟子多名士 一代诗篇播远洋&姜荣华273

附录二:酬唱题咏选276

门人朱鹏偕从子式苏赴滇,行次安南,闻警折回闽江,作诗分送其归里·朱鹏&黄鼎瑞276

九日醉歌,送复戡之兰溪&黄式苏277

复戡书来问讯近作戏酬&黄式苏278

复戡寄示《雁荡吟草》感题&黄式苏278

奉和朱复戡见赠二律,并次原韵&吕渭英279

厚庄先生用胥庵垂老近作非字韵为七律二首见示,因次韵叠四首报之,并呈胥庵、复戡二公·右赠复戡&刘景晨279

寿复戡先生六十,次迂叟韵(四首)&刘景晨280

酬朱味温&刘绍宽281

酬黄胥庵、朱复戡,兼呈李君佩秋&刘绍宽281

朱复戡以所作《雁荡吟》见示,诗以报之&王理孚283

赠朱复戡&冯地造283

游石门洞,寻刘青田读书庐故址,次朱复戡韵&冯地造283

寄怀朱味温&洪邦泰284

和朱味温病中寄怀原韵&洪邦泰284

挽朱味温&洪邦泰284

挽朱味温&张叔梅285

筱戡词兄以令先尊味温先生遗著诗集见示,为题两绝句&王敬身285

奉题乐清朱味温先生复戡诗集,并示令嗣朱璋及高弟南怀瑾两君&后学周采泉286

筱戡兄以复翁吟集惠示率题&苏渊雷286

丁卯仲春,拜读味温先生前辈遗著复戡吟集,敬题一律,以志景仰之忱&大冶同宗后学朱九如287

附录三:朱鹏年表简编&南航288

后记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