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技术药物药剂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技术药物药剂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34595585.jpg)
- 汤玥,尹莉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5024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生物药剂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技术药物药剂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生物技术药物概述2
第一章 生物技术2
第一节 概述2
一、生物技术的定义2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2
三、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3
第二节 生物技术制药4
一、生物技术制药的定义4
二、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历程4
三、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6
第二章 生物技术药物8
第一节 生物技术药物的定义和分类8
一、生物技术药物的定义8
二、生物技术药物的分类8
第二节 生物技术药物的理化特性10
一、生物技术药物的特性10
二、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的理化特性11
三、核酸药物的理化特性14
第二篇 生物技术药物药剂学总论20
第三章 生物技术药物药剂学20
第一节 概述20
一、药剂学及生物技术药物药剂学20
二、生物技术药物药剂学的研究任务20
第二节 生物技术药物的剂型与药物传递系统21
一、药物剂型与药物传递系统21
二、注射给药途径22
三、非注射给药途径23
第四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处方前研究26
第一节 分析方法研究26
一、分析方法的质量控制26
二、分析检测方法28
第二节 处方前研究32
一、药物理化特性32
二、稳定性和配伍研究33
三、生物技术药物的处方前生物药剂学研究34
第五章 剂型选择与处方优化37
第一节 剂型选择37
第二节 处方工艺的筛选与优化方法38
一、单因素设计38
二、正交设计39
三、均匀设计42
四、析因设计44
五、星点设计-效应面法45
第六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稳定性50
第一节 概述50
第二节 化学动力学基础和稳定性试验方法50
一、化学动力学基础50
二、稳定性试验方法51
第三节 提高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的方法53
一、提高液体制剂稳定性的方法53
二、改善口服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方法55
第三篇 生物技术药物给药系统与新剂型58
第七章 注射给药系统58
第一节 注射剂的处方组成与制备58
一、注射剂的处方组成58
二、注射剂的制备61
三、注射剂的质量检查65
第二节 注射剂处方设计分析66
一、注射剂处方设计的原则与步骤66
二、生物技术药物注射制剂的处方设计67
三、注射剂的处方举例69
四、产品试制过程举例70
第三节 注射用无菌粉末71
一、冷冻干燥的原理、设备及工艺71
二、冷冻干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74
三、冷冻干燥制品举例75
第四节 注射给药新剂型76
一、微球76
二、脂质体78
第八章 口服给药系统80
第一节 口服生物黏附给药系统80
一、BDDS的优越性80
二、常用的口服生物黏附材料81
三、影响生物黏附的因素81
四、口服BDDS的生物黏附性能评价81
第二节 胃滞留给药系统82
一、概述82
二、影响药物漂浮的因素82
三、骨架材料82
四、制剂学研究及示例83
五、质量评价84
第三节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84
一、结肠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84
二、制备技术及应用85
三、OCDDS的体内外评价方法87
四、问题与展望89
第九章 经皮递药系统91
第一节 药物的经皮吸收91
一、皮肤结构91
二、药物经皮吸收途径92
三、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93
四、改善生物技术药物的经皮吸收方法94
第二节 经皮递药制剂的种类及材料100
一、经皮递药制剂种类100
二、经皮递药制剂的基本组成与常用材料101
第三节 经皮递药制剂的工艺与质量控制103
一、经皮递药制剂的工艺103
二、经皮递药制剂的质量控制104
第十章 植入给药系统110
第一节 概述110
一、植入剂的特点110
二、植入剂的载体材料110
三、植入剂的类型111
四、植入剂的释药机制111
第二节 植入泵制剂111
一、植入泵制剂的特点111
二、植入泵制剂的分类112
三、植入泵制剂的主要产品113
第三节 注射型在体植入剂115
一、注射型在体植入剂的特点115
二、注射型在体植入剂的分类115
三、注射型在体植入剂的应用实例118
四、注射型在体植入剂的质量评价121
第十一章 黏膜给药系统研究进展124
第一节 口腔黏膜给药研究进展124
一、口腔黏膜给药系统的特点124
二、口腔黏膜生理结构特征125
三、药物吸收机制125
四、吸收影响因素126
五、生物技术药物的口腔黏膜给药制剂127
第二节 鼻腔黏膜给药系统研究进展128
一、鼻腔黏膜给药的特点128
二、鼻腔的生理结构129
三、吸收机制129
四、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130
五、生物技术药物的鼻腔黏膜给药制剂131
第三节 生物技术药物眼部黏膜给药系统研究进展135
一、眼部的生理结构与屏障135
二、眼部药物吸收136
三、眼部黏膜给药系统137
第四节 新型阴道黏膜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142
一、阴道的生理结构142
二、阴道给药的特点143
三、阴道给药系统143
第五节 肺部给药系统145
一、肺部给药的特点146
二、影响肺部吸收的因素146
三、生物技术药物的肺部给药147
四、处方举例149
第十二章 脂质体154
第一节 概述154
一、脂质体的结构组成154
二、脂质体的性质155
三、脂质体的特点155
四、脂质体的作用机制156
第二节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及质量评价156
一、脂质体的制备技术156
二、脂质体的质量评价159
第三节 脂质体的修饰160
一、长循环脂质体160
二、免疫脂质体161
三、糖基脂质体162
四、温度敏感脂质体163
五、pH敏感脂质体163
六、磁靶向脂质体164
七、光敏感脂质体164
八、聚合膜脂质体165
第四节 脂质体的应用165
一、静脉注射给药165
二、肌内和皮下注射给药166
三、口服给药166
四、肺部给药167
五、眼部给药167
六、经皮给药168
第十三章 微乳171
第一节 概述171
一、微乳的组成171
二、微乳的形成机制172
三、微乳的分类173
第二节 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174
一、微乳的处方设计方法174
二、微乳的制备方法174
三、微乳的质量评价175
第三节 微乳制剂的应用176
一、口服给药微乳制剂176
二、经皮给药微乳制剂178
三、鼻腔给药微乳制剂179
四、微乳制剂的眼部给药179
第十四章 微粒181
第一节 概述181
一、微粒与微囊化技术的基本概念181
二、微粒制剂的发展概况181
第二节 微粒的载体材料与制备技术182
一、微囊与微球的载体材料182
二、微粒的制备工艺186
第三节 微粒(微球、微囊)中药物的释放及质量评价189
一、微囊(球)中药物的释放机制189
二、影响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189
三、微粒的质量评价190
第四节 各种给药途径的生物技术药物微粒190
一、新型注射给药系统190
二、非注射给药系统192
第十五章 纳米粒197
第一节 概述197
一、基本概念197
二、纳米粒与纳米粒给药载体的特点197
三、常用的纳米粒制剂198
第二节 纳米粒的制备、修饰及不同给药途径199
一、纳米粒的制备199
二、纳米粒的修饰203
三、不同给药途径的生物技术药物纳米粒206
第三节 纳米粒的稳定性以及质量评价209
一、纳米粒的稳定性209
二、纳米粒的质量评价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