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活动通史 第7卷 中华民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教育活动通史 第7卷 中华民国](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4594212.jpg)
- 周洪宇总主编;申国昌副总主编;赵厚勰,刘训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9983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80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721页
- 主题词:教育史-中国-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活动通史 第7卷 中华民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民国时期教育政策的形成及实施过程5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宗旨的形成及实施过程6
一、民初的“四育教育宗旨”6
二、袁世凯时期的“七项教育要旨”13
三、北洋时期的“七条教育标准”18
四、国民党时期的“党化教育方针”21
五、国民政府的“三民主义教育宗旨”25
第二节 民国时期学制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27
一、壬子·癸丑学制28
二、壬戌学制34
第二章 公立学校教育活动43
第一节 教育行政对公立学校教育的管理活动44
一、教育行政与公立学校监管44
二、教育行政与公立学校经费筹措49
三、教育行政与公立学校教师管理54
四、教育行政与公立学校学生管理59
五、教育行政与公立学校课程教材管理69
第二节 公立中小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81
一、公立中小学行政管理的逐步完善81
二、公立中小学教师的聘用与管理83
三、公立中小学学生的日常管理活动87
第三节 公立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与生活92
一、公立中小学的日常教学活动92
二、公立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与日常生活100
第四节 公立中小学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109
一、校园环境及学生的学习109
二、课外活动与社会活动114
第五节 公立大学日常管理活动117
一、民国初年公立大学行政管理活动117
二、公立大学教学管理活动124
三、公立大学学生管理活动129
第六节 公立大学教师的教学与生活132
一、公立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132
二、公立大学教师的经济待遇与日常生活137
第七节 公立大学学生学习与生活140
一、公立大学学生的学习活动140
二、公立大学学生的课余活动144
第三章 私立学校教育活动148
第一节 教育行政对私学的管理活动149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管理149
二、社会力量的办学活动152
三、边地私立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153
四、办学过程中的政府监管活动155
第二节 私立学校的办学活动157
一、私立学校经费的筹措157
二、私立学校校长的办学活动161
三、私立学校的师资聘用与管理活动164
第三节 私立学校的教学活动167
一、私立学校的招生及资助贫困生活动168
二、私立学校的教学活动170
三、私立学校的科研及学术活动173
第四节 私立学校学生的日常生活176
一、私立学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感受177
二、私立学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181
第四章 教会学校教育活动187
第一节 教会学校日常管理活动188
一、高效民主的行政管理活动188
二、立案过程中的校长权力之争190
三、学生的日常管理活动193
第二节 教会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与生活208
一、教会中小学的师资情况208
二、教会中小学的教学活动210
三、教会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与日常生活212
第三节 教会中小学学生的学习与生活216
一、校园环境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216
二、文体活动与宗教活动223
三、战争年代的学生生活与学习228
第四节 教会大学教师的教学与生活232
一、民国初期教会大学的师资情况232
二、教会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233
三、教会大学教师的经济待遇与日常生活(抗战前)236
四、战争年代教会大学教师的教学与日常生活242
第五节 教会大学学生学习与生活245
一、校园环境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245
二、文体活动与宗教活动256
三、战争年代的学生生活与学习265
第六节 教会学校师生互动与人际关系270
一、教师与教师之间270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273
三、学生与学生之间279
第五章 中共革命根据地教育活动285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学校教育活动286
一、初等教育活动:多种形式并存的培养活动286
二、中等教育活动:容含干部培训与普通教育298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干部教育活动306
一、干部教育活动目标306
二、干部教育活动制度307
三、干部教育活动主体309
四、干部教育活动类型310
五、干部教育活动方式312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教师教育活动314
一、边区职前教师教育活动314
二、边区教师培训活动316
三、教师在职学习活动317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活动318
一、社会教育活动领导机构318
二、社会教育活动实施机构320
三、社会教育活动内容324
四、社会教育活动方式326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冬学运动330
一、冬学运动的宗旨与意义330
二、冬学运动的方针与任务331
三、冬学运动的组织与管理331
四、冬学运动的教师与学员333
五、冬学运动的课程与教学334
六、冬学运动的经费保障335
七、冬学运动的效果336
八、民众学校:进步思想的孵化器338
第六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活动的特点340
一、战斗性:以“抗战救国”为中心开展工作341
二、政治性:政治动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保障342
三、实践性: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342
四、普及性:全力实现各类教育的大众化343
五、群众性:教学内容由群众自己来决定344
六、经济性: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办教育345
七、创造性: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与创新346
第六章 日伪统治下的奴化教育活动348
第一节 日伪奴化基础教育活动349
一、日伪奴化基础教育活动概况349
二、多种形式的熏陶:日伪奴化基础教育活动350
第二节 日伪奴化高等教育活动357
一、日伪奴化高等教育概况357
二、多层面的监控与管理:日伪奴化高等教育活动358
第三节 日伪奴化教师教育活动362
一、入职前的驯化:日伪师范学校教育活动363
二、奴化思想的强化:在职教师的培训活动367
第四节 日伪奴化职业教育活动372
一、日伪奴化职业教育概况372
二、粮食生产基地:日伪开展的农事教育活动373
第五节 日伪奴化社会教育活动375
一、领导与实施并举:日伪奴化社会教育机构376
二、各种类型的宣传:日伪奴化社会教育活动381
第六节 日伪奴化留学教育及教育交往活动385
一、赴日前的预备:留日学生考选活动386
二、真实的写照:留日学习生活活动387
三、多种渠道的开设:赴日教育交往活动389
第七章 家庭教育活动391
第一节 民国知识分子关于家庭制度与家庭教育的讨论392
一、关于近代家庭制度的讨论392
二、民国知识分子关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讨论396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的家庭教育399
一、严复的家庭教育399
二、陈鹤琴的家庭教育404
第三节 普通知识分子的家庭教育革新413
一、突显时代性的家庭教育定位413
二、趋于全面的家庭教育导向415
三、循序渐进的家庭教育运作420
四、心理学化的家庭教育原则427
五、改良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429
第八章 社会教育活动432
第一节 民众教育活动432
一、民众教育活动的历史演进433
二、民众教育活动的实施435
第二节 乡风民俗教育活动440
一、生产生活民俗教育活动440
二、道德礼仪民俗教育活动443
三、会社社团民俗教育活动446
第三节 乡规民约教育活动449
一、民国乡规民约的转型449
二、民国乡规民约的内容451
第九章 少数民族教育活动459
第一节 蒙古族教育活动460
一、学校教育活动460
二、家庭教育活动472
三、社会教育474
第二节 回族教育活动479
一、学校教育活动479
二、经堂教育活动490
三、社会教育活动493
第三节 藏族教育活动495
一、学校教育496
二、寺院教育504
三、私塾教育509
第四节 满族教育活动514
一、满族教育特点的消失514
二、满族特权教育的取消515
三、学校教育活动516
四、家庭教育518
五、社会教育活动520
第五节 壮族教育活动521
一、学校教育活动522
二、国民基础教育运动524
三、社会教育活动528
第六节 其他民族教育活动530
一、朝鲜族培养民族意识的教育活动与私立学校的创办活动531
二、彝族的毕摩教育活动536
三、苗族歌舞文化传承活动537
第十章 留学教育活动544
第一节 留美教育活动546
一、清华学校与留美生546
二、重理轻文的专业选择548
三、科学社与科学精神550
四、张弛有道的课余生活551
第二节 留法教育活动553
一、奔赴法兰西554
二、从俭学到勤工俭学556
三、浪漫理想与残酷现实562
第三节 留日教育活动563
一、负笈东渡563
二、学习活动565
三、泾浊渭清的业余生活569
第四节 留苏教育活动571
一、留学东方大学的日子572
二、留学中山大学的日子574
三、留学苏俄的暂时中止578
第五节 留英教育活动579
一、侨生与大陆生579
二、学习与生活580
三、特殊的军事留学群体584
第六节 留德教育活动587
一、莱茵河畔的书生587
二、苦难日子与爱国情怀590
第七节 留学教育活动评价592
一、众人出洋的热潮592
二、起起伏伏的留学教育593
三、“弱国子民”的心态594
四、“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爱国心595
第十一章 教育实验活动597
第一节 新教学法实验活动598
一、道尔顿制实验活动598
二、设计教学法实验活动604
第二节 幼儿教育实验活动608
一、南京鼓楼幼稚园教育实验活动608
二、香山慈幼院的实验活动610
第三节 师范教育实验活动611
一、北平幼稚师范学校的教育实验活动611
二、南京晓庄师范教育实验活动613
三、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的活教育实验活动614
四、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育实验活动615
第四节 职业教育实验活动616
一、中华职业学校教育实验活动617
二、昆山徐公桥农村职业教育实验活动622
第五节 乡村教育实验活动626
一、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活动626
二、山东邹平实验区的实验活动630
第十二章 中外教育交流活动632
第一节 中美教育交流活动633
一、杜威访华活动633
二、孟禄访华活动638
三、克伯屈访华活动646
四、柏克赫斯特访华活动652
第二节 中欧教育交流活动656
一、罗素访华活动657
二、杜里舒访华活动662
结语665
参考文献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