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同济这十年 《同济报》同济大学2007-2016年新闻作品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同济这十年 《同济报》同济大学2007-2016年新闻作品选](https://www.shukui.net/cover/2/34584536.jpg)
- 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6961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新闻-作品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同济这十年 《同济报》同济大学2007-2016年新闻作品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2007年1
“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启动1
中科院院士裴钢任同济大学校长2
同济中标上海世博会主题馆5
第一座加氢站落户安亭即将投入使用7
国际合作办学:同济的“世界”很精彩——同济大学本科办学工作特色巡礼9
同济大学大学生创业园揭牌12
海洋学院5个月签1.3亿元科研合同13
我校服务西部交通科研硕果累累15
2008年17
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17
传统建筑的守望人——路秉杰教授小记18
地面交通工具风洞6月建成21
“同济策划”将会贯穿始终——唐子来教授谈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遴选及未来建设22
杭州湾大桥的“驯风师”——我校桥梁系杭州湾大桥灾害性天气对策课题组25
只争朝夕 迎头赶上——记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筹)常务副主任、我校汽车学院教授杨志刚27
“危楼”评估为灾民“找家”29
首届“浦江创新论坛”举行30
一所学校与一座大桥的不解之缘——同济大学参与苏通大桥建设记32
我校承担世博工程建设总体项目管理35
擎天一柱出同济——记我校苏通大桥索塔桩基课题组37
北京奥运的“同济印迹”——同济大学参与北京奥运会工程扫描38
刘延东来同济视察42
学至深时品自高——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郑时龄的“育人经”43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建系五十周年45
中德学院庆祝创立十周年47
“只要有机会,我会走得更远”——海洋学院硕士生孙烨忱北极科考归来话感受49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究竟啥样?——总策划师唐子来首次面向公众详解“秘密”50
五十年铸就“同济设计”品牌——建筑设计研究院庆祝建院50周年及集团公司成立52
同济启动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53
“同济学生汽车节能做得最棒!”——节能竞技大赛上我校学生车队包揽一、三、四名奖项54
“十年一步,三十年三大步”——新兴学科强势化:同济海洋地质30年告诉我们什么56
他从“科技特区”起步——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陈义汉的科研之路60
2009年64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完成64
为世博会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6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来校调研67
同济学报社科版入选中文核心期刊68
历暑履寒深度参与崇明越江隧桥工程70
竖起同济设计新地标——原巴士一汽地块功能定位与规划设计访谈72
同济方案编织成高效世博交通网74
张其林:六大项目保证世博轴体魄强健76
中法学院成立十周年78
遗址纪念 抗震示范 温馨宜居——我校城市规划设计院西南所《映秀镇重建规划》解读79
设计创意学院挂牌82
“晚上睡十四个人一点问题也没有”——感受建筑城规学院建造节83
国内首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落成85
突破——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建设纪实88
“上海环同济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揭牌94
葛耀君当选新一届国际桥协副主席95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全面实施96
上海世博主题场馆竣工97
新竣工的主题馆创新有几多?——主创设计师曾群为你一一详解98
同济设计研究院集结精兵强将挥师上海世博100
历经四年建设的上海崇明桥隧竣工通车101
同济14名学生赴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03
我校设计的中南美洲馆竣工103
城市最佳实践区建设热火朝天进入冲刺阶段105
2010年108
范立础团队捧回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08
在保驾护航中强身健体——记我校虹桥枢纽工程课题组109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学校举行世博会志愿者誓师出征仪式,首批425人21日进驻园区112
同济,为世博添光彩——谨以此文献给为世博真情奉献的所有同济人113
展示的魅力这样绽放——吴国欣教授解读如何欣赏上海世博会116
奉献“和谐城市”的实验范本——记全国先进工作者、世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118
“创新不再遥不可及”——本科生王殿书等“创新实践”的剖析123
“有了它,科学与技术‘联姻’”——听海洋学院院长许惠平讲述海底观测试验系统126
“小白菜”,世博园区你最美——七组镜头记述我校志愿者倾力服务世博会128
探讨世博园区的后续开发利用134
我校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取得实效136
“我们学到的很多……”——记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中美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137
“最好能摇到‘壹街区’”——记我校主持设计的都江堰“壹街区”工程140
“解剖一个边缘海的发育史”——汪品先院士详解南海深海研究计划144
本硕贯通与国际化成为改革目标147
“‘新天地’+‘八号桥’,还应当超过它们”——唐子来纵谈世博后的城市最佳实践区149
八校签署协议开展卓越人才培养合作151
我校规划设计巴楚城乡新蓝图152
复兴百年老街,留下城市标本——记常青团队UNESCO获奖项目“海门老街的再生”154
总体满足现行规范抗震设防要求157
“十一五”期间我校科学研究跃上新台阶159
2011年161
我校多个单位和个人获各级世博表彰161
用满腔热忱点亮创新的明灯——记汪品先院士与“创新的障碍在哪里”大讨论162
土木工程学院与晋元中学共建“结构设计创新实验室”166
抗风:第三代钢箱梁桥“改容”——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葛耀君的桥梁抗风故事168
首个“创新国际快车移动课堂”开赴芬兰172
用大爱点燃生命的希望——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我校医学院学生吴名峰173
“我是纯粹的同济的‘杰青’和‘长江’”——访物理系主任王占山教授175
“海洋科学研究没有国界”——海洋学院周怀阳教授详解海底观测网的“中国节点”179
“提问题,提科学前沿问题”——中科院院士、校长裴钢给拔尖人才基地班上课亲历记182
同济在崇明仙桥乡村创新设计可持续社区185
“现在的映秀太漂亮了嘛!”——感受我校领衔总控的映秀重建187
同济大学与广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90
鼓荡春风度玉关——同济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纪实192
中华医学会灾难学分会在我校宣布成立197
我校“中医大师班”首届学员毕业198
我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200
我校服务崇明生态岛建设成绩显著201
2012年204
同济设计铸就中非友谊新丰碑——记我校建筑设计院主持设计非盟会议中心204
“同济这么大地方,容得下各种思想”——卢济威教授眼中的王澍207
生活垃圾处理课题研究效益巨大211
一系列重要成果服务于生态岛建设213
“我们的目标是取消城市信号灯”——世界首次基于车路协同环境交通信号控制实验亲历记214
让崇明岛道路与环境和谐相处218
“对口援疆,我们义不容辞”——我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口援疆纪事220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成立223
“我设计的建筑会对我微笑”——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回母校记225
同济大学“中西学院”成立227
同济“复合外皮生态住宅”亮相欧洲太阳能十项全能赛场228
同济科学研究收获“黄金十年”230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式揭牌232
我校首个海外校区落户意大利佛罗伦萨233
我校承担其中多项关键技术研究234
“展馆原来还可以这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总设计师章明访谈录237
上海长江隧道工程获国际隧道大奖240
2013年243
采用我校成果的外墙涂料可适应南疆环境243
我校多项成果让大桥施工底气十足245
我校教授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尖期刊《自然》248
十年合作树典范——联合国环境署与同济大学携手走过十年合作历程249
“让公交真正优先”——太仓公共汽车交通车路协同系统感受记252
我校创新基地建设成绩斐然254
近五十国学子聚同济研讨可持续发展256
“培养专家型的建筑师与工程师”258
经过十年磨砺,历史建筑保护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硕果累累258
“这是一个集成创新的过程”260
同济大学与云南省签署省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62
百年土木正青春——土木工程国家试点学院改革进行时263
为了上海新的高度——同济建筑设计团队深度参与上海中心大厦建设纪实269
西岸,做建筑艺术的先锋——同济人与“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277
为抗肿瘤药披上“天然抗菌衣”281
“援非,‘强身健骨’看长远”——“南南合作特殊贡献奖”获得者李风亭教授谈他的非洲情结282
同济大学城镇遗产保护历程及成果展举办286
锻造卓越汽车人才的大熔炉——我校汽车学院志远车队成长掠影287
“优秀的设计作品总是能传达出情感”——访红点奖获得者、设计创意学院硕士研究生孙大旺291
2014年294
南海大洋钻探再启航294
不当白领当菜农——探访我校“筑梦农庄”创业团队295
我校成果支撑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建设299
“宝兴重建,抓住‘人’这个根本”——访同济规划院复兴研究中心主任、宝兴挂职副县长周珂302
全力保障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抗震安全305
抒写“童话”人生——走近上海同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楠校友308
走在国际结构工程研究的最前沿——记弗洛伊登瑟尔奖章获得者、土木工程学院李杰教授313
“这是一个让不同学科、不同文化产生化学反应的地方”——透视我校中芬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318
“污泥资源化是挑战,更是机遇”——戴晓虎教授谈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命321
同济教授首次找到胰腺腺鳞癌致病“元凶”——UPF1突变325
《同济大学章程》获得教育部核准326
戴上“口罩”的公交车告别黑烟327
二十余位名师同上“土木工程概论”课330
我校设计院承担主题乐园等七项目设计332
“申遗成功是保护的新起点”——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与大运河的不解之缘334
《自然》杂志再刊同济重大医学发现336
以心育心 用爱塑爱——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3年度影响力人物”获奖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占才教授338
土木工程学院在新生中开设“课程超市”341
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开馆343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听八旬教授陶松龄讲述规划人生344
中共中央任命杨贤金为同济大学党委书记347
2015年353
营造温馨教师之家——我校教师发展中心特色主题活动小记353
“微时代”,在“微平台”上汇聚青春正能量356
我校全面改革研究生导师制度358
上海天佑医院举行开业仪式361
科学家取得“南海生命地图”在内的系列成果362
韩正希望同济为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作出应有贡献364
让人才成长的每一个脚印都清清楚楚——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陆键教授谈学院人才战略综合改革366
同济学子携“3D复印机”亮相汉诺威工博会371
我校博士后改革试点启动372
汉语被挤出科学,还是科学融入汉语?——记汪品先院士与“重建我们的创新自信”讨论374
我校主持三沙市永兴岛市民广场设计378
18克轻木条撑起616千克杠铃380
同济承办第十三届国际日耳曼学会世界大会383
庄晓莹获“索菲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384
把七连屿打造成“南海之窗、天堂之岛”——三沙市建设规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彭震伟教授谈七连屿规划385
交通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揭牌388
“四川一同济大学”省校全面战略合作迈出新步伐390
学校举行对口支援高校工作十周年总结座谈会392
“我们要模拟的就是真实的地震环境”——直径15米的沿江通道盾构隧道振动台试验见闻记395
《罗小未文集》发布暨罗小未学术思想研讨会举行399
“打造一批同济特色的新战略学科”——我校“十三五”学科规划解读401
“这条跑道的‘感觉’我们知道”——我校为浦东机场第四跑道装上“智能神经元”404
为了人类心脏的平稳跳动——记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陈义汉教授408
让历史建筑“活在当下”——新当选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常青教授访谈录412
2016年416
“试验排到今年秋天了”416
美丽乡村规划是靠脚一步步丈量出来的——杨贵庆和他的黄岩“新乡土主义”规划实践418
《建筑遗产》在同济大学创刊422
德国总统高克访问同济并发表演讲424
同济3个学科进入QS排名世界前50426
为在线支付筑起一道道“防诈墙”426
我校研制成功国内首台高能X射线聚焦望远镜原理样机428
我校学子获美土木工程大学生竞赛多项冠军430
同济大学与云南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32
确保我国软土疆域上高铁的安全平稳运行433
同济大学医学院实行“双导师制”435
“我们支撑了中国首条中低速磁浮线”——同济大学参与长沙中低速磁浮项目建设记43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60周年442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444
同济设计助迪士尼绽放神奇——探访上海旅游度假区迪士尼建设445
高华研究组发现促使乳腺癌向多个器官转移的信号通路449
第十四届世界交通大会在同济大学开幕451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成立453
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钟志华为同济大学校长453
意大利总理伦齐来访并发表演讲458
永不懈怠的追求——庆贺孙钧院士执教65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举行459
缔结中意友谊新纽带 添彩丝绸之路——同济大学中意学院走过10年合作历程461
研究成果有望造福不孕不育等患者465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世界健美锦标赛中的同济学子风采录467
“主动交通安全服务”让驾驶更美好470
“它把高速路的‘一生’压缩给你看”——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参观记472
为无人机再添一双“千里眼”476
“《海德格尔著作集》编译”结项会议在京举行477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投入运营479
“气动控制是个四两拨千斤的活”——葛耀君教授细数大跨度桥梁结构和行车抗风安全的气动控制技术481
同济团队设计安装完成望远镜钢结构圈梁485
同济学子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之首487
同济校园版歌剧《江姐》赴教育部汇报演出489
规划2040,一切为了城市回归“人”——我校深度参与上海二○四○总体规划工作记491
同济大学心律失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优秀497
同济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499
2016年同济科研出现喜人局面501
后记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