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度与繁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树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5493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制度与繁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没有终结1
美国旧制度遭到突然袭击——体制外对建制派的冲击1
青年和青年运动11
从政策批判到制度批判18
中下层在反对什么?追求什么?24
第二章 历史从这里再出发32
东方再出发32
那不是理想彼岸——美国的内部危机35
那不是理想彼岸——美国的外部危机43
意识形态竞争58
从“便车论”到“制度论”——历史较量下的中国方案69
第三章 相对贫困陷阱74
市场经济中,相对贫困是必然还是偶然?77
市场经济的第一次改造87
市场经济的第二次改造95
为什么相对贫困是长期趋势?101
第四章 低增长陷阱111
不选择公平,繁荣将离我们远去111
相对贫困如何制造低增长陷阱?113
相对贫困下,减税降利率是否奏效?118
中美道路比较120
2.87%,拒绝还是拥抱?125
低增长的内生危机127
欧洲如何突围低增长的困局?——殖民地和战争130
美国如何突围低增长的困局?——土地和移民133
谁是最大的地主?137
土地公有是中国的制度红利144
用中国道路破解低增长难题146
第五章 中等收入陷阱151
什么制度导致中等收入陷阱?151
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人均GDP下降可以同时发生156
美国是如何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159
美国的反思和转型166
罗斯福带领美国经济转型167
政府主导防止金融危机179
出口导向经济体转型期的风险181
中国要多长时间跨过中等收入阶段?183
第六章 泡沫市场经济陷阱185
金融的多事之秋185
泡沫市场经济187
泡沫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成本191
泡沫市场经济的制度设计194
货币政策的传统功能为什么失效?196
如何恢复传统货币政策的效力?199
谁是经济的引擎?——财富和权力的再次转移200
经济的债务化——债务如何绑架央行(美联储)?202
纸上财富如何变现?——中国不做接盘侠205
泡沫经济的巨大危害208
空心化是如何变成美股DNA的?215
央行被空心化绑架219
中等收入阶段的财政和金融选择220
第七章 外部金融风险陷阱229
中国要防止“金融殖民主义”229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234
金融自由化和中等收入阶段238
金融自由化的误区和真相243
资本账户开放与国际地缘政治风险246
资本账户开放的现实与理论相反252
金融前哨战:资本大量流出的冲击253
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再质疑258
第八章 金融自由化的风险262
金融如何为经济服务?262
谁在发行货币?——债务和货币发行的关系267
债务推动经济能力下降的真实原因272
是哪种主权信用在推动货币发行?280
脆弱的商业银行——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教训281
为什么金融自由化必然走向危机?283
明斯基时刻286
“农村包围城市”和金融稳定的两块基石288
美联储的缩表记录293
制止金融自由化296
第九章 从历史角度再看中美297
中国制度是符合逻辑的选择297
中国梦是薪火相传的历史选择302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故事310
美国政府和市场的真正关系314
美国学派如何对《国富论》说“不”?318
第十章 各色经济学理论325
“自闭经济学”325
原教旨市场理论意识形态化329
市场浪漫主义333
下滴理论335
“马和麻雀”理论337
“先富起来”是一种“下滴理论”吗?339
经济学中的分配问题340
为什么政府干预是必要的?342
发展经济学的缺陷345
第十一章 细说流行口号349
口号1:从投资驱动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型349
口号2:中国要从“后工业化”角度考虑问题357
口号3:坚决化解过剩产能358
口号4:政府不要干预市场360
开放可能导致宏观经济政策边际效应下降363
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365
减税不如增加投资366
国有企业可以成为“过剩调节器”368
市场+创新,政府和企业要当双司机369
改革要考量成本效益分配370
改革的边际效益在下降,经济政策也更加吃重370
印度和中国:龙象之争是制度之争371
第十二章 中国再赢三十年373
新中国的新时代373
最大的风险已经过去378
双轮驱动,财政为主,进口替代,农民升级381
多一份信心,少一份风险388
历史的张力392
后记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