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汞的环境生物无机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汞的环境生物无机化学
  • 李玉锋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6826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汞-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汞的环境生物无机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3

第1章 绪论3

1.1 生物无机化学与环境生物无机化学3

1.2 汞的环境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内容7

参考文献11

第2章 汞的性质与用途13

2.1 存在形式、丰度与分布13

2.1.1 存在形式13

2.1.2 丰度与分布14

2.2 理化性质15

2.2.1 重要物理性质15

2.2.2 汞及汞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7

2.3 用途20

参考文献21

第3章 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3

3.1 大气23

3.1.1 大气汞的基本形态和性质23

3.1.2 大气汞的来源24

3.1.3 全球大气汞的时间和空间分布26

3.1.4 大气汞的干湿沉降29

3.2 水体30

3.2.1 水体中汞的形态及含量分布30

3.2.2 沉积物中汞的形态及含量分布31

3.2.3 汞在水生生物体的富集31

3.2.4 水体汞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机理32

3.2.5 水体汞的迁移转化33

3.3 土壤34

3.3.1 土壤中汞的形态34

3.3.2 土壤中汞的迁移转化35

3.3.3 土壤中汞的来源35

3.3.4 土壤中汞的迁移37

参考文献38

第4章 汞对人和动物的毒性47

4.1 汞的吸收、分布与代谢47

4.1.1 汞的吸收47

4.1.2 汞的分布48

4.1.3 汞的代谢50

4.2 汞对人体和动物各系统及脏器的毒性51

4.2.1 汞的消化系统毒性51

4.2.2 汞的泌尿系统毒性53

4.2.3 汞的神经系统毒性55

4.2.4 汞的内分泌系统毒性60

4.2.5 汞的生殖系统毒性60

4.2.6 汞的心血管系统毒性63

4.2.7 汞的免疫系统毒性65

4.2.8 汞的基因毒性68

4.3 人体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71

4.3.1 汞中毒后的临床表现71

4.3.2 实验室检测指标71

4.3.3 汞中毒相关病理表现72

4.3.4 汞中毒的治疗72

参考文献73

第5章 汞对植物的毒性86

5.1 影响土壤中汞的植物可利用度的因素86

5.1.1 土壤无机矿粒86

5.1.2 土壤有机质87

5.1.3 pH87

5.1.4 氧化还原电位88

5.1.5 植物生理活动88

5.2 汞对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毒性88

5.2.1 汞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89

5.2.2 汞对植物细胞分裂的影响90

5.2.3 汞对植物细胞膜通透性、水分与离子代谢的影响90

5.2.4 汞对叶绿体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影响91

5.2.5 汞引起细胞氧化损伤92

5.2.6 汞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92

5.3 植物对汞毒性的解毒机制93

5.3.1 限制植物根部对汞的吸收和区域化固定汞94

5.3.2 促进脯氨酸的生成94

5.3.3 抗氧化系统的启动与动态平衡94

5.3.4 相关蛋白、基因的诱导表达96

5.4 外源物质缓解汞对植物毒害的应用96

5.5 总结与展望98

参考文献99

第6章 汞、硒相互作用105

6.1 哺乳动物及人体内硒、汞相互作用及机制106

6.1.1 哺乳动物及人体内硒、汞相互作用106

6.1.2 哺乳动物、人体内硒对汞毒性的保护机制107

6.2 植物体内硒、汞相互作用109

6.3 水生生态系统中硒、汞相互作用及机制112

6.3.1 水生生态系统内硒、汞相互作用112

6.3.2 水生生态系统内硒、汞相互作用机制114

6.4 金属组学方法研究汞、硒相互作用116

6.4.1 金属组学研究方法116

6.4.2 用金属组学方法研究生物体内汞和硒相互作用119

6.5 总结与展望123

参考文献123

第7章 汞的分析方法132

7.1 环境及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132

7.1.1 酸浸提萃取133

7.1.2 碱消解萃取133

7.1.3 水蒸气蒸馏法134

7.1.4 固相微萃取法134

7.1.5 单滴微萃取法135

7.1.6 浊点萃取法136

7.1.7 液液微萃取法136

7.1.8 超临界流体萃取136

7.1.9 离子液体分散液相微萃取137

7.1.10 微波辅助萃取137

7.2 环境及生物样品中汞的分析方法138

7.2.1 总汞的检测方法138

7.2.2 汞形态分析方法143

7.3 大气中汞的分析方法147

7.3.1 大气汞形态147

7.3.2 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分析方法148

7.4 土壤中汞的分析方法152

7.4.1 土壤前处理方法152

7.4.2 土壤汞的分析方法154

7.5 水中汞的分析方法156

7.5.1 水样的前处理157

7.5.2 水样中汞的富集157

7.5.3 水样中汞的分析159

7.6 生物样品中汞的分析方法160

7.6.1 生物样品的前处理160

7.6.2 生物样品中汞的分析161

参考文献163

第8章 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73

8.1 汞同位素标记技术173

8.1.1 放射性汞同位素标记技术173

8.1.2 稳定汞同位素标记技术174

8.2 汞同位素标记技术的应用175

8.2.1 汞形态分析175

8.2.2 陆地生态系统汞在土壤-植物-大气中的迁移与转化176

8.2.3 汞在水生生态系统的迁移、转化及生物富集178

8.3 总结与展望185

参考文献186

第9章 同步辐射技术研究汞的环境健康效应与生态毒理190

9.1 引言190

9.2 同步辐射技术191

9.3 同步辐射技术研究汞的化学形态193

9.3.1 环境样品中汞的化学形态193

9.3.2 生物样品中汞的化学形态196

9.4 同步辐射技术研究汞的分布与转化198

9.4.1 汞在生物体内的分布198

9.4.2 汞形态的转化202

9.5 同步辐射技术研究汞与有机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205

9.5.1 汞与土壤、水体中有机质的相互作用205

9.5.2 汞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相互作用206

9.6 总结与展望208

参考文献209

第10章 基于纳米材料的汞分析技术216

10.1 汞离子分析216

10.1.1 金纳米材料216

10.1.2 碳纳米材料221

10.1.3 量子点222

10.1.4 银纳米材料222

10.1.5 硅纳米材料223

10.2 汞形态分析223

10.3 总结与展望224

参考文献225

第11章 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230

11.1 土壤汞污染来源及危害230

11.2 汞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思路233

11.3 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类233

11.3.1 稳定化固化技术234

11.3.2 固定化技术236

11.3.3 热脱附技术236

11.3.4 土壤淋洗技术239

11.3.5 玻璃化技术240

11.3.6 纳米技术241

11.3.7 电动修复技术242

11.3.8 热解析-低温等离子体集成技术243

11.3.9 植物修复技术244

11.3.10 微生物修复技术247

11.4 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对比及评价249

11.5 展望251

参考文献252

下篇257

第12章 我国典型地区环境中汞污染现状257

12.1 引言257

12.2 环境中汞污染调查258

12.2.1 我国汞污染的来源258

12.2.2 土壤汞含量259

12.2.3 我国典型地区河流汞污染状况264

12.2.4 我国典型地区大气中汞污染状况272

12.3 总结与展望277

参考文献280

第13章 我国典型地区人体汞含量现状284

13.1 国内外非职业汞暴露人群体内汞水平284

13.1.1 发汞水平284

13.1.2 尿汞水平290

13.2 我国典型行业汞从业人员的体内汞水平293

13.3 我国典型汞污染区域居民体内汞水平299

13.3.1 第二松花江流域299

13.3.2 贵州汞矿地区301

13.4 总结与展望303

参考文献304

第14章 我国典型地区膳食汞摄入评估312

14.1 国内外食品中汞的允许限量及膳食摄入的健康风险评价指标312

14.1.1 国内外有关食品中汞的限量标准312

14.1.2 总汞和甲基汞膳食摄入的健康风险评价指标314

14.2 我国城乡居民2010~2012年食物摄入量情况314

14.3 我国居民膳食汞摄入情况315

14.4 浙江省舟山地区居民膳食总汞及甲基汞摄入情况316

14.5 贵州万山汞矿区膳食重金属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317

14.5.1 万山汞矿区食物重金属污染水平317

14.5.2 万山汞矿区居民膳食汞暴露评估322

14.5.3 贵州万山汞矿区居民与沿海舟山市居民以及全国平均膳食汞暴露的比较325

14.6 食物汞污染来源分析326

14.7 总结与展望327

参考文献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