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577829.jpg)
- 徐宏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920161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比较文学-中国、外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外国文学——文化1
第一节 意大利文化与文学1
一、意大利文化1
二、意大利文学7
第二节 英国文化与文学12
一、英国文化12
二、英国文学19
第三节 德国文化与文学24
一、德国文化24
二、德国文学28
第四节 美国文化与文学32
一、美国文化32
二、美国文学37
第二章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外国文学——女性42
第一节 英国女性文学42
一、中世纪时期:女性文学的开端42
二、16—17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43
三、18世纪:中产阶级女作家的崛起46
四、19世纪:女性文学的繁荣47
五、20世纪:女性文学的黄金世纪49
第二节 法国女性文学51
一、中世纪:女性书写的初现51
二、文艺复兴时期:女性书写的兴起53
三、17世纪:现代女性意识的初现55
四、18、19世纪:现代女性意识的发展56
五、20世纪:多元共生时代的身份认同和自我选择57
第三节 德国女性文学59
一、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宗教文学与世俗文学59
二、18、19世纪:女性创作的繁荣61
三、20世纪:女性文学主体身份的确立63
第四节 美国女性文学65
一、17—18世纪:女性文学的开端65
二、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女性文学67
三、世纪之交:现实主义时期的女性文学68
四、二十世纪:后现代时期的女性文学69
第五节 日本女性文学70
一、上代的女性文学70
二、平安时代的女性文学71
三、中世女性文学72
四、江户时代的女性文学73
五、近现代女性文学73
第三章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外国文学——话语76
第一节 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重建与转换76
一、阶级话语与批判模式的滞留与退隐76
二、人道主义讨论和现代派文学论争的话语80
三、期刊专栏与话语热点84
第二节 西方话语中心的突显与质疑88
一、“延续性问题”的再探讨90
二、西方话语中心的形成93
第三节 理论退热与话语多元97
一、学术繁荣与理论退热97
二、多元化研究模式99
第四节 理论探讨与实践批评100
一、理论探讨101
二、实践批评104
第四章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外国文学——法律110
第一节 外国文学与外国法系110
一、英国文学与普通法法系110
二、美国文学与美国法律113
第二节 外国文学中的犯罪117
一、坐牢、受审的都是罪犯吗?117
二、著名的罪犯形象121
三、对犯罪的惩罚与改造124
第三节 外国文学中法律职业者127
一、警官127
二、检察官130
三、法官132
四、法科大学生和研究生136
第四节 外国文学中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139
一、法律的社会价值判断功能139
二、法律与政治142
三、法律与宗教144
四、法律与道德148
第五章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外国文学——艺术152
第一节 现象美学与文艺理论152
一、哲学基础152
二、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155
三、文学作品的层次结构156
四、文学艺术作品的“具体化”160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162
一、对“此在”的存在论分析163
二、基本状态:“虑”“畏”“死”165
三、海德格30年代的“转向”166
四、艺术作品的本源167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169
一、哲学和社会学理论170
二、阿多尔诺173
三、艺术的定义与本质174
四、艺术与社会175
第四节 阐释学176
一、阐释学的历史发展176
二、伽达默尔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180
三、理解的历史性182
第六章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外国文学——伦理184
第一节 英国伦理思想184
一、直觉主义伦理思想184
二、非认识主义理论189
第二节 美国伦理思想194
一、元伦理学195
二、自然主义价值论200
第三节 德国伦理思想205
一、价值伦理学207
二、存在主义伦理学211
第四节 法国伦理思想216
一、莫尼埃的人格主义伦理思想216
二、马里坦的新托马斯主义伦理思想220
第七章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外国文学——心理学224
第一节 机能心理学224
一、詹姆斯与机能心理学224
二、机能心理学的命运及其历史效应231
第二节 科学心理学236
一、科学心理学的科学基础236
二、科学心理学的社会氛围242
第三节 现象心理学244
一、从现象学到心理学244
二、现象学心理学的界定247
三、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52
第四节 后现代心理学255
一、后现代心理学要旨255
二、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主张260
第八章 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265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产生和发展265
一、比较文学的历史根源265
二、比较文学的文化根源268
三、比较文学产生的标志271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273
一、“比较”的真谛——跨越与沟通273
二、比较文学的定义275
三、走向世界文学277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280
一、实证主义定位280
二、平行和跨学科定位284
三、历史比较定位287
第四节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293
一、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293
二、比较文学的相关领域298
三、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301
第九章 比较文学的重要领域305
第一节 文学305
一、什么是文类学?305
二、文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06
第二节 媒介学310
一、什么是媒介学?310
二、媒介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12
第三节 主题学315
一、什么是主题学?315
二、主题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16
第四节 形象学323
一、什么是形象学?323
二、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26
第十章 当代文化理论与比较文学331
第一节 后现代理论与比较文学331
一、后现代理论与非文学化、泛文学化331
二、消解民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332
三、新动向、新观念和新术语334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336
一、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特质336
二、比较的视野与方法338
三、田野作业:比较作为文化对话的一种形式339
第三节 女性主义与比较文学339
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339
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跨文化比较研究341
第四节 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343
一、相对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343
二、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传递345
第十一章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比较文学349
第一节 跨文明语境下的比较文学变异学349
一、文明的碰撞与冲突催生出变异学349
二、变异学中的形象学研究351
第二节 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354
一、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现状及其传播视野的开辟354
二、形象学研究的前景展望358
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360
一、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特征361
二、进行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研究362
第四节 后现代语境下的比较文学364
一、文本的不确定性——文本观念364
二、美学的语境化——美学基础365
三、“自我—他者”的复调论——话语模式365
参考文献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