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时代下的气象信息化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云时代下的气象信息化与管理
  • 沈文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32004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气象-信息化-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云时代下的气象信息化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气象信息化整体建设1

第一节 关于气象部门当前信息化建设面临三大问题的思考3

一、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的缺失3

二、业务运行维护工作重视不够8

三、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方法与相关规范的简陋14

第二节 试论气象信息业务系统持续改进18

一、如何看待业务系统18

二、什么是气象信息业务系统的持续改进18

三、业务系统持续改进的必要性21

四、影响业务系统持续改进模式施行的主要原因分析22

五、实现业务系统持续改进所应具备的条件及需要注意的问题23

第三节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再论业务系统的持续改进26

一、质量的定义及质量管理理念的变迁26

二、几个需要澄清的问题28

三、“目标管理”所存在的固有缺陷30

四、业务系统的持续改进是保障业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31

第四节 气象数据中心的演进之路34

一、气象IT部门的困境和困惑34

二、数据中心的变迁、内涵和作用35

三、我国气象部门数据中心现状及近期的发展37

四、未来气象数据中心发展趋势分析40

五、未来气象数据中心的战略格局44

第五节 气象业务信息系统未来基础架构探讨48

一、问题的提出48

二、气象部门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49

三、核心基础技术分析和方案选择53

四、综合“云计算”和“大数据”特点的业务基础平台58

五、理想的基础架构:国省两级综合业务平台60

六、云计算是基础架构的理想形态63

第六节 试论气象部门的双模式业务形态65

一、从应用软件的研发说起65

二、双模式IT概述66

三、构建双模式的必要性和意义68

四、敏捷气象IT的技术构成71

五、敏捷和轻量型业务模式在未来气象部门引入的可能75

六、构建气象双模式业务78

第二章 气象信息化管理81

第一节 气象行业中各类IT部门的职责分析83

一、当前气象行业信息化需求的分类83

二、三类需求及对应业务系统的特点分析84

三、当前气象行业中IT部门的分类及职能特征87

四、两类IT部门的职能分布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89

第二节 气象业务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及发展方向94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94

二、业务系统运维工作的实质和种类96

三、运维工作及其运维系统97

四、业务流程及运维的困境98

五、大运维:基于业务流程整体的运维管理99

第三节 “气象数据中心”的职责及作用102

一、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尴尬102

二、数据中心的基本特征103

三、几个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105

四、构建气象数据中心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107

第四节 气象部门应当拥有自己的应用软件研发团队112

一、应用软件是目前信息时代中知识和智慧的重要载体113

二、气象行业应用软件研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4

三、气象行业应当拥有自己的专业化应用软件研发团队117

第五节 对气象信息化的理解和再认识121

一、信息化的概念和理解122

二、信息技术的引入及气象业务的进步124

三、气象信息化的内涵126

四、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31

第六节 建设完整的气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139

一、信息安全是永恒的话题139

二、信息安全的本质141

三、基于风险管理的信息安全管理144

四、当前气象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147

五、建立完整的气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151

六、“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气象业务安全”154

第七节 气象“管理信息化”浅析155

一、气象信息化必然包含管理的信息化155

二、管理浅述156

三、气象部门管理工作的特点及管理工作的信息化160

四、服务意识和措施的重要性164

五、“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167

第三章 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169

第一节 如何看待气象应用系统171

一、一个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171

二、几个可能被忽略的地方172

三、气象行业应用系统生命周期中一些阶段特征174

四、气象应用软件研发过程中软件工程的角色和作用178

五、效益是检验应用系统成败的标准180

第二节 网格计算在气象行业高性能计算领域中应用前景的探讨181

一、网格计算的涌起和悄退181

二、高性能计算的几个话题和结论182

三、网格计算的几个相关话题184

四、气象行业高性能计算的主要特征188

五、网格计算在气象行业高性能计算领域中的适用性探讨189

第三节 从云计算看气象部门未来的信息化走向193

一、云计算的由来,目标和特征194

二、云计算产生的基础及关键技术197

三、云计算的意义201

四、云计算浪潮所带来的启示202

五、云计算的适用度分析以及我们自身存在的差距206

六、未来信息化趋势的探讨209

第四节 气象数据的“大数据应用”浅析213

一、大数据的现实及气象数据的特征分析214

二、大数据理论的适用性分析221

三、气象数据的“大数据应用”价值辨析227

第五节 气象信息化进程中云计算的意义233

一、云计算与信息化进程233

二、气象云的作用236

三、云效应波及的几个关键点239

四、建云后续的几个重要工作242

五、云计算是必由之路248

第六节 再析气象大数据及其应用250

一、如何看待大数据250

二、气象大数据辨析256

三、开展气象大数据工作的前提条件264

四、气象大数据中心建设问题267

五、稳步推进气象大数据战略271

第七节 构建完备的气象数据管理体系273

一、气象数据管理体系的内涵274

二、几个重要数据管理活动的解释和分析275

三、架构的重要意义290

四、构建完备的气象数据管理体系295

第四章 智慧气象和“气象云”299

第一节 “智慧气象”的背景和基础301

一、目前信息化呈现的新态势301

二、信息化新态势的影响分析306

三、“智慧气象”的基础315

四、三个关键点318

第二节 “智慧气象”及相关问题321

一、智慧气象的几个特征322

二、气象云及相关问题328

三、两个值得关注的非技术性问题332

第三节 试析“气象云中心”未来的形态和分布336

一、云中心的基本规律和具体应用336

二、气象云中心未来的结构布局338

三、专有云形态和相关分析340

四、气象云中心的形态分析343

第四节 始终保持最佳状态347

一、“智慧”的本源及“智慧气象”的实质347

二、使综合状态达到最佳水平350

三、营造百花齐放的气象服务生态环境353

第五节 气象业务信息化发展对策和建议356

一、气象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356

二、深入推进气象业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359

三、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361

第五章 梳理既往,推测未来363

第一节 新常态下的气象现代化和信息化365

一、当前信息化进程的主要特征365

二、气象信息化当前的主要工作368

三、新技术应用思考372

第二节 当前气象信息化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377

一、信息化必须遵从气象事业发展总体战略377

二、信息化顶层设计至关重要378

三、气象信息化应当推动创新发展380

四、应当拥有一支稳定的气象信息化技术团队384

第三节 当前气象信息化所处阶段的特征及主要内涵386

一、气象信息化的定义和要素387

二、发展态势的阶段性划分389

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91

四、当前气象信息化的主要内涵394

第四节 理性看待“互联网+”和气象信息化398

一、“互联网+”的作用398

二、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400

三、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呼唤工匠精神402

第五节 未来技术与气象信息化405

一、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406

二、量子计算机416

三、虚拟/增强现实(VR/AR)422

四、其他424

五、未来技术背景下的气象信息化428

后记4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