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设计手册 第6版 第3卷 机械零部件设计 轴系 支承与其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械设计手册 第6版 第3卷 机械零部件设计 轴系 支承与其他](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569185.jpg)
- 闻邦椿主编;张义民,陈良玉,孙志礼等副主编;孙志礼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58343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563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设计手册 第6版 第3卷 机械零部件设计 轴系 支承与其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2篇轴3
第1章 概述3
1轴的分类3
2轴的设计特点和步骤3
3轴的常用材料3
第2章 轴的结构设计6
1轴上零件的布置6
2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7
2.1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与固定7
2.2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与固定9
3提高轴疲劳强度的结构措施10
4轴伸和轴颈的结构尺寸11
4.1圆柱形轴伸结构尺寸11
4.2圆锥形轴伸结构尺寸12
4.3滑动轴承的轴颈和轴端润滑油孔15
4.4旋转电动机轴伸的结构尺寸16
5轴的结构工艺性18
6轴的零件工作图19
第3章 轴的强度计算22
1按转矩估算轴径22
2按当量弯矩近似计算轴的强度22
3轴安全系数的精确校核计算24
3.1轴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24
3.2轴的静强度安全系数校核27
4轴的强度计算实例32
第4章 轴的刚度校核36
1轴的弯曲刚度校核36
1.1能量法36
1.2当量直径法38
2轴的扭转刚度校核39
3轴的刚度计算实例40
第5章 轴的临界转速43
1不带圆盘的均质轴的临界转速43
2带圆盘的轴的临界转速44
3光轴的一阶临界转速计算44
4轴的临界转速计算示例46
第6章 钢丝软轴48
1软轴的结构型式和规格48
1.1钢丝软轴的结构与规格49
1.2软管的结构与规格49
1.3软轴的接头及连接51
1.4软管的接头及连接51
1.5防逆转装置52
2软轴的选择和使用53
2.1软轴的选择53
2.2软轴使用时的注意事项53
第7章 低速曲轴54
1曲轴的结构设计54
1.1曲轴的设计要求54
1.2曲轴的结构54
1.3提高曲轴强度的工艺措施56
2曲轴的受力分析与计算56
2.1曲轴的受力分析56
2.2曲轴应力集中系数的计算57
2.3曲轴的强度计算58
2.3.1曲轴的静强度计算58
2.3.2曲轴的疲劳强度计算59
参考文献60
第13篇 滑动轴承61
第1章 概述63
1滑动轴承的类型63
1.1滑动轴承的分类63
1.2各类轴承的性能比较63
1.3滑动轴承类型的选择64
2滑动轴承的基本形式65
2.1径向滑动轴承的基本形式65
2.2止推滑动轴承的基本形式65
2.3径向止推滑动轴承的主要形式66
3常用轴瓦材料及其性能66
3.1轴瓦材料应具备的性能66
3.2轴瓦材料的分类67
3.3常用轴瓦材料67
3.3.1金属轴瓦材料67
3.3.2含油轴承轴瓦材料69
3.3.3非金属轴瓦材料69
3.4各种轴瓦材料的性能比较71
3.5轴瓦表面涂层及其材料72
3.6对轴颈表面硬度的要求72
4滑动轴承的润滑72
4.1润滑剂的选择72
4.2润滑油黏度的选择72
4.3润滑脂的选择73
4.4滑动轴承的润滑方法73
4.4.1用油润滑的润滑方法73
4.4.2用脂润滑的润滑方法73
4.4.3用固体润滑剂的润滑方法(成膜方法)73
5滑动轴承的结构要素74
5.1油槽74
5.1.1一般滑动轴承油槽的布置形式74
5.1.2润滑槽的形式74
5.2轴套与轴瓦的固定75
5.2.1轴套的固定75
5.2.2薄壁轴瓦的固定75
6滑动轴承的速度与载荷76
6.1径向轴承76
6.1.1速度76
6.1.2载荷76
6.2止推轴承76
6.2.1速度76
6.2.2载荷77
6.3径向止推轴承77
7滑动轴承设计资料77
第2章 无润滑滑动轴承78
1无润滑滑动轴承的结构和材料78
1.1轴瓦材料78
1.1.1陶瓷78
1.1.2炭石墨78
1.1.3聚合物78
1.2轴瓦结构80
1.3轴瓦安装80
2参数的选择81
2.1宽径比B与直径比D81
2.1.1宽径比B81
2.1.2直径比D81
2.2轴承间隙81
2.2.1聚合物轴承的间隙81
2.2.2炭石墨轴承的间隙81
2.3轴瓦壁厚82
2.4轴颈表面粗糙度82
3性能计算82
3.1磨损量计算82
3.2 p-v曲线82
第3章 固体润滑滑动轴承84
1覆膜轴承84
1.1 SF-1轴承84
1.2聚四氟乙烯覆膜轴承84
2烧结轴承85
3浸渍复合轴承85
4镶嵌轴承86
4.1镶嵌轴套86
4.2镶嵌轴瓦87
第4章 含油轴承88
1粉末冶金含油轴承88
1.1参数选择88
2润滑与润滑油89
1.3许用载荷90
1.4标准烧结轴套90
2铸铜合金含油轴承91
3成长铸铁含油轴承91
4聚合物含油轴承92
4.1聚合物含油轴承的特性92
4.2酚醛含油轴承93
5青铜石墨含油轴承93
第5章 普通滑动轴承95
1轴承的性能95
2主要参数选取95
2.1轴承相对间隙95
2.2表面粗糙度95
2.3轴瓦宽度95
3适宜的工况参数95
4润滑剂及其黏度的选择96
5标准轴套与轴瓦96
5.1铜合金轴套96
5.2卷制轴套98
5.2.1卷制轴套的形式与尺寸98
5.2.2卷制轴套用润滑孔、润滑槽和油穴100
5.2.3标记101
5.3轴瓦101
5.3.1无法兰薄壁轴瓦101
5.3.2有法兰薄壁轴瓦102
5.4热固性塑料轴套103
5.5止推轴瓦104
5.5.1止推垫圈104
5.5.2热固性塑料止推轴承105
第6章 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107
1压力供油径向圆形轴承107
1.1供油装置107
1.2稳态条件下的性能计算108
1.2.1承载能力108
1.2.2流量109
1.2.3摩擦功耗112
1.2.4润滑油温度113
1.2.5偏位角114
1.3动态特性114
1.4参数选择116
1.5制造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确定117
1.6计算示例117
2多楔径向轴承120
2.1几何参数120
2.2参数选择121
2.3多楔径向轴承的性能计算121
2.3.1迭代法121
2.3.2近似算法121
2.4椭圆轴承的性能计算123
2.4.1稳态性能计算124
2.4.2稳定性计算125
3可倾瓦径向轴承127
3.1半径间隙127
3.2油膜厚度128
3.3支承点位置128
3.4几何尺寸128
3.5性能计算128
第7章 液体动压止推滑动轴承131
1润滑方式与润滑油温度131
2参数选择131
3平面瓦止推轴承132
4斜-平面瓦止推轴承132
4.1几何尺寸选取132
4.2性能计算133
5阶梯面瓦止推轴承136
6可倾瓦止推轴承136
6.1瓦块尺寸的选取137
6.2性能计算137
第8章 液体静压轴承140
1设计基础140
1.1润滑系统140
1.2节流器及其流量140
1.3油垫结构及其流量142
1.4油垫的性能计算143
1.4.1承载能力143
1.4.2油膜刚度143
1.4.3功耗144
1.4.4温升144
1.5参数选择144
2止推轴承145
2.1单向止推轴承145
2.2双向止推轴承149
3径向轴承152
3.1参数选取152
3.2层流判据152
3.3垫式径向轴承153
3.3.1设计状态下的性能153
3.3.2性能计算153
3.4腔式径向轴承153
3.4.1参数选取155
3.4.2承载能力155
3.4.3刚度156
3.4.4流量156
3.4.5计算值的修正156
4径向止推轴承157
4.1 H形轴承157
4.1.1性能计算157
4.1.2参数选取159
4.2锥形轴承160
4.2.1参数选取160
4.2.2性能计算160
4.3球形轴承161
5动静压混合轴承164
5.1静压升举轴承164
5.2小油腔腔式动静压径向轴承164
5.3无腔动静压径向轴承166
5.3.1纯静压承载能力167
5.3.2动静压混合承载能力167
5.3.3参数选择167
5.4阶梯腔动静压径向轴承167
第9章 气体润滑轴承171
1气体静压轴承171
1.1常用节流器形式171
1.2气体静压径向轴承171
1.2.1孔式节流型径向轴承171
1.2.2缝式节流型径向轴承174
1.3气体静压止推轴承176
1.3.1孔式节流型止推轴承176
1.3.2缝式节流型止推轴承177
1.3.3径向排气型止推轴承180
1.3.4双向止推轴承180
1.4气体静压轴承的稳定性180
2气体动压轴承181
2.1气体动压径向轴承181
2.1.1螺旋槽型径向轴承181
2.1.2可倾瓦径向轴承的设计181
2.2气体动压止推轴承183
3气体动静压混合轴承185
3.1表面节流型轴承185
3.2孔-腔二次节流型径向轴承186
4气体轴承材料与精度186
4.1气体轴承材料186
4.2气体轴承的精度187
第10章 其他轴承188
1箔轴承188
1.1拉伸型箔轴承188
1.2弯曲型箔轴承189
1.2.1径向波箔轴承190
1.2.2止推波箔轴承191
1.3悬臂型箔轴承193
2静电轴承194
2.1无源型静电轴承195
2.1.1静电平面止推轴承195
2.1.2圆柱和圆锥形静电轴承196
2.1.3球形静电轴承197
2.2有源型静电轴承197
2.3静电轴承的设计步骤198
3磁力轴承199
3.1分类与应用199
3.2无源型磁力轴承201
3.2.1永磁式磁力轴承201
3.2.2激励式磁力轴承202
3.3有源型磁力轴承205
3.4磁力轴承材料207
4宝石轴承208
4.1结构209
4.2设计与计算210
4.3尺寸规格211
第11章 滑动轴承的支承结构215
1轴的支承方式215
1.1两支点每个单轴向限位结构215
1.2一支点轴向固定、一支点游动结构216
1.3两支点游动结构216
2轴承间隙的调整217
2.1径向间隙的调整217
2.2轴向间隙的调整217
第12章 滑动轴承座218
1整体有衬正滑动轴承座218
2对开式二螺柱正滑动轴承座218
3对开式四螺柱正滑动轴承座219
4对开式四螺柱斜滑动轴承座219
参考文献221
第14篇 滚动轴承223
第1章 滚动轴承的分类、结构与代号225
1通用轴承的分类、结构与代号225
1.1通用轴承的分类225
1.2通用轴承的代号与结构226
1.2.1基本代号的组成226
1.2.2基本结构与基本代号227
1.2.3前置代号与后置代号233
1.2.4通用轴承代号汇总239
1.2.5轴承代号的编排规则241
1.2.6非标准轴承的代号241
1.3带座外球面球轴承的分类、结构与代号243
1.3.1带座外球面球轴承的分类243
1.3.2带座外球面球轴承的代号243
1.3.3带座外球面球轴承的结构244
1.4组合轴承的分类、结构与代号248
1.4.1滚针和角接触球组合轴承248
1.4.2滚针和推力球组合轴承248
1.4.3滚针和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248
1.4.4滚针和双向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249
2专用轴承的分类、结构与代号249
2.1机床轴承249
2.2汽车轴承250
2.3磁电动机轴承253
2.4内燃机水泵轴承253
2.5铁路轴承254
2.6轧机轴承254
2.7回转支承255
3关节轴承的分类、结构与代号256
3.1关节轴承的分类256
3.2关节轴承代号257
3.3关节轴承的结构257
4直线运动滚动支承的分类、结构与代号260
4.1直线运动滚动支承的分类260
4.2直线运动滚动支承代号260
4.3直线运动滚动支承的结构262
第2章 滚动轴承的特性与选用264
1常用滚动轴承的特性264
2滚动轴承的选用277
2.1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277
2.1.1有效空间277
2.1.2承载能力277
2.1.3速度特性278
2.1.4摩擦特性279
2.1.5调心性279
2.1.6运转精度279
2.1.7振动噪声特性280
2.1.8工作性能比较280
2.2滚动轴承的尺寸选择281
2.2.1按额定动载荷选择轴承尺寸281
2.2.2按额定静载荷选择轴承尺寸282
2.3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选择282
2.4滚动轴承的游隙选择282
第3章 滚动轴承计算290
1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290
2通用轴承计算290
2.1基本额定寿命290
2.2基本额定载荷290
2.2.1基本额定动载荷290
2.2.2基本额定静载荷292
2.3当量载荷293
2.3.1当量动载荷293
2.3.2当量静载荷295
2.3.3角接触轴承的载荷计算296
2.3.4静不定支承的载荷计算297
2.4通用轴承的寿命计算297
2.4.1额定寿命计算297
2.4.2修正额定寿命计算298
2.5通用轴承的额定静载荷校核计算298
3关节轴承计算299
3.1关节轴承的符号及含义299
3.2关节轴承的额定载荷299
3.3关节轴承的寿命计算300
3.3.1初润滑寿命计算300
3.3.2重润滑寿命计算300
3.3.3分段载荷下的寿命计算300
3.4关节轴承的工作能力计算300
4直线运动滚动支承计算301
4.1直线运动系统的载荷301
4.2直线运动滚动支承的承载能力304
4.2.1当量载荷计算304
4.2.2寿命计算304
4.2.3静载荷计算305
第4章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306
1轴承配置306
1.1背对背排列306
1.2面对面排列306
1.3串联排列306
2支承结构的基本形式306
2.1两端固定支承306
2.2固定-游动支承307
2.3两端游动支承307
3轴向紧固309
3.1轴向定位309
3.2轴向固定310
3.3轴向紧固装置310
4滚动轴承的配合312
4.1轴孔公差带及其与轴承的配合312
4.2轴承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312
4.2.1配合种类的选择312
4.2.2公差等级的选择312
4.2.3公差带的选择313
4.2.4外壳结构型式的选择314
4.3配合面的几何公差314
4.4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度315
5轴承的预紧316
5.1定位预紧316
5.2定压预紧316
5.3径向预紧317
6轴承的密封317
6.1非接触式密封317
6.2接触式密封318
7轴承的润滑319
7.1润滑的作用319
7.2润滑剂的选择319
7.3润滑剂的种类320
7.3.1润滑脂320
7.3.2润滑油320
8轴承的安装与拆卸320
8.1圆柱孔轴承的安装320
8.2圆锥孔轴承的安装320
8.3角接触轴承的安装321
8.4推力轴承的安装321
8.5滚动轴承的拆卸321
8.5.1不可分离型轴承的拆卸321
8.5.2分离型轴承的拆卸321
9滚动轴承组合典型结构321
第5章 滚动轴承支承设计实例325
1立柱式旋臂起重机支承设计325
1.1轴承组合设计325
1.2寿命计算325
1.3配合与安装326
1.4润滑与密封326
2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支承设计326
2.1轴承组合设计326
2.2寿命计算326
2.3配合与安装327
2.4润滑与密封328
第6章 常用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与数据329
1深沟球轴承329
2调心球轴承348
3角接触球轴承357
4圆柱滚子轴承369
5调心滚子轴承388
6圆锥滚子轴承402
7推力球轴承419
8推力滚子轴承423
9滚针轴承427
10滚轮轴承443
11带座外球面球轴承447
12滚动轴承附件及滚动轴承座475
12.1滚动轴承附件475
12.1.1紧定套475
12.1.2紧定衬套480
12.1.3退卸衬套485
12.1.4锁紧螺母492
12.1.5锁紧垫圈494
12.1.6锁紧卡496
12.1.7止推环497
12.2滚动轴承座498
12.2.1二螺柱滚动轴承座498
12.2.2四螺柱滚动轴承座502
13回转支承503
13.1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承(01系列)503
13.2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13系列)506
14关节轴承508
14.1向心关节轴承508
14.2角接触关节轴承512
14.3推力关节轴承513
14.4杆端关节轴承513
14.5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516
14.6自润滑球头杆端关节轴承518
14.7关节轴承的安装尺寸520
15 直线运动滚动支承522
15.1直线运动球轴承522
15.2直线运动滚子轴承523
15.3滚动直线导轨副525
15.4滚动花键副527
15.5滚动直线导轨副529
15.6滚动直线导轨副安装连接尺寸533
15.7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精度533
附录535
A国外著名轴承公司通用轴承代号535
A.1 FAG(德国FAG公司)535
A.2 NSK(日本精工株式会社)536
A.3 SKF(瑞典斯凯孚公司)537
A.4 SNFA(法国森法公司)538
A.5 TIMKEN(美国铁姆肯公司)圆锥滚子轴承代号538
A.5.1分类明细表538
A.5.2新国际标准(ISO) 355米制轴承代号538
A.5.3 AFBMA寸制轴承代号539
A.5.4后缀代号539
B国内外通用轴承代号对照540
B.1国内外轴承公差等级对照540
B.2国内外轴承游隙对照540
C国内外钢球公差等级对照541
D国内外常用轴承钢材牌号对照542
E国内外常用轴承油品牌号对照543
F各国滚动轴承代号对照545
参考文献554
第15篇 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555
第1章 联 轴器556
1常用联轴器的类型、性能、特点及应用556
2联轴器的选择560
2.1联轴器类型的选择560
2.2联轴器的型号选择560
3联轴器的轴孔形式与键槽形式及尺寸562
3.1联轴器的轴孔形式及其代号562
3.2联轴器轴孔的键槽形式及其代号562
3.3联轴器的轴孔与轴伸的配合564
3.4联轴器轴孔和键槽的标记565
4固定式刚性联轴器565
4.1套筒联轴器565
4.1.1非花键套筒联轴器565
4.1.2花键套筒联轴器566
4.2凸缘联轴器567
4.3夹壳联轴器569
4.4紧箍夹壳联轴器570
5可移式刚性联轴器570
5.1滑块联轴器570
5.2齿式联轴器572
5.2.1 GⅠCL、 GⅠCLZ型鼓形齿式联轴器572
5.2.2 GⅡCL、 GⅡCLZ型鼓形齿式联轴器577
5.2.3 TGL鼓形齿式联轴器581
5.2.4 GCLD型鼓形齿式联轴器582
5.3滚子链联轴器584
6万向联轴器585
6.1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585
6.1.1 WS型和WSD型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585
6.1.2 SWC型整体叉头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587
6.1.3 SWP型和SWP型(G型)剖分轴承座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591
6.2球铰式万向联轴器595
6.3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597
7弹性联轴器600
7.1弹性阻尼簧片联轴器600
7.2蛇形弹簧联轴器606
7.2.1 JS型罩壳径向安装型(基本型)联轴器606
7.2.2 JSB型罩壳径向安装型联轴器607
7.2.3 JSS型双法兰连接型联轴器608
7.2.4 JSD型单法兰连接型联轴器610
7.2.5 JSJ型接中间轴型联轴器611
7.2.6 JSG型高速型联轴器613
7.2.7 JSZ型带制动轮型联轴器614
7.2.8 JSP型带制动盘型联轴器615
7.2.9 JSA型安全型联轴器616
7.3膜片联轴器616
7.3.1 JMⅠ型、JMⅠJ型膜片联轴器616
7.3.2 JMⅡ型、JMⅡJ型膜片联轴器619
7.4挠性杆联轴器624
7.4.1挠性杆联轴器的结构624
7.4.2挠性杆联轴器的计算624
7.4.3挠性杆联轴器的形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624
7.5小型弹性联轴器628
7.5.1弹性管联轴器628
7.5.2波纹管联轴器629
7.5.3薄膜联轴器629
7.6弹性环联轴器630
7.7轮胎式联轴器633
7.8鞍形块弹性联轴器634
7.9弹性套柱销联轴器636
7.9.1 LT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637
7.9.2 LTZ型带制动轮弹性套柱销联轴器638
7.10芯型联轴器639
7.11弹性柱销联轴器641
7.11.1 LX型弹性柱销联轴器641
7.11.2 LXZ型带制动轮弹性柱销联轴器642
7.12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644
7.12.1 LZ型、LZD型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644
7.12.2 LZJ型接中间轴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646
7.12.3 LZZ型带制动轮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649
7.13梅花形弹性联轴器650
7.13.1 LM型、LM D型和LMS型梅花形弹性联轴器650
7.13.2 LMZ- Ⅰ型、LMZ- Ⅱ型梅花形弹性联轴器652
7.14径向弹性柱销联轴器654
7.15 多角形橡胶联轴器655
7.16 H形弹性块联轴器657
7.17弹性块联轴器659
第2章 离 合器661
1常用离合器的类型、性能、特点与应用661
2 离合器的选用与计算664
2.1离合器的结构型式与结构选择664
2.2离合器的选用计算665
3 嵌合式离合器665
3.1牙嵌离合器665
3.1.1牙嵌离合器的嵌合元件665
3.1.2牙嵌离合器的材料与许用应力667
3.1.3牙嵌离合器的计算668
3.1.4牙嵌离合器的尺寸标注示例669
3.1.5牙嵌离合器的结构尺寸670
3.2齿形离合器673
3.2.1齿形离合器的计算673
3.2.2齿形离合器的防脱与接合的结构设计673
3.3转键离合器674
3.3.1工作原理674
3.3.2转键离合器的计算675
4摩擦式离合器675
4.1摩擦式离合器的相关问题675
4.1.1摩擦式离合器的结构型式、特点及应用675
4.1.2摩擦元件的材料、性能及适用范围675
4.1.3摩擦片的形式与特点675
4.1.4摩擦式离合器的计算680
4.1.5摩擦式离合器的摩擦功和发热量计算683
4.1.6摩擦式离合器的磨损和寿命684
4.1.7摩擦式离合器的润滑和冷却684
4.2片式离合器685
4.2.1干式多片离合器685
4.2.2径向杠杆式多片离合器685
4.2.3带辊子接合机构的双片离合器686
4.2.4带滚动轴承的多片离合器687
4.3摩擦块离合器688
4.4圆锥离合器689
4.5涨圈离合器690
4.5.1涨圈离合器的结构690
4.5.2涨圈离合器的计算690
4.6扭簧离合器690
4.6.1扭簧离合器的结构690
4.6.2扭簧离合器的计算691
4.7机械离合器的接合机构691
4.7.1对接合机构的要求691
4.7.2接合机构的工作过程692
5电磁离合器693
5.1概述693
5.1.1电磁离合器的动作过程695
5.1.2电磁离合器的选用计算696
5.2牙嵌电磁离合器697
5.2.1 DLYO系列牙嵌电磁离合器697
5.2.2 DLY5系列牙嵌电磁离合器698
5.2.3 DLY9系列牙嵌电磁离合器699
5.2.4 DLY6系列牙嵌电磁离合器700
5.3片式电磁离合器701
5.3.1 DLD1系列干式单片电磁离合器701
5.3.2 DLMO系列有滑环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702
5.3.3 DLM5系列有滑环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702
5.3.4 DLM 10系列有滑环湿(干)式多片电磁离合器704
5.3.5 DLM2系列有滑环干式多片电磁离合器705
5.3.6 DLM2B型电磁离合器706
5.3.7 DLM3系列无滑环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707
5.3.8 DLM9系列无滑环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708
5.3.9 DLK 1系列无滑环干式多片电磁离合器709
6磁粉离合器710
6.1磁粉离合器的原理及特性710
6.1.1磁粉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710
6.1.2磁粉离合器的工作特性及特点710
6.2磁粉离合器的选用计算711
6.3磁粉离合器的基本性能参数712
6.4磁粉离合器的连接、支承、安装和尺寸713
6.5磁粉离合器分类代号713
6.5.1轴输入、轴输出,单侧或双侧止口支承式、机座支承式、直角板支承式磁粉离合器713
6.5.2法兰盘输入、空心轴输出,空心轴(或单止口)支承式磁粉离合器714
6.5.3法兰盘输入、单侧或双侧轴输出,单面止口支承式磁粉离合器715
6.5.4齿轮(链轮、带轮)输入、轴输出,单面止口支承式磁粉离合器715
7离心离合器716
7.1离心离合器的特点、结构型式与应用716
7.2离心离合器的计算717
7.3闸块离合器719
7.3.1带螺旋压缩弹簧闸块离心离合器719
7.3.2带片弹簧闸块离心离合器720
7.3.3 AMN内张摩擦式安全联轴器(离合器)720
7.4钢球离合器723
7.4.1 AQ型、AQZ型钢球式离心离合器(节能安全联轴器)723
7.4.2 AQD型钢球式离心离合器(节能安全联轴器)725
7.4.3 AS型钢砂式离心离合器(联轴器)726
7.4.4 ASD型钢砂式离心离合器(联轴器)727
8超越离合器728
8.1概述728
8.1.1常用超越离合器的类型和性能比较728
8.1.2超越离合器的计算729
8.2滚柱离合器731
8.2.1 CYO系列滚柱式超越离合器732
8.2.2 CY1系列滚柱式超越离合器732
8.2.3 CY1B系列滚柱式超越离合器733
8.2.4 CY2系列滚柱式超越离合器734
8.3楔块离合器734
8.3.1 CKA系列单向楔块式超越离合器734
8.3.2 CKB系列无内环单向楔块式超越离合器735
8.3.3 CKF系列单向楔块式超越离合器736
8.3.4 CKZ系列(带轴承型)单向楔块式超越离合器738
8.3.5 CKS系列双向楔块式超越离合器739
9安全离合器739
9.1概述739
9.1.1安全离合器的性能比较739
9.1.2安全离合器的计算740
9.2销式安全离合器742
9.3牙嵌安全离合器742
9.4钢球安全离合器744
9.5片式安全离合器745
9.5.1干式离合器745
9.5.2液压安全联轴器(离合器)747
10气压离合器和液压离合器751
10.1气压离合器751
10.1.1气压离合器的特点、结构型式与应用751
10.1.2气压离合器的计算751
10.1.3活塞缸气压离合器752
10.1.4隔膜气压离合器754
10.1.5气胎离合器755
10.2液压离合器757
10.2.1液压离合器的计算757
10.2.2活塞缸式液压牙嵌离合器758
10.2.3活塞缸式液压离合器759
第3章 制 动器760
1制动器的功能、分类、特点与应用760
2制动器的选择与设计760
2.1制动器的类型选择760
2.2制动器的设计761
2.3计算制动转矩的确定761
2.4制动器的发热验算763
2.5摩擦材料764
2.5.1对摩擦材料的基本要求764
2.5.2摩擦材料的种类765
2.5.3摩擦副计算用数据766
3外抱式制动器767
3.1结构型式767
3.2外抱式制动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769
3.3设计计算769
3.4外抱式制动器的性能参数及主要尺寸773
4内张式制动器780
4.1种类与结构型式780
4.2设计的一般原则782
4.3各类内张双蹄式制动器的比较784
4.4制动器的设计785
4.4.1内张双蹄式制动器主要参数选择785
4.4.2内张双蹄式制动器制动转矩计算785
4.4.3软管多蹄式制动器制动转矩的计算787
4.4.4摩擦衬片(衬块)磨损特性的计算787
4.4.5计算实例787
5带式制动器788
5.1普通型带式制动器788
5.1.1结构型式788
5.1.2设计计算788
5.2短行程带式制动器791
5.2.1结构型式791
5.2.2设计计算791
6盘式制动器792
6.1结构型式792
6.1.1钳盘式制动器792
6.1.2全盘式制动器797
6.1.3锥盘式制动器797
6.1.4载荷自制盘式制动器797
6.2设计计算803
7其他制动器和辅助装置804
7.1磁粉制动器804
7.1.1结构与工作原理804
7.1.2分类、代号及标记方法804
7.1.3主要性能术语804
7.1.4基本性能参数与主要尺寸805
7.2电磁涡流制动器806
7.3摩擦块磨损间隙的自动补偿装置807
7.3.1密封圈式807
7.3.2机械卡环式808
7.3.3机械可变铰点式808
7.3.4机械进给式808
8制动器的驱动装置809
8.1制动电磁铁809
8.2电磁液压推动器809
8.3电力液压推动器810
8.3.1结构型式810
8.3.2性能参数和尺寸811
8.4离心推动器812
8.5滚动螺旋推动器812
8.6气力驱动装置813
8.7人力操纵机构813
8.7.1杠杆系操纵机构813
8.7.2静液操纵机构813
8.7.3综合操纵机构814
9停止器814
9.1棘轮式停止器814
9.1.1棘轮齿的强度计算815
9.1.2棘爪的强度计算816
9.1.3棘爪轴的强度计算816
9.1.4棘轮齿形与棘爪端的外形尺寸及画法816
9.2滚柱式停止器817
9.2.1结构与工作特点817
9.2.2设计计算817
9.3带式停止器818
参考文献820
第16篇 弹簧823
第1章 弹簧的基本特性、类型及应用825
1弹簧的基本特性825
1.1刚度和特性线825
1.2变形能825
1.3自振频率826
1.4强迫振动时振幅826
2弹簧的类型、性能及应用827
第2章 圆柱螺旋弹簧832
1圆柱螺旋弹簧的结构型式、代号及参数系列832
2弹簧材料、载荷类型及许用应力834
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840
3.1弹簧结构和载荷-变形图840
3.2设计计算与参数选择841
3.3弹簧强度校核、稳定性校核与共振验算855
3.4组合弹簧的设计计算856
3.5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压力调整结构856
3.6设计计算示例857
4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设计859
4.1弹簧结构和载荷-变形图859
4.2设计计算与参数选择859
4.3弹簧强度校核867
4.3.1疲劳强度校核867
4.3.2钩环强度校核867
4.4圆柱螺旋拉伸弹簧拉力调整结构867
4.5设计计算示例868
5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设计869
5.1弹簧结构和载荷-变形图869
5.2圆柱螺旋扭转弹簧基本计算公式869
5.3弹簧疲劳强度校核870
5.4设计计算示例871
6圆柱螺旋弹簧技术要求873
6.1弹簧特性和尺寸的极限偏差873
6.2弹簧的热处理和其他技术要求876
7矩形截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876
7.1矩形截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计算公式876
7.2矩形截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有关参数的选择878
第3章 多股螺旋弹簧879
1多股螺旋弹簧的类型、结构及特性879
2多股螺旋弹簧的材料及许用应力879
3多股螺旋弹簧的设计计算880
4多股螺旋弹簧的技术要求880
第4章 非线性特性螺旋弹簧884
1圆锥螺旋压缩弹簧884
1.1圆锥螺旋压缩弹簧的结构及特性线884
1.2圆锥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884
2截锥涡卷螺旋弹簧886
2.1截锥涡卷螺旋弹簧的特性线886
2.2截锥涡卷螺旋弹簧的材料及许用应力886
2.3设计计算886
第5章 碟形弹簧888
1碟形弹簧的结构和尺寸系列888
2碟形弹簧的设计计算892
2.1单片碟形弹簧的设计计算892
2.2组合碟形弹簧的设计计算894
3碟形弹簧的许用应力和疲劳极限894
4碟形弹簧的技术要求895
5设计计算示例896
6碟形弹簧工作图898
7膜片碟簧898
7.1膜片碟簧的特点及用途898
7.2膜片碟簧的设计计算899
第6章 开槽碟形弹簧901
1开槽碟形弹簧的特性曲线901
2开槽碟形弹簧设计参数的选择901
3开槽碟形弹簧的设计计算902
3.1计算载荷902
3.2变形量902
3.3计算应力902
3.4特性曲线902
4设计计算示例902
第7章 环形弹簧904
1环形弹簧的结构、特点和应用904
2环形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904
3环形弹簧的设计计算904
3.1设计参数选择904
3.2基本计算公式905
4环形弹簧的技术要求906
第8章 板 弹簧907
1板弹簧的类型与结构907
1.1板弹簧的类型907
1.2板弹簧的结构908
1.2.1弹簧钢板的截面形状908
1.2.2主板端部结构908
1.2.3副板端部结构909
1.2.4板弹簧固定结构909
2板弹簧的材料及许用应力910
2.1板弹簧的材料910
2.2板弹簧的许用应力910
3板弹簧的设计计算911
3.1单板弹簧的设计计算911
3.2多板弹簧的设计计算911
3.2.1多板弹簧主要形状尺寸参数的选择911
3.2.2多板弹簧的展开计算法913
3.2.3多板弹簧的共同曲率计算法915
3.3变刚度和变截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915
3.3.1变刚度板弹簧的设计计算915
3.3.2变截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915
4板弹簧的技术要求917
第9章 片弹簧和线弹簧919
1片弹簧919
1.1片弹簧的结构和特点919
1.2片弹簧的应力集中919
1.3片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920
1.4片弹簧的设计计算920
1.5片弹簧技术要求924
1.6设计计算示例924
2线弹簧925
2.1线弹簧的基本计算公式925
2.2设计计算示例926
第10章 平面涡卷弹簧927
1平面涡卷弹簧的特点和类型927
2平面涡卷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927
3平面涡卷弹簧的设计计算927
3.1非接触型平面涡卷弹簧的设计计算927
3.2接触型平面涡卷弹簧的设计计算928
3.2.1结构和特性线928
3.2.2设计计算928
4平面涡卷弹簧的技术要求930
4.1材料尺寸系列930
4.2各尺寸与几何参数的允许偏差930
5设计计算示例930
第11章 扭杆弹簧932
1扭杆弹簧的结构和特点932
2扭杆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932
3扭杆弹簧的端部结构和有效工作长度933
3.1扭杆弹簧的端部结构933
3.2扭杆弹簧的有效工作长度933
4扭杆弹簧的设计计算934
4.1单根扭杆弹簧的设计计算934
4.2扭杆弹簧和转臂组合时的设计计算935
5扭杆弹簧的技术要求936
6设计计算示例936
第12章 橡胶弹簧938
1橡胶弹簧的特点、类型及结构938
1.1橡胶弹簧的特点和类型938
1.2橡胶弹簧的形状和结构938
2橡胶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938
2.1材料的选择938
2.2弹簧结构对疲劳寿命的影响939
2.3许用应力和许用应变939
3橡胶材料的静弹性特性939
4橡胶材料的动弹性特性940
5橡胶弹簧的设计计算940
5.1单块橡胶弹簧的设计计算940
5.2组合橡胶弹簧的设计计算946
5.3橡胶弹簧不同组合方式的刚度计算947
5.4橡胶弹簧的稳定性计算948
6设计计算示例948
7橡胶-金属螺旋复合弹簧设计计算949
7.1橡胶-金属螺旋复合弹簧的结构型式及代号949
7.2橡胶-金属螺旋复合弹簧的主要计算公式950
7.3橡胶-金属螺旋复合弹簧的选用950
7.4橡胶-金属螺旋复合弹簧的技术要求951
第13章 空气弹簧952
1空气弹簧的结构和特性952
2空气弹簧的刚度计算952
2.1空气弹簧的轴向刚度953
2.2空气弹簧的径向刚度954
3空气弹簧的强度计算955
第14章 弹簧的热处理和强化处理957
1弹簧的热处理957
1.1弹簧热处理的目的、要求和方法957
1.2弹簧的预备热处理957
1.3弹簧的去应力回火958
1.3.1常用弹簧钢材料的去应力回火958
1.3.2去应力回火温度对弹簧力学性能的影响958
3.3去应力回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拉伸弹簧初拉力的影响959
1.4弹簧的淬火和回火959
1.5弹簧的等温淬火960
1.6碳素弹簧钢的热处理960
1.7不锈钢的热处理961
1.7.1不锈钢热处理的方法与选择961
1.7.2奥氏体不锈弹簧钢稳定回火处理961
1.7.3马氏体不锈弹簧钢的热处理961
1.7.4沉淀硬化不锈弹簧钢的热处理961
1.8合金弹簧钢的热处理961
1.8.1硅锰弹簧钢的热处理962
1.8.2铬钒弹簧钢和铬锰弹簧钢的热处理962
1.8.3高强度弹簧钢的热处理963
1.8.4硅锰弹簧钢新钢种的热处理963
1.8.5耐热弹簧钢的热处理963
1.8.6高速弹簧钢的热处理963
1.9铜合金弹簧材料的热处理963
1.9.1锡青铜的热处理963
1.9.2铍铜的热处理963
1.9.3硅青铜的热处理964
1.9.4铝青铜的热处理964
1.10高温弹性合金和钛合金的热处理964
1.10.1高温弹性合金的热处理964
1.10.2钛合金的热处理965
2弹簧的强化处理966
2.1弹簧的立定处理966
2.2弹簧的强压处理967
2.3弹簧的喷丸处理967
参考文献969
第17篇 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971
第1章 起重机零部件973
1起重机分级973
1.1起重机整机的分级973
1.2机构的分级974
2钢丝绳975
2.1钢丝绳的术语和标记975
2.2钢丝绳的分类980
2.3钢丝绳选用计算983
2.4重要用途钢丝绳984
2.5一般用途钢丝绳997
2.6平衡用扁钢丝绳1014
2.7密封钢丝绳1014
2.8不锈钢丝绳1017
2.9电梯用钢丝绳1021
3绳具1026
3.1钢丝绳夹1026
3.2钢丝绳用楔形接头1027
3.3钢丝绳用普通套环1030
3.4钢丝绳用重型套环1031
3.5钢索套环1032
3.6纤维索套环1032
3.7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1033
3.8索具螺旋扣1034
3.8.1螺旋扣的分类、结构和尺寸1034
3.8.2产品标记1039
3.8.3材料和热处理1039
3.8.4力学性能1040
3.8.5强度1040
3.8.6加工质量1041
4卷筒1041
4.1卷筒的几何尺寸1041
4.2起重机卷筒1042
4.2.1卷筒的形式1042
4.2.2卷筒尺寸和卷筒绳槽1043
4.2.3焊接卷筒1045
4.2.4技术要求1047
4.3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固定1048
4.4钢丝绳用压板1049
4.5钢丝绳在卷筒上用压板固定的计算1050
4.6卷筒强度计算1050
5滑轮和滑轮组1051
5.1滑轮1051
5.1.1形式和基本参数1051
5.1.2滑轮直径选用系列与匹配1053
5.1.3起重机用轧制滑轮尺寸参数1054
5.1.4滑轮技术要求1056
5.1.5滑轮强度计算1057
5.2滑轮组1058
6起重链和链轮1058
6.1起重链的选择1059
6.2起重用短环链1059
6.3板式链及连接环1061
6.4焊接链轮1067
6.5板式链用槽轮1067
6.6焊接链的滑轮与卷筒1068
6.6.1焊接链的滑轮1068
6.6.2焊接链的卷筒1068
7吊钩1068
7.1吊钩的类型和标记1068
7.2吊钩的力学性能1068
7.3吊钩的起重量1069
7.4吊钩的材料1070
7.5吊钩的尺寸1070
7.6吊钩的应力计算1073
8车轮和轨道1076
8.1起重机车轮1076
8.2踏面形状和尺寸与钢轨的匹配1076
8.3技术要求1077
8.3.1材料的力学性能1077
8.3.2热处理1077
8.3.3精度1077
8.3.4成品车轮的表面质量1077
8.4车轮计算1077
8.4.1允许轮压的计算1077
8.4.2等效工作轮压计算1078
8.5轨道1079
9缓冲器1081
9.1弹簧缓冲器1081
9.2起重机橡胶缓冲器1083
10棘轮逆止器1085
10.1棘轮齿的强度计算1085
10.2棘爪的强度计算1086
10.3棘爪轴的强度计算1086
10.4棘轮齿形与棘爪端的外形尺寸及画法1086
第2章 运输机械零部件1087
1带式运输机零部件1087
1.1输送带1087
1.1.1钢丝绳芯输送带1087
1.1.2织物芯输送带1089
1.2滚筒1089
1.2.1滚筒的基本参数1089
1.2.2滚筒的技术规格及尺寸1089
1.3托辊1106
1.3.1托辊的基本参数1106
1.3.2托辊种类、技术规格及尺寸1107
1.4拉紧装置1113
1.5清扫器1116
1.6逆止器1117
1.6.1形式1117
1.6.2基本参数1117
1.6.3非接触式逆止器1118
1.6.4接触式逆止器1119
2输送链和链轮1119
2.1输送链、附件和链轮1119
2.1.1链条1119
2.1.2链轮1123
2.2输送用平顶链和链轮1124
2.2.1输送用平顶链1124
2.2.2输送用平顶链链轮1125
2.3带附件短节距精密滚子链1126
2.4双节距精密滚子输送链1131
2.4.1链条的结构名称和代号1131
2.4.2链轮1135
第3章 操作件1137
1手柄1137
2手轮1146
3把手1150
4操作件技术要求1154
4.1材料1154
4.2表面质量1154
4.3尺寸和几何公差1154
参考文献1156
第18篇 机架、箱体与导轨1157
第1章 机架设计概述1159
1机架设计一般要求1159
1.1定义及分类1159
1.2一般要求和设计步骤1159
1.2.1机架设计准则1159
1.2.2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1159
1.2.3设计步骤1159
2机架的常用材料及热处理1160
2.1机架常用材料1160
2.1.1金属铸造机架常用材料1160
2.1.2非金属机架常用材料1161
2.2机架的热处理及时效处理1162
2.2.1铸钢机架的热处理1162
2.2.2铸铁机架的时效处理1163
第2章 机架结构设计1165
1机架的截面形状、肋的布置及壁板上的孔1165
1.1机架的截面形状1165
1.2肋的布置1167
1.2.1肋的作用1167
1.2.2肋的合理布置1167
3机架壁板上的孔1174
2铸造机架1176
2.1壁厚及肋的尺寸1176
2.2铸造机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1177
3焊接机架1178
3.1焊接机架与铸造机架特点比较1178
3.2焊接件设计中一般应注意的问题1178
3.3机架的焊接结构1179
3.3.1焊接机架的结构型式1179
3.3.2金属切削机床中机架的焊接结构1179
3.3.3柴油机焊接机体1183
3.3.4曲柄压力机闭框式组合焊接机身1184
3.4机架的电渣焊结构1185
3.4.1电渣焊的接头形式1185
3.4.2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186
4机架的连接结构设计1188
5非金属机架1190
5.1混凝土机架1190
5.1.1金属切削机床混凝土床身1190
5.1.2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液压机机架1191
5.2塑料壳体设计1192
5.2.1塑料壳体设计中的几个问题1192
5.2.2塑料壳体的结构设计1193
5.2.3塑料制品的精度1199
第3章 机架的设计与计算1201
1轧钢机机架的设计与计算1201
1.1初定基本尺寸并选择立柱、横梁的截面形状1201
1.2机架的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1201
2预应力钢丝缠绕机架的设计与计算1210
2.1机架的结构及缠绕方式1211
2.2半圆梁机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1213
2.3拱梁机架的强度计算1213
2.4机架的缠绕设计1220
3曲柄压力机闭式机身的计算1222
4开式曲柄压力机机身的设计与计算1226
5桥式起重机箱形双梁桥架的设计1229
6叉车门架的设计与计算1238
6.1门架的结构1238
6.2叉车门架的强度计算1240
第4章 箱体的结构设计与计算1244
1概述1244
1.1箱体的分类1244
1.2箱体的设计要求1244
2齿轮传动箱体的设计与计算1244
2.1概述1244
2.2焊接箱体设计1245
2.3齿轮箱体噪声分析与控制1247
2.4按刚度设计圆柱齿轮减速器箱座1249
2.5机床主轴箱的刚度计算1254
3压力铸造箱体的结构设计1257
3.1传动箱体的肋的设计1258
3.2箱体上的通孔及紧固孔的设计1259
3.3压铸孔最小孔径1261
3.4箱体壁厚1261
第5章 机架与箱体的现代设计方法1262
1概述1262
2机架和箱体的有限元分析1262
2.1轧机闭式机架的有限元分析1262
2.2主减速器壳体有限元分析1263
2.3多工况变速器箱体静动态特性有限元分析1264
3机架和箱体的优化设计1265
3.1轧机闭式机架的优化设计1265
3.2矿用减速器箱体的优化设计1267
3.3热压机机架结构的优化设计1269
3.4基于拓扑优化方法主减速器壳的轻量化1272
3.5多工况变速器箱体静动态联合拓扑优化1272
第6章 导轨1276
1概述1276
1.1导轨的类型及其特点1276
1.2导轨的设计要求1276
1.3导轨的设计程序及内容1277
1.4精密导轨的设计原则1277
2滑动导轨1277
2.1滑动导轨截面形状、特点及应用1277
2.1.1直线滑动导轨1277
2.1.2圆运动滑动导轨1279
2.2滑动导轨尺寸1279
2.2.1三角形导轨尺寸1279
2.2.2燕尾形导轨尺寸1279
2.2.3矩形导轨尺寸1279
2.2.4卧式车床导轨尺寸关系1279
2.3导轨间隙调整装置1282
2.3.1导轨间隙调整装置设计要求1282
2.3.2镶条、压板尺寸系列1282
2.3.3导轨的夹紧装置和卸荷装置1285
2.4导轨材料与热处理1286
2.4.1材料的要求和匹配1286
2.4.2材料及其热处理1286
2.5导轨的技术要求1287
2.5.1表面粗糙度1287
2.5.2几何精度1287
2.6滑动导轨压强的计算1287
2.6.1导轨的许用压强1287
2.6.2压强的分布与假设条件1287
2.6.3导轨的受力分析1289
2.6.4导轨压强的计算1290
3塑料导轨1291
3.1塑料导轨的特点1291
3.2塑料导轨的材料1291
3.3常见塑料导轨材料1292
3.4软带导轨技术条件1293
3.4.1软带导轨设计及材料要求1293
3.4.2黏结要求1293
3.4.3加工与装配要求1293
3.4.4检验要求1294
3.5环氧涂层材料技术通则1294
3.5.1摩擦磨损性能1294
3.5.2机械物理性能1294
3.6环氧涂层导轨通用技术条件1294
3.6.1环氧涂层滑动导轨的设计要求1294
3.6.2配对导轨的要求1294
3.6.3环氧涂层滑动导轨的要求1294
3.6.4环氧涂层滑动导轨与配套导轨的接触精度1294
4滚动导轨1295
4.1滚动导轨的特点、类型及应用1295
4.2滚动直线导轨副1296
4.2.1结构与特点1296
4.2.2额定寿命计算1297
4.2.3载荷计算1297
4.2.4摩擦力1298
4.2.5尺寸系列1298
4.2.6精度及预加载荷1300
4.2.7安装与使用1302
4.2.8设计和使用注意事项1306
4.3滚柱交叉导轨副1306
4.3.1结构与特点1306
4.3.2额定寿命1307
4.3.3载荷及滚子数量计算1307
4.3.4编号规则及尺寸系列1307
4.3.5精度1308
4.3.6安装与使用1309
4.4滚柱导轨块1309
4.4.1结构、特点及应用1309
4.4.2滚柱导轨块的代号编号规则1310
4.4.3滚柱导轨块的尺寸系列示例1311
4.4.4寿命计算1311
4.4.5安装方式和方法1311
4.4.6安装注意事项1313
4.5套筒型直线球轴承1313
4.5.1套筒型直线球轴承的外形尺寸和公差1313
4.5.2套筒型直线球轴承的技术要求1316
4.6滚动花键副1317
4.6.1结构、特点与应用1317
4.6.2编号规则1317
4.6.3精度及其精度检验1317
4.6.4寿命计算1319
4.6.5尺寸系列1320
4.7滚动轴承导轨1322
4.7.1滚动轴承导轨的主要特点1322
4.7.2滚动轴承导轨的结构1323
4.7.3轴承组的布置方案1323
4.7.4预加载荷和间隙的调整方法1324
4.7.5导轨面的要求1324
4.7.6导轨的计算1324
4.7.7应用示例1324
5液体静压导轨1325
5.1液体静压导轨的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1325
5.2静压导轨结构设计1325
5.2.1导轨面支承单元的主要形式1325
5.2.2静压导轨的基本结构型式1326
5.2.3静压导轨的技术要求1326
5.2.4静压导轨的节流器、润滑油及供油装置1327
5.2.5静压导轨的加工和调整1327
5.2.6静压导轨油腔结构设计1327
6压力机导轨设计特点1328
6.1导轨的形式和特点1328
6.2导轨尺寸和验算1329
6.2.1导轨长度1329
6.2.2导轨工作面宽度及其验算1329
6.3导轨材料1329
6.4导轨间隙的调整1330
7导轨的防护1330
7.1导轨防护装置的类型及特点1330
7.2导轨刮屑板1330
7.3刚性套伸缩式导轨防护罩1330
7.4柔性伸缩式导轨防护罩1331
参考文献1332
第19篇 润滑1333
第1章 润滑的作用及类型1335
1润滑的作用1335
2润滑的类型1335
第2章 润 滑油1337
1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1337
2润滑油的组成1341
2.1基础油1341
2.1.1矿物基础油1341
2.1.2天然气合成油(GTL)1341
2.2合成润滑油1341
2.3添加剂1342
2.3.1添加剂的类型1342
2.3.2常用添加剂1342
3润滑油的选用1344
3.1内燃机油1344
3.1.1内燃机油黏度牌号的选择1344
3.1.2柴油机油的选用1344
3.1.3汽油机油的选用1345
3.2齿轮油1368
3.2.1按油温、环境温度及齿轮负载的分类1368
3.2.2齿轮油应具备的主要性能1368
3.2.3工业齿轮油1369
3.2.4车辆齿轮油1374
3.3液压油1376
3.3.1液压油分类1376
3.3.2液压油的选用1376
3.4压缩机油1385
3.5冷冻机油1391
3.6机床用油1397
3.6.1轴承油(L-FC)、主轴油(L-FD )1399
3.6.2导轨油1401
3.7风力发电机用油1403
3.7.1齿轮箱润滑油1403
3.7.2发电机轴承润滑脂1403
3.7.3偏航系统轴承和齿轮用润滑脂1403
3.7.4液压制动系统润滑油1403
3.7.5大型风力发电机润滑油品应具备的条件和主要性能1403
3.8真空泵油1403
3.9 L-AN全损耗系统用油1405
3.10链条油1406
3.11润滑油与橡胶密封材料的相容性1406
3.11.1相容性1406
3.11.2橡胶密封材料的性能及其与润滑油的相容性1406
3.12部分国内外油品牌号对照1407
第3章 润 滑脂1410
1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1410
2润滑脂的选用1410
2.1润滑部位的工作温度1410
2.2润滑部位的负载1411
2.3润滑部位的速度1411
2.4润滑部位的环境及接触的介质1411
2.5润滑脂加注方法1411
3钙基润滑脂1411
4钠基润滑脂1411
5锂基润滑脂1411
6复合锂基润滑脂1413
7脲基润滑脂1414
8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脂1415
9高温润滑脂1416
10部分国内外润滑脂牌号对照1417
第4章 固体润滑剂1420
1固体润滑剂应具备的基本性能1420
2常用的固体润滑剂1421
2.1石墨1421
2.2二硫化钼(MoS2 )1422
2.3聚四氟乙烯(PTFE)1424
2.4三聚氰胺-氰脲酸络合物(MCA)1425
3固体润滑剂的选用1426
第5章 典型零部件的润滑1428
1齿轮传动的润滑1428
1.1闭式齿轮传动1428
1.2开式齿轮传动1429
2蜗杆传动的润滑1429
3轴承的润滑1429
3.1滚动轴承用润滑油(脂)的选择1429
3.2滑动轴承用润滑油1430
4导轨的润滑1430
5链传动的润滑1430
第6章 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1432
1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的分类及应用1432
2润滑件1433
2.1油杯1433
2.2油枪1435
2.3油标1435
3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设计1436
3.1稀油集中润滑系统设计的任务1436
3.2稀油集中润滑系统设计步骤1436
4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主要设备1437
4.1润滑油泵及油泵装置1437
4.2稀油润滑装置1441
5润滑脂集中润滑系统的设计1445
5.1润滑脂集中润滑系统的设计计算步骤1446
5.2自动润滑脂集中润滑站能力的确定1447
6润滑脂集中润滑系统的主要设备1448
7油雾润滑1451
7.1油雾润滑的工作原理1451
7.2油雾润滑系统和装置1451
8油气润滑1453
8.1油气润滑的工作原理1453
8.2油气润滑系统1454
8.3油气润滑装置1455
8.4油气润滑与稀油循环式润滑的比较1456
8.5油气润滑与油雾润滑的比较1457
第7章 润滑维护1459
1维修体制的发展1459
2油品清洁度1459
3油液清洁度的净化处理1462
4液压润滑系统的过滤1462
参考文献1464
第20篇 密封1465
第1章 概述1467
1密封的分类、特点及应用1467
1.1密封的分类1467
1.2密封的选型1471
2常用密封材料1471
第2章 垫片密封1473
1垫片密封的特点及应用1473
1.1垫片密封的泄漏1473
1.2密封垫片的选用1473
1.3常用垫片类型及应用1474
2高压设备密封1480
3超高压设备密封1483
4真空静密封1484
5高温、低温条件下的密封1486
5.1高温密封1486
5.2低温静密封1486
第3章 胶 密封1487
1密封胶的类型、特点及应用1487
2聚硫橡胶密封胶1487
3硅橡胶密封胶1488
4非硫化型密封胶1488
5液态密封胶1488
5.1液态密封胶的种类1488
5.2液态密封胶的性能和选用1489
6厌氧胶1490
7热熔型密封胶1491
8密封胶的应用1492
第4章 填料密封1493
1软填料密封1493
1.1软填料的结构型式和材料选用1493
1.2填料腔结构设计1495
1.2.1常用填料腔的结构1495
1.2.2填料腔尺寸的确定1495
2硬填料密封1496
3成型填料密封1497
3.1 O形橡胶密封圈1497
3.2 VD形橡胶密封圈1506
3.3往复运动用密封圈1509
3.4 U形内骨架橡胶密封圈1518
3.5聚四氟乙烯密封圈1519
3.6皮革密封圈1520
4油封与防尘密封1520
4.1油封1520
4.1.1油封的结构1520
4.1.2油封的材料1521
4.1.3油封密封的设计1521
4.1.4用作油封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1522
4.2毡圈油封1524
4.3防尘密封1524
4.3.1非标准橡胶和金属防尘密封1524
4.3.2防尘密封圈的形式和尺寸系列1525
5真空动密封1528
第5章 机械密封1535
1机械密封的分类及应用范围1535
2机械密封结构的选用1537
3常用机械密封材料1538
3.1摩擦副材料及选择1538
3.2辅助密封圈材料1538
3.3弹簧和波纹管材料及选择1538
3.4金属构件材料及选择1538
4机械密封的设计和计算1540
4.1设计顺序1540
4.2主要零件结构型式的确定1540
4.3主要零件尺寸的确定1542
4.4弹簧比压和端面比压的选择1542
5机械密封的辅助系统1543
5.1冲洗(直接冷却)1543
5.2几种冷却方式1544
5.3杂质清除方式1545
6特殊工况下的机械密封1546
7机械密封与其他密封的组合密封1546
8机械密封的尺寸系列1547
9机械密封的有关标准1550
第6章 非接触式密封1553
1迷宫密封1553
1.1迷宫气体密封1553
1.2迷宫液体密封1555
2浮环密封1556
2.1工作原理1556
2.2浮环密封装置的结构型式1556
3螺旋密封1557
3.1普通螺旋密封1557
3.1.1螺旋密封的结构分类1557
3.1.2螺旋密封的设计计算1557
3.2螺旋迷宫密封1558
4离心密封1558
4.1离心密封的类型1558
4.2离心密封的典型结构1559
4.3离心密封的结构设计1559
4.4离心密封的承压能力1559
4.5离心密封的功率消耗1559
5磁流体密封1560
5.1磁流体1560
5.2磁流体密封结构1561
5.3磁流体密封性能1561
5.3.1密封能力1561
5.3.2功率损耗1561
5.3.3磁流体密封应用1562
参考文献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