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宽课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宽课程
  • 霍力岩,孙蔷蔷,敖晓会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6118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学前教育-课程-幼儿师范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宽课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高宽课程概述1

第一节 高宽课程的形成动因3

一、社会动因3

二、理论动因12

第二节 高宽课程的演变历程15

一、启动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以认知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起步16

二、调整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关注主动学习的课程探索17

三、推进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形成主动学习的课程模式18

四、完善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课程开发、教师发展与教育评价走向一体化20

第三节 高宽课程的发展基石22

一、主动学习的本质内涵23

二、主动学习的重要意义24

三、主动学习的实践要素25

第二章 高宽课程的实施方法27

第一节 科学组织一日常规29

一、一日活动基本流程30

二、一日活动特点分析34

第二节 创设主动学习环境35

一、空间组织原则35

二、材料提供原则36

第三节 做“有准备的教师”37

一、高宽“有准备的教师”的含义37

二、高宽“有准备的教学”的内容40

三、高宽“有准备的教师”的特点55

第三章 高宽课程的教学内容59

第一节 以关键发展指标为指引61

一、关键发展指标的演进阶段与特点61

二、关键发展指标的主要特征67

三、关键发展指标对幼儿的重要价值70

四、关键发展指标对教师教学的实践价值72

五、关键性发展指标的鹰架策略74

第二节 社会领域的课程内容91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91

二、高宽课程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法及特点105

三、对中国学前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启示108

第三节 数学领域的课程内容110

一、幼儿数学教育本质110

二、幼儿数学教育理论111

三、高宽课程数学教育内容与目标116

四、高宽课程数学教育的方法118

五、高宽课程的数学教育对中国的启示129

第四节 艺术领域的课程内容130

一、幼儿的视觉艺术概说——高宽的研究130

二、高宽课程模式中的幼儿艺术教育135

三、高宽课程的艺术教育对中国的启示147

第四章 高宽课程的评价方案151

第一节 学前儿童观察记录系统153

一、COR的产生背景154

二、COR的基本结构155

三、COR的评价内容157

四、COR的实施方法175

五、COR的信效度184

六、COR的主要特点186

第二节 学前教育项目质量评估工具197

一、PQA的产生背景198

二、PQA的基本结构199

三、PQA的实施方法204

四、PQA的信效度206

五、PQA的主要特点213

六、PQA对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启示215

第五章 高宽课程的管理资源219

第一节 高宽课程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实现教师专业发展221

一、教师培训项目实现教师专业发展222

二、教师培训者项目保障教师培训的持续高效223

第二节 高宽课程的社会资源:重视家长参与224

一、家长参与的重要意义224

二、促进家长参与的策略225

第六章 高宽课程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231

第一节 高宽课程的普遍价值和时空局限233

一、珍视普遍价值233

二、正视时空局限237

第二节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主动学习课程模式238

一、教育理念:融会主动学习的内在精神与行动要点238

二、活动组织:实现幼儿发起活动与教师发起活动的动态平衡239

三、活动形式:以个别活动为主,个别活动、小组活动与集体活动有机结合240

四、课程评价:建立与课程配套的真实性评价体系242

五、高质量教育方案:使课程开发、教师发展与教育评价走向一体化242

结束语:不断攀登与超越的课程构建与发展之路243

主要参考文献245

附录250

后记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