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主执政的路径依赖与体制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主执政的路径依赖与体制创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0039989.jpg)
- 布成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414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主执政的路径依赖与体制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 民主执政:理论与实践的诉求2
二 研究现状和理论视角6
三 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21
第一章 古代中国独具东方特色的执政传统32
第一节 君主专制:具有东方特色的政治统治32
一 皇帝是国家权力的核心33
二 “家天下”的统治35
三 官僚政治35
四 伦理治国37
五 御史监察38
第二节 东方专制主义辨析41
一 小农经济是君主专制的经济基础41
二 宗法家族组织是君主专制的社会基础43
三 伦理纲常是君主专制的思想文化基础46
四 西方语境的“东方专制主义”47
第三节 古代中国的民主痕迹51
一 古汉语中“民主”的含义51
二 古代的族邦民主制52
第四节 民本主义:中国古代民主的传承53
一 孟子民本主义54
二 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关系56
三 封建专制体制下的民主因素60
四 治政实践的反思62
第二章 近代中国民主执政的路径选择68
第一节 近代中国时代主题转换与历史规定性69
第二节 近代民主执政的路径探索71
一 民权:从民本到民主的接转72
二 议会民主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对民主政治的摸索77
三 “君主立宪”: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理想“民主政体”79
四 清末新政:“向皇帝要民主”?81
五 “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主张85
第三章 当代中国民主执政的制度安排93
第一节 民主执政的制度设置理论94
一 西方政治制度设计假说94
二 中国民主执政制度设计的原则105
第二节 “三三制”:共产党民主执政的制度雏形108
一 “三三制”政权的建立与特点109
二 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实践探索113
第三节 民主执政的国家制度形式116
一 人民共和:民主执政的实质117
二 民主执政的制度演变120
三 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制度的基本构架121
第四节 民主执政的中国特色126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民主执政的根本保证126
二 人民当家做主是民主执政的本质要求128
三 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方略129
四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30
第四章 民主执政的实践探索及其现状分析134
第一节 民主执政的运行机制134
一 以党为主导的决策机制135
二 以政府为主导的调控和管理机制137
三 以人大为主导的多元监督机制139
第二节 党权治国的体制特点140
一 党权治国的特点142
二 党权治国的优点145
三 “大民主”对民主执政的背离148
第三节 苏联共产党民主改革的教训155
一 列宁关于一党执政和党政分开的思考155
二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158
三 戈尔巴乔夫的民主改革159
第四节 试错进路的反思161
一 民主与集中的悖论162
二 国外政党的执政经验教训值得研究借鉴164
三 破解“阿罗定理”167
第五节 我国民主执政的现状及其分析175
一 民主执政实践中的问题175
二 民主执政发展中的障碍因素178
第五章 执政理念182
第一节 民主执政的历史偏见182
一 民主与资本主义互相契合183
二 民主执政与经济发达正相关186
三 民主与社会主义冲突188
第二节 中国民主执政的观念转型193
一 从阶级斗争到阶层合作的转换200
二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201
三 从人治到法治的逐步转变202
四 从思想僵化向“开明开放”的跃迁203
第三节 弘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204
一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民主的价值目标204
二 由人民定义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209
三 以法制保障民主执政215
第六章 执政方式创新221
第一节 党的执政方式的基本内容221
一 执政方式的含义221
二 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223
三 影响执政方式的因素225
四 西方国家的执政方式226
第二节 党的执政方式由革命向建设的范式转变228
一 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228
二 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面临的挑战235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239
一 科学执政240
二 民主执政242
三 依法执政245
四 扩大公民有序参与249
第七章 执政体制创新253
第一节 制度创新的原则254
一 中国不能实行多党制254
二 中国不能照搬西方三权分立制度256
第二节 领导机制创新260
一 完善党政制度261
二 推进民主执政的现实路径266
第三节 完善参政体制276
一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历史沿革277
二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中国式的协商民主278
三 发展和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280
第四节 完善监督机制283
一 加强立法监督284
二 加强行政监督285
三 建立强有力的舆论监督系统287
第八章 民主执政的前景289
第一节 民主执政的制度绩效290
一 经济发展290
二 政治民主292
三 社会稳定297
第二节 经受住执政考验,消解“四种危险”299
一 增强执政意识,消解精神懈怠的危险301
二 提高执政能力,消解能力不足的危险303
三 增强“政党认同”,消解脱离群众的危险305
四 构建预防与惩治腐败体系,消解消极腐败的危险309
第三节 民主执政的前景317
一 民主挫折317
二 民主巩固320
主要参考文献329
后记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