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疆城市工业化发展模式 南宁市从工业园到工业带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疆城市工业化发展模式 南宁市从工业园到工业带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4549625.jpg)
- 赵天宝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907922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疆城市工业化发展模式 南宁市从工业园到工业带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1
1.1 选题背景1
1.1.1 低碳经济加速来临1
1.1.2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给南宁带来严峻挑战3
1.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4
1.1.4 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5
1.1.5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6
1.1.6 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上升为国家战略9
1.1.7 广西“14+4”千亿元产业建设目标的驱动12
1.1.8 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建设14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6
1.2.1 研究目的16
1.2.2 研究意义19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21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1
1.3.2 研究方法22
1.4 研究的框架和创新之处22
1.4.1 研究框架22
1.4.2 特色及创新之处23
1.5 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23
1.5.1 产业集群23
1.5.2 工业园区25
1.5.3 工业带26
1.5.4 增长极28
1.5.5 环境承载力28
1.5.6 低碳经济29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工业发展回顾31
2.1 1979—1992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逐步形成34
2.1.1 1979—1983年34
2.1.2 1983—1992年37
2.2 1992—2000年——工业化进程放缓40
2.2.1 工业发展基本情况40
2.2.2 主要经验及措施42
2.2.3 存在的问题44
2.3 2000—2005年——工业发展渐入佳境45
2.3.1 工业发展基本情况46
2.3.2 主要措施47
2.3.3 主要经验54
2.3.4 存在的问题56
2.4 2005—2010年——工业快速发展57
2.4.1 工业快速发展基本情况57
2.4.2 主要措施及经验67
2.4.3 存在的问题71
第三章 南宁市工业布局现状分析74
3.1 工业布局发展基本特征74
3.1.1 空间分布特征74
3.1.2 时间演变特征77
3.1.3 区域发展特征78
3.1.4 产业分布特征81
3.2 工业布局发展现有的基础条件和取得的进展83
3.2.1 现有基础条件83
3.2.2 取得的进展87
3.3 工业布局发展面临的形势89
3.3.1 机遇90
3.3.2 挑战92
3.4 存在的问题93
第四章 南宁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101
4.1 南宁市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101
4.1.1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3
4.1.2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103
4.1.3 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104
4.1.4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105
4.1.5 广西南宁六景工业园区106
4.1.6 广西南宁江南工业园区106
4.1.7 广西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107
4.1.8 隆安华侨经济区108
4.2 南宁市工业园区取得的成果和经验108
4.2.1 园区型工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108
4.2.2 园区建设为南宁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109
4.2.3 园区型工业成为南宁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110
4.2.4 合理使用园区土地指标111
4.3 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1
4.3.1 园区发展定位与产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112
4.3.2 园区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难113
4.3.3 园区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113
4.3.4 园区重复建设,效率有待提高114
4.3.5 园区产业链条短,未形成规模效应115
4.3.6 园区集聚效应不明显117
4.3.7 园区内企业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119
第五章 南宁市工业带建设战略思路探究120
5.1 工业带的界定120
5.1.1 文献综述120
5.1.2 文献述评123
5.1.3 工业带发展建设的内涵124
5.1.4 南宁工业带建设的构想125
5.2 建设工业带的正确性理论分析127
5.2.1 全球工业时代的转变127
5.2.2 国内外工业带建设的成功经验132
5.2.3 南宁争先在低碳时代建设工业带必将起到率先的作用142
5.3 南宁工业带的选址、功能定位和设计原则142
5.3.1.工业带的选址142
5.3.2 工业带的功能定位145
5.3.3 工业带的设计原则146
5.4 工业带管理模式148
第六章 南宁市发展工业带的SWOT分析150
6.1 发展面临的机遇153
6.1.1 经济全球化提供良好的对外经济合作机遇153
6.1.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运行155
6.1.3 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国家政策的倾斜156
6.1.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带来的发展契机158
6.1.5 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注入新的活力158
6.1.6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实现工业发展新突破161
6.2 发展面临的挑战163
6.2.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对南宁市工业带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163
6.2.2 国家战略“均质化”格局对南宁市工业带发展带来的挑战163
6.2.3 传统增长方式不可持续性带来的挑战164
6.2.4 东部欠发达地区的竞争压力164
6.2.5 吸引人才、资金投入面临的压力165
6.2.6 节能减排工程面临的压力166
6.2.7 征迁的高难度及高成本带来的挑战168
6.2.8 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难度大168
6.3 发展面临的优势170
6.3.1 区位和城市发展优势170
6.3.2 产业集群的优化171
6.3.3 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的优势173
6.3.4 发达的交通网络优势174
6.4 发展的劣势176
6.4.1 基础设施相对薄弱176
6.4.2 高素质人才缺乏176
6.4.3 其他生产要素供给约束增加177
6.4.4 主导产业不突出,未形成产业链178
第七章 建设南宁工业带的主要措施179
7.1 科学编制工业带规划179
7.1.1 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179
7.1.2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180
7.2 建设生态工业带,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83
7.3 基础设施先行,建设大通道184
7.4 利用工业带优势,招展国内外工业企业落户185
7.4.1 利用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以本地原料加工为主的加工制造业185
7.4.2 利用工业带条件优势,引进大型高新(国有、上市)工业企业187
7.4.3 利用工业带靠近港口的优势,引进主要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的大型企业188
7.4.4 利用工业带靠近钦州保税港区的条件,引进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大型加工企业189
7.5 以现有工业园区为载体,促进特色及优势产业向工业带集群发展190
7.5.1 实施产业链定向招商191
7.5.2 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培育壮大产业集群192
7.5.3 培育“种子”企业193
7.6 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193
第八章 建立健全工业带保障新机制196
8.1 管理机制196
8.1.1 建立工业带管理机构196
8.1.2 加大宣传力度196
8.1.3 基础设施向工业带配套197
8.1.4 实施环境创新197
8.1.5 鼓励创新197
8.2 政策机制198
8.2.1 政策保障198
8.2.2 扩大开放198
8.2.3 招商策略198
8.2.4 正确引导高耗能产业发展199
8.2.5 市场体系199
8.3 投融资机制200
8.3.1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200
8.3.2 强化招商引资激励机制200
8.3.3 构筑招商引资载体200
8.4 信息沟通机制201
8.5 人才机制201
8.5.1 人力资源向工业带汇聚201
8.5.2 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202
8.5.3 人才教育培训202
参考文献203
后记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