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妇科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妇科学 第2版
  • 杜小利,毛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2708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中医妇科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妇科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3

第一章 结论3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3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3

一、萌芽时期——夏、商、周时期3

二、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3

三、发展时期——唐代至金元时期4

四、鼎盛时期——明清时期5

五、近现代的继承与发展6

第二章 女性生殖脏器解剖和生理特点7

第一节 女性生殖脏器解剖7

一、外生殖器官7

二、内生殖器官7

第二节 女性的生理特点8

一、女性的生理基础8

二、女性的特殊生理10

第三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15

第一节 病因15

一、寒、热、湿邪15

二、情志因素16

三、生活因素16

四、体质因素16

第二节 病机16

一、脏腑功能失常17

二、气血失调18

三、冲、任、督、带、胞宫损伤18

四、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19

第四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20

第一节 四诊20

一、问诊20

二、望诊21

三、闻诊22

四、切诊22

第二节 辨证要点23

一、常用辨证方法23

二、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的辨证要点25

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27

第一节 内治法27

一、调补脏腑27

二、调理气血29

三、利湿除痰30

四、清热解毒、解毒杀虫30

五、调治冲任、胞宫30

六、调控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31

第二节 外治法32

一、熏洗、坐浴法32

二、外阴、阴道冲洗法32

三、阴道纳药法32

四、敷贴法32

五、热熨法33

六、肛门导入法33

七、宫腔注药法33

八、介入疗法33

九、针灸疗法33

第六章 预防与保健34

一、青春期保健34

二、月经期保健34

三、新婚期保健34

四、妊娠期保健35

五、产褥期及哺乳期保健35

六、围绝经期及老年期保健36

各论39

第七章 月经病39

第一节 月经先期40

第二节 月经后期42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45

第四节 月经过多47

第五节 月经过少49

第六节 经期延长51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54

第八节 崩漏56

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0

第九节 闭经62

附:多囊卵巢综合征65

第十节 痛经67

附:子宫内膜异位症70

第十一节 经行诸证72

一、经行乳房胀痛72

二、经行发热73

三、经行头痛75

四、经行身痛76

五、经行泄泻77

六、经行浮肿78

七、经行口糜79

八、经行吐衄81

九、经行情志异常82

第十二节 绝经前后诸证83

第八章 带下病87

第一节 带下过多87

第二节 带下过少91

第九章 妊娠病94

第一节 恶阻94

第二节 妊娠腹痛97

第三节 异位妊娠99

第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104

第五节 堕胎、小产107

第六节 滑胎109

第七节 胎萎不长112

附:胎死不下113

第八节 子满115

第九节 子肿116

第十节 子晕118

第十一节 子痫120

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2

第十二节 子嗽124

第十三节 妊娠小便淋痛126

第十四节 妊娠身痒128

第十五节 难产129

附:纠正胎位法131

第十章 产后病134

第一节 产后发热134

第二节 产后血晕136

附:产后出血失血量的测定和估计139

第三节 产后腹痛139

第四节 产后身痛141

第五节 产后小便不通143

第六节 产后大便难144

第七节 产后恶露不绝146

第八节 缺乳148

第九节 产后乳汁自出149

附:断乳150

第十节 产后抑郁151

第十一章 妇科杂病153

第一节 癥瘕153

第二节 不孕症156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160

一、急性盆腔炎160

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162

第四节 阴痒164

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166

第五节 阴疮168

第六节 阴挺170

第七节 脏躁172

附论177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77

第一节 外生殖器177

一、阴阜177

二、大阴唇177

三、小阴唇177

四、阴蒂177

五、阴道前庭177

第二节 内生殖器178

一、阴道178

二、子宫179

三、输卵管180

四、卵巢180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邻近器官及血管、淋巴、神经181

一、邻近器官181

二、血管181

三、淋巴182

四、神经182

第四节 骨盆182

一、骨盆的组成182

二、骨盆的分界183

三、骨盆的类型183

第五节 骨盆底184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85

第一节 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185

一、卵巢的功能185

二、卵巢的周期性变化185

三、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及分泌186

第二节 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官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186

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87

二、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187

第三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188

一、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88

二、腺垂体生殖激素188

三、卵巢激素的反馈作用189

四、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189

第三章 妊娠生理190

第一节 胚胎形成与胎儿发育190

一、胚胎形成190

二、胚胎及胎儿发育190

第二节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和功能191

一、胎盘191

二、胎膜193

三、脐带193

四、羊水193

第三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193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193

二、乳房的变化194

三、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194

四、泌尿系统的变化195

五、呼吸系统的变化195

六、消化系统的变化195

七、内分泌系统的变化196

八、新陈代谢的变化196

九、皮肤及其他196

第四章 正常分娩198

第一节 决定分娩的四因素198

一、产力198

二、产道199

三、胎儿200

四、精神心理因素200

第二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200

第三节 分娩的临床经过与处理202

一、先兆临产、临产与产程202

二、产程各期的临产表现和处理202

第五章 妇产科检查与常用特殊检查206

第一节 妇科检查206

一、注意事项206

二、检查方法206

三、检查记录207

第二节 产前检查207

一、询问病史207

二、全身检查208

三、产科检查208

四、辅助检查210

五、复诊210

第三节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210

一、生殖道细胞学检查210

二、女性常用内分泌激素测定211

三、女性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213

四、输卵管通畅检查214

第六章 计划生育215

第一节 避孕215

一、宫内节育器215

二、激素避孕216

三、其他避孕217

第二节 人工流产218

一、药物流产218

二、人工流产218

第三节 输卵管绝育术219

一、经腹输卵管结扎术220

二、经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220

第四节 计划生育措施的选择220

一、新婚夫妻220

二、生育后时期221

三、哺乳期221

四、围绝经期221

附录222

中医妇科病历格式及书写要求222

一、门诊病历格式及书写要求222

二、住院病历格式及书写要求223

方剂汇编2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