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冲突与适用规则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律冲突与适用规则 1](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533484.jpg)
- 杨登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1684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法律适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律冲突与适用规则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基论法律冲突与适用规则的理论概说1
一、作为行政法学术语的法律冲突1
(一)法律冲突概念的初步界定1
(二)法律冲突与法条竞合的关系4
(三)法律冲突与权利冲突、原则冲突之关系5
(四)法律冲突与法律规范交集情形的差异7
二、法律冲突发生的两类根源9
三、两类法律冲突,两种解决路径11
(一)彼此相容的法律冲突及其规则路径13
(二)相互排斥的法律冲突及其裁决路径15
四、适用规则作为法律规则的特殊性18
五、法律冲突及其适用规则的等级性20
六、本书的基本结构与方法24
上篇 异位法律冲突与异位法适用规则29
第一章 法律渊源的多位性与统一性29
一、我国的法律渊源及其位阶29
(一)宪法29
(二)法律30
(三)行政法规30
(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31
(五)行政规章32
(六)法律解释32
(七)其他不成文的法律渊源33
二、“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原则34
(一)“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原则在立法上的体现34
(二)“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原则”的生成基础34
(三)“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原则的属性36
三、下位法先于上位法适用原则37
第二章 异位法律冲突种类与解决路径39
一、异位法律冲突的两大种类39
(一)异位法律冲突的基本类型39
(二)三种相容性异位法律冲突40
(三)唯一的排斥性异位法律冲突43
二、异位法律冲突的两种解决路径44
第三章 下位法抵触上位法的认定与审查47
一、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的认定47
(一)下位法抵触上位法的类型分析47
(二)下位“规定性规范”与上位法抵触的认定52
(三)下位“设定性规范”与上位法抵触的认定55
二、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审查62
(一)规章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审查62
(二)法规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审查64
(三)法律与宪法相抵触的审查66
第四章 相容性异位冲突规范的适用规则68
一、“变通法优于被变通法”规则68
二、“严格法优于基准法”规则68
三、“新上位法优于旧下位法”规则70
(一)“新上位法优于旧下位法”规则界说70
(二)从“美通公司案”看“新上位法优于旧下位法”规则71
(三)“新上位法优于旧下位法”规则的例外74
第五章 与异位法律冲突相关的其他问题76
一、近位法律冲突的裁决76
(一)部门规章与省级地方性法规不一致时的适用与裁决76
(二)省级政府规章与设区市法规不一致时的适用与裁决78
二、规章之间冲突的适用与裁决79
本篇总结83
中篇 新旧法律冲突与新旧法适用规则87
第一章 法的变动性与新旧法的适用87
一、法律的稳定性与变动的必然性87
(一)法的稳定性原则87
(二)法律变动的必然性88
二、法的变动对法律适用的影响89
三、新旧法律冲突的相容性与解决路径92
四、排解新旧法律冲突的相关规则94
第二章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96
一、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渊源与含义96
(一)不溯及既往原则的起源96
(二)国内外学界对不溯及既往原则的界定97
(三)中外理解的差异与正确见解的确定98
二、国外法不溯及既往原理的演变99
(一)“法因公布而生效”理论99
(二)既得权保护理论101
(三)“信赖利益”保护原则104
(四)诚信原则108
三、我国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理论依据110
(一)我国法律溯及既往的传统110
(二)国外法不溯及既往诸原理的评析113
(三)我国不溯及既往原则的理论依据114
四、不溯及既往原则的效力范围117
第三章 法不溯及既往的例外121
一、法律溯及既往的可能性121
二、法律溯及既往的主要类型122
(一)程序法的溯及既往122
(二)法律解释的溯及既往126
(三)新法为填补旧法漏洞而溯及既往137
(四)适用规则的溯及既往138
(五)有利法律的溯及既往138
三、法的溯及既往效力的限制141
(一)时效和期间制度的制约141
(二)裁决的既判力的制约142
(三)限时法的限制145
第四章 法的即行适用原则147
一、在事实或其效果持续过程中法律变更引出的问题147
(一)实践中面临的难题147
(二)我国实务的处理方式148
(三)问题的进一步提出151
二、法的即行效力理论的衍生151
(一)既得权理论对即行效力的限制152
(二)“非真正溯及”概念与法的即行适用153
(三)“新法的即行效力”理论的提出159
(四)“即行效力”理论的历史成因162
三、我国法的即行适用原则的确立166
(一)法的即行适用作为原则的理由167
(二)法的即行效力的有限性171
(三)法的即行适用与信赖利益保护172
第五章 处理新旧法的相关规则176
一、不溯及既往型适用规则176
(一)“从旧”规则176
(二)“实体从旧”规则178
(三)“行为时法优于审理时法”规则179
(四)“新法优于旧法”规则179
(五)“不溯及推定”规则180
二、溯及既往型适用规则181
(一)“从新”规则181
(二)“程序从新”规则182
(三)“法律解释从新”规则184
三、不溯及和溯及结合型适用规则184
(一)“从优(轻)”规则184
(二)“从旧从优(轻)”规则185
(三)关于“从新从轻(优)”规则186
第六章 新旧法律适用规则的应用188
一、法律变动时间的确定188
(一)法律的施行188
(二)法律的修改190
(三)法律的废止194
(四)新法废止旧法的推定198
二、事实发生时间的确认201
(一)实施行为的时间还是后果发生的时间?201
(二)不作为的时间203
(三)继续性或连续性行为的行为时204
(四)共同行为的行为时204
(五)附条件行为的行为时205
三、新法有利与否的确认205
(一)法律变更的情形206
(二)认定法律有利与否的原则206
(三)两种特殊情形的处理208
本篇总结209
下篇 种属法律冲突与种属法适用规则215
第一章 事物的多样性与种属法规范的形成215
一、客观事物的同一性与差异性215
二、一般法与特别法关系的形成217
三、一般法与特别法关系的特征220
四、一般法与特别法关系的类型223
第二章 平等原则对种属法规范的约束性228
一、平等权在各国宪法上的规定228
二、平等原则与平等权之间的关系229
三、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的衍变230
四、平等原则对法规范内容的约束233
五、法律规范合乎平等原则的判断235
(一)差别对待的平等性判断236
(二)相同对待的平等性判断238
第三章 选择一般法与特别法的适用规则241
一、“特别法优于一般法”规则241
二、“新特别法优于旧一般法”规则243
三、“旧特别法优于新一般法”规则的确立246
(一)关于旧特别法与新一般法的现行裁决制度246
(二)“旧特别法优于新一般法”规则之确立248
第四章 种属法律规范之适用规则的应用251
一、识别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困难性251
二、种属法律冲突与其他法律冲突的关系255
(一)种属法律规范冲突与异位法律冲突的关系255
(二)种属法律规范冲突与区际法律冲突的关系256
(三)种属法律规范冲突与新旧法律冲突的关系257
(四)种属法律规范冲突与法律规范交集情形的关系258
三、辨识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基本路径260
(一)规范制定者是否为同一机关260
(二)规范之事实构成要件之间有无包容关系264
(三)两个规范的法律后果要件是否具有排斥性266
四、确定种属法律关系须注意的问题267
(一)种属法律关系的判断不能停留在法律文件层面267
(二)种属法律关系之判断不能停留在法律条文层面271
(三)种属法律关系之判断不能背离行政法的内在结构274
第五章 与种属法律冲突相关的其他问题278
一、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交集的情形278
(一)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交集的表现形态278
(二)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交集情形的特征280
(三)构成要件交集之法律规范的选择适用283
二、关于“原则法与例外法”的关系问题287
本篇总结289
余论尚待研究的问题291
参考文献293
国内著作293
国外译著294
国内论文295
英文论文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