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社会建设报告 201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京社会建设报告 2013
  • 宋贵伦,鲍宗豪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012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北京市-2013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社会建设报告 201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建设1

一 大数据时代:社会建设研究的新变革1

(一)社会建设研究思路的变革2

(二)社会建设研究对象的变革3

(三)社会建设研究方法的变革4

(四)社会建设能力的变革5

二 双重世界:社会建设大数据的特质、研究路径5

(一)社会建设大数据的“双重”特质6

(二)大数据时代的研究路径7

三 积累大数据行动:北京社会建设报告8

(一)社会建设的实践积累9

(二)社会建设大数据的理论积累10

第一章 建设世界城市视野下的北京社会建设14

一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进程中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15

(一)空气污染给北京社会建设带来的挑战15

(二)交通拥堵给北京社会建设带来的挑战17

(三)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半城市化”地区给北京社会建设带来的挑战17

(四)城市弱势群体生存与社会治理秩序矛盾给北京社会建设带来的挑战18

(五)社会治理方式难以适应快速城市化需求给北京社会建设带来的挑战19

二 走向世界城市的北京社会建设22

(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3

(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完善北京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25

三 不断提升世界城市社会建设的水平32

(一)社会建设指数的功能33

(二)北京社会建设指数的体系结构34

(三)北京社会建设指数的计算原理37

第二章 北京与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指数的比较42

一 北京与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的总指数比较42

(一)社会建设总指数得分排序42

(二)社会建设总指数比较分析45

二 北京与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社会保障指数的比较47

(一)社会保障指数得分排序47

(二)社会保障指数比较分析50

三 北京与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社会服务指数的比较51

(一)社会服务指数得分排序51

(二)社会服务指数比较分析54

四 北京与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社会治理指数的比较55

(一)社会治理指数得分排序56

(二)社会治理指数比较分析58

五 北京与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社会环境指数的比较60

(一)社会环境指数得分排序60

(二)社会环境指数比较分析63

六 北京与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若干指标的比较65

(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65

(二)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66

(三)每千名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千人)67

(四)城镇登记失业率(%)69

(五)万元GDP能耗下降率(%)70

(六)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张/千人)71

(七)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张/千人)72

(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年均增加率(%)73

(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74

(十)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75

(十一)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76

(十二)劳动争议结案数(件)77

第三章 北京与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指数的比较78

一 比较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指数的意义78

(一)对特大型城市概念的研究79

(二)特大型城市社会生态问题的新特征81

(三)特大型城市社会生态问题的根源85

二 北京与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总指数的比较87

(一)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总指数排位前后三名的比较88

(二)北京与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水平的比较89

三 北京与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保障指数的比较92

(一)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保障指数排位前后三名的比较93

(二)北京与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比较93

四 北京与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服务指数的比较96

(一)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服务指数排位前后三名的比较96

(二)北京与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服务水平的比较97

五 北京与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指数的比较99

(一)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指数排位前后三名的比较100

(二)北京与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水平的比较102

六 北京与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环境指数的比较103

(一)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环境指数排位前后三名的比较103

(二)北京与全国特大型城市社会环境水平的比较104

第四章 北京与G20、金砖五国等社会建设若干指标的比较106

一 北京如何与G20国家的社会建设进行比较106

(一)比较的重点107

(二)G20国家社会建设的不同模式107

(三)G20国家社会建设模式的启示126

二 北京与G20国家社会建设若干指标的比较128

(一)出生时预期寿命129

(二)平均受教育年限130

(三)医生人数(每千人)130

(四)国际互联网用户(每百人)132

(五)失业率134

(六)GDP能耗下降率135

(七)每千人口病床数135

(八)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138

(九)文化娱乐等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39

(十)社会保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41

三 北京与金砖五国社会建设若干指标的比较143

(一)出生时预期寿命144

(二)平均受教育年限145

(三)医生人数(每千人)146

(四)国际互联网用户(每百人)147

(五)失业率148

(六)GDP能耗下降率149

(七)每千人口病床数151

(八)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152

(九)文化娱乐等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53

(十)社会保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55

四 北京与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社会建设若干指标的比较156

(一)出生时预期寿命158

(二)平均受教育年限159

(三)医生人数(每千人)160

(四)国际互联网用户(每百人)162

(五)失业率164

(六)GDP能耗下降率166

(七)每千人口病床数167

(八)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169

(九)文化娱乐等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70

(十)社会保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72

第五章 近五年北京社会建设走势分析174

一 对近五年北京社会保障的走势分析174

(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175

(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76

(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79

(四)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81

(五)城镇登记失业率(%)183

(六)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85

二 对近五年北京社会服务的走势分析188

(一)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张/千人)188

(二)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张/千人)190

(三)每千名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191

(四)人均文化事业费(元)193

(五)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册/人)195

三 对近五年北京社会治理的走势分析196

(一)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数(个)197

(二)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户)199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各类纠纷数(万件)200

(四)基层以上工会劳动监督组织受理职工举报件数(件)203

(五)劳动争议结案数(件)204

四 对近五年北京社会环境的走势分析206

(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6

(二)万元GDP能耗下降率(%)208

(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10

(四)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平方米)212

(五)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213

(六)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14

第六章 北京16个区县社会建设指数217

一 北京市16个区县社会建设综合指数排序217

二 北京市16个区县社会建设21个指标得分排序219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19

(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20

(三)每万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人)222

(四)每万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人)223

(五)每万人口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人)225

(六)城镇登记失业率(%)226

(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228

(八)每万人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人/万人)229

(九)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231

(十)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232

(十一)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张/千人)234

(十二)每千名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235

(十三)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册/人)237

(十四)每万人口社会组织(个/万人)238

(十五)每万人口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人/万人)240

(十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例(%)241

(十七)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比率(%)243

(十八)万元GDP能耗下降率(%)244

(十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46

(二十)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247

(二十一)每万人口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人/万人)249

附录Ⅰ 北京与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指数的比较252

附录Ⅱ 北京与国内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指数的比较259

附录Ⅲ 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的主成分分析计算结果262

附录Ⅳ 国内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水平的主成分274

附录Ⅴ 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指数的原始数据281

附录Ⅵ 近五年北京市社会建设指数走势测算295

附录Ⅶ 2008—2012年北京社会建设走势及2013—2016年数据预测方法说明300

附录Ⅷ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数、特大型城市人口数、北京各区县人口数(第六次人口普查)304

附录Ⅸ 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308

参考文献315

后记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