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 赋史大要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 赋史大要 下
  • (日)铃木虎雄著;殷石臞译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0309216X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78页
  • 主题词:赋-诗歌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 赋史大要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赋原及赋史之时期区分1

第一章 赋原——赋与骚1

赋之字义1

歌诵与赋2

影响骚赋诸因3

骚赋之问答体3

骚赋形式及其特有句法4

诗诵与骚赋句之形式8

第二章 赋史时期之区分11

第二篇 骚赋时代12

骚赋性质(说明省略)12

骚赋诸例12

例一 屈原湘夫人12

例二 屈原离骚13

例三 屈原天问一节22

例四 屈原倒沙一节22

例五 屈原橘颂一节23

例六宋玉招魂一节24

例七 宋玉高唐赋24

第三篇 辞赋时代28

第一章 汉赋材料及区分28

汉书艺文志之记载28

西京杂记及其他之记载31

第二章 汉之楚辞家32

枚乘七发与其渊源32

第三章 前汉辞赋之隆盛期及其代表作家34

梁园宾客35

武帝登用文学之士35

武帝之辞赋爱好35

宣帝之辞赋爱好与王褒36

宣帝之辞赋观36

成帝时代辞赋之积聚37

第四章 赋之实质——目的37

赋以铺陈事物为目的37

赋与讽谕38

司马迁宣帝班固?雄挚虞何焯等说38

赋与事典及类书40

袁枚说40

左思说41

赋与六义之关系41

赋颂通名42

赋用一定形式铺陈事物43

所铺陈者之内容43

[附记]文选分类之不完全43

章学诚说44

第五章 赋之结构——形式45

赋之首中尾45

赋之结构实例46

高唐子虚上林羽猎长杨46

苏轼何焯论高唐赋47

赋体句法及赋中随时押韵47

随时押韵诸例48

卜居渔父高唐赋枚乘七发48

赋中句例54

子虚赋四字句例与三字句例54

赋中骚句例58

骚体句法变革61

其他句法61

五字句61

七字句61

赋中七字句并乱62

七字句别种之效力65

赋中长句66

赋之叙法68

赋中押韵法69

随时押隔押连押首尾押69

宋玉司马相如刘向江淹诸例69

赋与韵部71

赋之对句71

汉赋中隔对71

子虚洞篇71

汉赋诸例73

例 一司马相如上林赋73

例二 扬雄甘泉赋85

第四篇 骈赋时代91

第一章 骈赋特性91

骈赋特色91

曹植洛神赋92

何晏景福殿赋93

晋文中单对及长隔对94

三都赋长隔对95

潘陆木孙诸赋99

长短隔对之影响100

南北朝唐宋诸家例100

第二章 赋中四六隔对107

赋中四六隔对107

音韵谐调及字句工丽110

谢庄赤鹦鹉赋110

吴均沈约简文庾信等诸赋110

王勃李白112

骈赋与律赋113

第三章 骈赋与五字七字句113

魏晋南北朝五字句例113

晋南北朝七字句例122

赋中五七字句多用影响130

诗赋句形混用先例130

沈约金华八韵131

五七字句混用之唐初赋体132

王勃春思赋133

骆宾王荡子从军赋141

[附载」李梦阳改作荡子从军行143

诗赋句形混用与七言诗长篇146

第四章 骈赋描写146

骈赋描写146

第五章 小赋147

南北朝人小赋147

骈赋诸例147

例一 曹植洛神赋147

例二 颜延之赭白马赋151

例三 谢莊月赋155

例四 庾信小?赋158

小赋例161

例一 简文帝列灯赋161

例二庾信灯赋161

第五篇 律赋时代163

第一章 律赋性质及唐赋大概163

徐师曾赋论——排斥律赋163

律赋性质163

官吏试验与赋164

唐代最初之试赋164

王勃寒梧栖凤赋164

试赋限韵之始167

李昂旗赋168

制举试赋173

唐律赋之大势173

第二章 律赋形式173

律赋韵数173

八韵及其他韵数173

诗之韵数及试赋韵数174

韵脚不用全数者174

押韵顺序175

韵脚平仄数比例175

韵脚字句177

试场惯例数事177

第三章 试赋隆昌时期178

德宗考试与龙虎榜178

贞元时代之试赋家179

李程日五色赋179

王起五色露赋185

白居易与元稹及彼等试赋之特色189

白居易性习相近远赋190

动静交相养赋196

白赋与八股文198

李程王起与八股文198

李程金受砺赋198

王起庭燎赋203

贾餗蒋防谢观209

第四章 晚唐期210

文宗武宗及僖宗朝210

咸通以后之趋势210

主要作家211

李调元王黄赋评211

晚唐律赋特性及重隔句之繁用212

王棨江南春赋213

棨之其他诸作217

重隔句用例217

郑渎周繇徐夤等句例217

徐夤句践进西施赋219

黄滔律赋225

五声字依次用韵与洪迈说225

滔之代表作品226

洪迈滔赋评226

李调元评230

滔作为晚唐一格230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230

第五章 宋之律赋234

宋太宗赋试234

孙何诗赋试验论234

真宗赋试236

赋之作品与人物236

宋试赋之趋势238

李调元唐宋试赋之比较及宋赋特质与其长短238

宋初之赋——唐风239

欧苏及其以后之风格240

苏轼一派之风格240

朱长文241

欧苏赋风长处244

李廌宋赋评244

宋律赋作者一般245

律赋诸例245

例一田锡晓莺赋245

例二文彦博中者天下之大本赋247

例三 范仲淹金在镕赋248

例四 欧阳修藏珠于渊赋250

例五 苏轼通其变使民不倦赋251

赋之次韵到底253

律赋逸事若干则253

(一)重注疏253

(二)字画字韵之严守254

(三)试官改订士子文字254

打花格256

(四)链字句256

第六章 宋以后试赋257

金代试赋257

元代试赋258

明代试赋258

第六篇 文赋时代259

第一章 文赋性质及文赋先驱259

文赋性质259

文赋先驱261

第二章 宋之文赋265

宋律赋与文赋之关系265

文赋开山欧阳修265

秋声赋265

鸣蝉赋267

苏轼前后赤壁269

前赤壁赋270

后赤壁赋272

杨万重之赋274

浯溪赋274

陈朱文赋评277

第三章 文赋对后代之影响277

对后代之影响277

股对及不拘句数押韵277

南宋王阮王炎句例277

金赵秉文王若虚句例279

王若虚瑞竹赋282

李俊民句例284

明代例285

徐有贞水仙花赋例285

黄淳?顽山赋例286

赋之股对与八股文扇对之比较286

股对及不拘句数押韵与骈律文赋之关系287

王守仁思归轩赋与文赋及骚古赋287

第七篇 八股文赋(清赋)时代289

清赋通观289

一句字数及其构造289

不押韵骈文之股法289

允祹高士奇毛奇龄杭世骏陈兆崙胡天游葉翥凤等诸文例289

清赋中八股文句法292

陈兆仑洪亮吉黄安涛等诸文例292

由押韵观清赋295

股法押韵之相互关系——隔股韵309

清赋押韵与古代诗押韵法310

【附载】清赋诸句例311

例一 陈兆仑圣驾南巡赋312

例二 刘星炜驾幸京口三山赋313

例三刘星炜驾幸邓尉香雪海赋313

例四 吴锡麒圣驾四诣盛京恭谒祖陵赋314

例五 同右314

例六 黄安涛水嬉赋314

例七 同右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