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4516305.jpg)
- 汪立元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978754294961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6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182页
- 主题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 研究的背景1
1.2 研究意义6
1.3 研究基础9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0
1.4.1 研究方法10
1.4.2 本书的技术路线10
2.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评述12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2
2.1.1 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高管的界定12
2.1.2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界定16
2.2 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理论基础21
2.2.1 委托代理理论22
2.2.2 人本管理理论30
2.2.3 权力制衡理论32
2.3 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关研究评述33
2.3.1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必要性研究评述33
2.3.2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特点研究评述36
2.3.3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主体研究评述40
2.3.4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研究评述41
2.4 本章小结47
3.现阶段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49
3.1 评价指标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49
3.1.1 以财务评价指标为主的时期50
3.1.2 财务指标与内部控制指标并重时期50
3.2 评价方法不合理55
3.2.1 现行的评价方法介绍55
3.2.2 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缺陷74
3.3 从现有评价模型获得的启示76
3.3.1 评价指标要充分体现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目标和特点76
3.3.2 应尽可能全面地设置评价指标76
3.3.3 指标权重的确定要有弹性77
3.3.4 一般采用行业标准作为评价标准77
3.4 本章小结77
4.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79
4.1 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80
4.1.1 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含义80
4.1.2 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80
4.2 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83
4.2.1 现行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概念性框架83
4.2.2 现行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该具备的内容84
4.3 把平衡计分卡引入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85
4.3.1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86
4.3.2 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87
4.3.3 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与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的关系88
4.4 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选择88
4.4.1 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业绩评价指标88
4.4.2 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性保障状况评价指标94
4.4.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评价指标97
4.5 基于优化平衡计分卡的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99
4.5.1 优化平衡计分卡原因99
4.5.2 优化平衡计分卡的理论依据101
4.5.3 基于优化平衡计分卡构建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02
4.6 本章小结104
5.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105
5.1 研究方法概述105
5.2 网络结构与建立110
5.3 改进遗传算法的模型构建113
5.3.1 编码设计的确定113
5.3.2 进行种群初始化113
5.3.3 计算适应度函数值114
5.3.4 进化算子的设计114
5.3.5 种群中的个体解码115
5.3.6 停止准则的判定115
5.4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步骤116
5.5 模型的建立与实证仿真117
5.5.1 研究对象121
5.5.2 研究思路122
5.6 本章小结126
6.国有企业高管履行经济责任的改进对策127
6.1 制度层面127
6.1.1 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需要提高127
6.1.2 会计信息失真严重128
6.1.3 内部制度不健全,或者内控行为失效129
6.1.4 国家监督不力,国有企业高管违规时有发生129
6.2 国有企业高管履行经济责任的主观层面130
6.2.1 部分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较差130
6.2.2 国有企业对经营风险意识不强131
6.2.3 部分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足132
6.2.4 部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低下132
6.3 本章小结133
7.研究结论与展望134
参考文献138
附录155
后记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