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朱子新探 朱子学与泉州文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朱子新探 朱子学与泉州文化研究
  • 林振礼著;朱人求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5788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朱熹(1130-1200)-哲学思想-研究;地方文化-研究-泉州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朱子新探 朱子学与泉州文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从早年游学与初仕泉州看朱熹理学产生的社会原因1

一 二十四岁前的游学、科考与婚姻生活1

二 殷忧启圣:南宋泉州社会对朱熹的影响11

三 逃禅归儒:“分殊”滥觞,“理欲”初辨23

第二章 朱熹与佛道、伊斯兰教31

一 与佛道教:高士焚修、凤山题偈、交游题词31

二 大慧禅师的泉州因缘及其以禅释儒的“物格说”35

三 从径山论道到朱熹仕泉期间千里往见大慧禅师37

四 与伊斯兰教:“胡贾建层楼”事件为“文化接触”之镜鉴42

五 朱熹之于多元宗教——兼融而不宽容46

第三章 朱熹与摩尼教49

一 摩尼教在中国的流播及其对赵宋王朝的影响49

二 青年朱熹仕泉谒呼禄法师墓与草庵题刻51

三 朱熹晚年知漳《劝谕榜》禁“传习魔教”辨析57

四 泉州摩尼教偶像崇拜与漳州民间传说的文化意蕴62

五 朱熹仕泉偶涉,知漳则禁;沈氏奏劾,居心叵测65

第四章 朱子理学与泉州关岳崇拜68

一 继承朱熹的正统观,以“天理”评判历代政权兴替的伦理标准69

二 张扬关羽的人格型范,使理学臧否人物的伦理观念深入人心71

三 关帝《经书》糅合佛道阐发《四书》义理,多层次覆盖世俗社会生活74

四 泉州关岳庙高悬朱熹“正气匾”,而岳飞故物“正气砚”为清末泉州状元吴鲁所得,“正气”一脉相承76

第五章从“湖湘之行”看哲学升华的政治原因与历史意义80

一 第三代主战派风云人物学术集会的政治原因80

二 明此学的目的:于政治圈外,建立理论威权,从而影响千秋政治87

三 中和新说:借“文化嫁接”重铸新儒学——牟宗三、金景芳的评判与蒙培元、任继愈的阐释之比较95

第六章 朱熹与庆元党禁的考察与反思108

一 劾唐仲友,朱熹卷入政治风潮108

二 台谏交奏,赵韩力量消长透视113

三 避地入山,此身未有栖留处119

四 以身殉道,世间真伪有谁知127

第七章 朱熹风水观的文化解读(上)135

一 一个盘桓于鲁、苏、皖而后入闽的朱氏家族——追寻长期迁徒形成择居择葬的家族文化心理积淀135

二 朱熹与蔡元定148

三从《山陵议状》看朱熹的“葬涉祸福论”152

四 朱子学融儒、道、释,庙寺灵签、实用通书加速风水文化之传播161

第八章 朱熹风水观的文化解读(下)165

一《泉州同安鹤浦祖祠堂记》真伪考辨165

二 人居环境理论的生态意蕴和审美抉择173

三 自然与人文、理性与情感的双向互动181

四 祭祀与“感应说”的人文性宗教蕴含186

第九章 朱子学派与南宋出版192

一 刻书地点流动性大,与南宋固守一地的私家刻书或出版商相比,影响更加深远192

二 诸省的及门弟子学成返乡在各地刊行儒学经典,形成了学派群体性刻书的规模效应195

三 朱子学派刻书的显著特点:熔铸新儒学,体现了重新诠释与整理儒家典籍的专业性与系统性199

四 朱熹:作为编辑出版家的评价202

第十章 逸事传说与笔记小说的双重形象217

一 感通天地物类的神化形象218

二 偏执卑劣暴虐的小人形象225

三 历史事实与双重形象的成因228

第十一章 从狐仙怪异传说看朱熹的第三重形象234

一 武夷山之演化——平民感情借千古狐魂的理想幻化,怨女旷夫消解性寂寞的精神药剂234

二 赣南铅山、庐山白鹿书院之流变——失意士人对科举制度的情绪反弹,纵逸之辈放浪形骸的辩护谈资239

三 清季之变异——聊斋先生笔下鬼狐的转换移植,反叛传统审美取向的合璧之作243

四 朱子在民间第三重形象及其本质:人们深层婚姻文化心理及伦理价值选择的折射反映246

第十二章 朱子与泉州籍缙绅的交游251

一 与梁克家:“昔岁调饥政”,为宋祚长治久安计251

二 梁克家游潮:“梅花”逸事流变及后世伪托朱熹之作257

三 与留正:“质疑请益,乃有十年之迟”262

四 与傅自得、陈知柔:温陵同游者267

第十三章 朱熹与古代泉州教育275

一 朱氏三代与“闽学开宗”275

二 赡学钱·苏颂祠·经史阁280

三 父执刘子羽修建泉州学宫284

四 职兼学事:“诸生时往还”287

五 泉籍门人与仕泉门人290

第十四章 朱熹泉州事迹考评(上)302

一 牧爱堂、九日山、畏垒庵、夫子泉302

二 采风金门、厦门两岛307

三 纠正中唐福建科举次第308

四“文公帕(兜)”之流变313

五 安溪“三日按事未竟”发微317

第十五章 朱熹泉州事迹考评(下)324

一 马负书:追寻朱子行迹的武状元324

二从“小山丛竹”书院看朱子崇祀328

三 永春陈山岩楹联题刻的著作权之谜332

四 逸文:题榜、吉语、楹联、诗赋335

五 辨伪:石佛岩、清溪八景、蔡林社标八景355

六《刘氏宗谱序》与《林氏世系总纪》存疑357

第十六章 朱子杂识366

一 朱子后裔366

二 朱门预测373

三“惜分阴”的时间观念376

四 何以恐昭穆失序并试释昭穆根源于官制378

五 临终何以“挥妇人无得近”384

六遗墨与新发现逸文386

参考文献393

一 古籍资料393

二 地方志书394

三 当代著作395

后记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