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氮氧同位素示踪河北平原包气带和地下水中氮的来源与迁移转化机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高太忠,庞会从,刘艳芳,李秀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0954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含氮废水-水质监测-研究-河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氮氧同位素示踪河北平原包气带和地下水中氮的来源与迁移转化机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氮污染概述1
1.2氮迁移转化研究现状2
1.2.1同位素技术研究进展2
1.2.2氮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过程及研究现状4
1.3脱氮微生物的研究现状6
1.3.1土壤氮素转化的关键微生物6
1.3.2氨化细菌7
1.3.3硝化细菌7
1.3.4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7
1.3.5微生物菌剂的相关研究8
1.4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法研究进展9
1.4.1磷脂脂肪酸分析法及其命名原则9
1.4.2磷脂脂肪酸分析法的原理及其应用10
1.5高通量测序11
1.6氮污染数值模拟研究12
1.6.1国内外数值模拟研究现状12
1.6.2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的发展13
1.6.3 Hydrus-1D模型研究现状14
第2章 区域概况15
2.1社会经济概况15
2.2自然地理概况16
2.2.1地形地貌16
2.2.2气候17
2.2.3土壤植被18
2.3水文地质特征19
2.3.1河北平原水系特征19
2.3.2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特征21
2.3.3地下水含水层组水文地质特征24
2.4地下水污染现状28
第3章 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中氮的来源29
3.1浅层地下水中氮的来源及其特征29
3.1.1氮污染来源分析29
3.1.2 硝酸盐氮在地下水中的分布31
3.1.3河北平原地下水硝酸盐氮总体特征33
3.1.4不同地区间的地下水硝酸盐氮变化34
3.1.5硝酸盐氮的示踪35
3.2浅层地下水氮迁移转化规律38
3.2.1浅层地下水氮迁移机理38
3.2.2实验内容与方法39
3.2.3研究区地下水氮污染数值模拟40
3.2.4模型预测及污染分析44
3.3包气带中“三氮”迁移转化机制45
3.3.1实验方法及样品预处理45
3.3.2土柱装填及实验46
3.3.3土壤水溶液中硝酸盐氮的迁移转化47
3.3.4土壤水溶液中氨氮的迁移转化49
3.3.5土壤水溶液中亚硝酸盐氮的迁移转化51
3.3.6浸出液中“三氮”的浓度变化53
3.4包气带中氮素数学模型的建立及Hydrus-1D预测54
3.4.1水流运动基本方程54
3.4.2土壤水分运移模型55
3.4.3土壤溶质运移模型55
3.4.4 Hydrus-1D软件介绍57
3.4.5结果分析60
3.5氮污染防治措施63
3.5.1建立生态农业体系63
3.5.2合理施肥与灌溉64
3.5.3加强排污管理64
3.6本章小结64
第4章 土壤微生物提取与制剂67
4.1实验材料和设备67
4.1.1试剂67
4.1.2实验器具68
4.1.3实验设备68
4.2实验方法69
4.3土壤的理化指标69
4.4细菌的富集与筛选70
4.4.1实验方法70
4.4.2结果与分析70
4.5各菌株形态及革兰氏染色71
4.5.1鉴定方法71
4.5.2结果与分析71
4.6各菌株性能的测定73
4.6.1实验方法73
4.6.2结果与分析73
4.7菌株的16S rDNA序列测定77
4.8氮循环微生物菌剂的制备78
4.9菌剂活性的测定78
4.9.1菌剂活性的测定方法78
4.9.2结果与分析79
4.10菌剂降解能力的测定83
4.10.1菌剂降解能力的测定方法83
4.10.2结果与分析84
4.11土培实验验证菌株效果95
4.11.1总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95
4.11.2氨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97
4.11.3硝态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99
4.11.4亚硝态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01
4.11.5 PLFA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03
4.12本章小结105
第5章 氮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107
5.1概述107
5.1.1氨化作用与氨化微生物107
5.1.2硝化作用与硝化微生物108
5.1.3反硝化作用与反硝化微生物109
5.2总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10
5.2.1总氮在潮土中的变化趋势110
5.2.2总氮在褐土中的变化趋势118
5.3硝态氮在土壤中的变化趋势123
5.3.1硝态氮在潮土中的迁移转化123
5.3.2硝态氮在褐土中的迁移转化130
5.4氨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35
5.4.1氨氮在潮土中的迁移转化135
5.4.2氨氮在褐土中的迁移转化141
5.5亚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46
5.5.1亚硝态氮在潮土中的迁移转化146
5.5.2亚硝态氮在褐土中的迁移转化148
5.6本章小结153
第6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下土壤微生物种类与多样性分析154
6.1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及方法154
6.1.1土壤的提取和纯化方法154
6.1.2 PCR扩增154
6.1.3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155
6.1.4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155
6.1.5数据计算方法155
6.2土壤细菌种类及多样性分析155
6.2.1土壤细菌高通量测序分类总结156
6.2.2土壤细菌物种相对丰度统计157
6.2.3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159
6.2.4稀释曲线分析161
6.2.5土壤氮循环功能细菌统计161
6.3土壤古菌种类及多样性分析162
6.3.1土壤古菌OTU聚类分析和物种注释163
6.3.2土壤古菌物种相对丰度统计163
6.3.3土壤古菌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164
6.3.4土壤氮循环功能古菌统计165
6.3.5稀释曲线分析165
6.4土壤真菌种类及多样性分析165
6.4.1土壤真菌OTU聚类分析166
6.4.2土壤真菌相对丰度统计166
6.4.3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166
6.4.4样品稀释曲线分析168
6.5本章小结168
第7章 结论与建议170
7.1主要成果与认识170
7.2河北平原包气带和浅层地下水氮污染控制对策174
附录176
附录1 7种菌株的测序序列176
附录2实验相关照片183
参考文献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