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底观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底观测](https://www.shukui.net/cover/6/30368821.jpg)
- 上海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筹),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4702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海底测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底观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从考察到观测——开创海洋科学的新时期1
1.2建设海底观测系统的需求2
1.3海底观测的特色与优势4
1.4编写目的与过程5
第2章 海底观测科学7
2.1物理海洋学8
2.1.1物理海洋学观测技术的发展8
2.1.2洋盆尺度的观测10
1.热带太平洋的TAO锚碇浮标阵列10
2.南大西洋巴西海盆的剖面浮标11
3.世界大洋的Argo计划12
2.1.3海流通道的观测14
1.大西洋经向环流减弱之争14
2.北部溢流15
3.低纬北大西洋海流16
2.1.4湍流混合的观测18
1.内潮与湍流混合18
2.太平洋湍流混合的观测18
2.2海洋沉积学20
2.2.1海洋沉积学与观测20
2.2.2沉积物捕集器测量颗粒沉降21
1.沉积物捕集器的类型22
2.沉积物捕集器的应用24
2.2.3悬移沉积物的原位测定26
1.海底边界层与雾状层26
2.悬移沉积物的原位观测方法27
2.2.4近底过程原位观测的应用30
1.北大西洋HEBBLE计划31
2.加利福尼亚蒙特里湾33
3.加利福尼亚Eel河口34
4.台湾高屏溪河口37
2.3海洋生物39
2.3.1海洋生物学的新时期39
2.3.2浮游生物41
1.浮游植物的化学与光学分析41
2.光学观测技术与海洋生物光学43
3.基因技术与微生物海洋学44
4.浮游动物的观测47
2.3.3底栖生物49
1.海底动物的观测49
2.底栖生物群落与底栖通量52
3.海底微生物55
2.4海洋化学59
2.4.1海洋化学的观测59
2.4.2羽状流59
1.近岸海底地下水溢出59
2.深海热液羽状流60
3.冷泉的甲烷喷溢63
2.4.3溶解气体65
1.甲烷65
2.溶解氧69
3.溶解二氧化碳72
2.4.4营养盐76
1.营养盐的测定76
2.营养盐与生产力77
2.4.5深海海底的化学探测79
1.生命活动的原位测量和保压装置79
2.微生物的原位培育实验80
3.热液口化学参数的原位测定81
2.5海底地震82
2.5.1海底地震观测的科学目标82
1.研究地球内部结构83
2.探测海底地质活动84
2.5.2海底的地震观测87
1.海底地震仪的布放87
2.洋中脊的海底地震观测88
3.宽频带海底地震仪的深海观测90
2.5.3海底井下的地震观测91
1.大洋钻探与井下地球物理观测91
2.大洋地震网91
3.西太平洋地震观测网93
第3章 海底观测的若干关键技术97
3.1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97
3.2水下观测的固定装置99
3.2.1锚系99
3.2.2着底器104
3.3水下观测的移动装置106
3.3.1ALPS106
3.3.2水下滑翔机108
3.3.3海底车110
3.4海底下的观测112
3.4.1从海底井塞到井下观测系统112
1.海底井塞的由来与结构112
2.海底井塞的发展与种类114
3.海底井下观测系统117
3.4.2海底节点长期地震观测120
3.5海底观测技术的组合与联网122
3.5.1观测站122
3.5.2观测网124
第4章 海底观测系统的现状与趋势129
4.1海底观测网站的历史与现状129
4.1.1世界四大深海长期观测站129
1.夏威夷HOT站130
2.百慕大BATS站133
3.东北太平洋M站136
4.北大西洋PAP站139
4.1.2美洲海底观测站142
1.LEO-15143
2.MVCO147
3.MARS151
4.HUGO和H2O155
5.VENUS157
6.NEPTUNE-Canada160
4.1.3欧洲海底观测站165
1.GEOSTAR系列166
2.SN-1169
3.ASSEM170
4“中微子望远镜”171
4.1.4日本海底观测站173
1.本州相模湾海区的海底观测175
2.北海道十胜—钏路岸外的海底观测177
3.四国室户岸外的海底观测179
4.西太平洋的VENUS和Geo-TOC观测网180
4.2海底观测网站的建设计划182
4.2.1美洲182
1.OOI计划的形成183
2.近海观测网186
3.区域观测网191
4.全球观测网197
4.2.2欧洲202
1.欧洲的ESONET和EMSO计划202
2.欧洲海底建网的科学目标204
3.欧洲的区域海底观测网205
(1)北冰洋网(Arctic)206
(2)挪威大陆边缘网(Norwegian Margin)208
(3)北欧海网(Nordic Sea)209
(4)豪猪盆地网(Porcupine)210
(5)亚速尔网(Azores)212
(6)伊比利亚网(Iberian)212
(7)马尔马拉海网(Marmara Sea)213
(8)利古里亚网(Ligurian)215
(9)东西西里网(East Sicily)217
(10)希腊网(Hellenic)218
(11)黑海网(Black Sea)219
4.2.3亚洲223
1.日本的ARENA计划223
2.日本的DONET计划225
3.我国台湾的“妈祖”计划228
第5章 建设我国的海底观测系统232
5.1建设我国海底观测系统的需求与进展232
5.1.1建设的需求232
5.1.2建设的进展233
5.2我国海底观测系统的环境与特色235
5.2.1东海内陆架235
5.2.2南海北部237
5.2.3我国海底观测的特色238
5.3建设我国海底观测系统的方针与途径238
5.3.1科学和技术的结合239
5.3.2通盘规划,稳步前进239
5.3.3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渠道240
参考文献241
缩略词索引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