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 田耀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10304563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传统音乐-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理论23

第一章 音乐的本质23

第一节 音乐生于物使心动24

一、心动与物动24

二、人欲与天理26

三、人乐与天乐27

第二节 音乐生于度量,本于太29

一、度量——音乐的本质在于数的比例和量的规定30

二、太一——音乐的本质在于体现宇宙万物的结构状态和运行规律32

第三节 音乐存在的方式36

一、声——以主观方式存在的音乐37

二、音——以客观方式存在的音乐40

三、乐——有确定的内容、以综合性表演方式存在的音乐42

第二章 音乐的形式和内容47

第一节 德成而上47

第二节 尽美尽善50

第三节 放郑声52

一、雅乐与俗乐52

二、郑声的形式与内容55

三、“放郑声”的原因61

第四节 诗为乐心,声为乐体62

一、音乐的“心”、“体”两个层面构成62

二、音乐的“心”、“体”背离与统一63

三、听“声”容易听“心”难65

第三章 音乐的审美68

第一节 以和为美68

一、儒家的“中和”之美68

二、《吕氏春秋》的“适和”之美71

三、阮籍的“平和”之美72

四、周敦颐的“淡和”之美75

第二节 大音希声77

一、“大音希声”的本义所指77

二、“大音希声”的阐释分歧79

三、“大音希声”命题的发展轨迹84

四、“大音希声”命题的现代阐释90

第三节 声无哀乐92

一、“声无哀乐”的基本内容93

二、当代学者关于“声无哀乐”的阐释96

三、声无哀乐,音有哀乐吗?103

第四章 音乐的功能121

第一节 音乐的观风俗、知厚薄、解民情的功能121

第二节 音乐的修身养性完善人格的功能124

一、音乐的“修内”功能125

二、音乐和谐人伦关系的功能126

三、音乐治理国家的功能127

第三节 音乐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功能128

一、音乐感化人心、陶冶性情的功能129

二、音乐移风易俗、改良社会的功能132

三、音乐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原因分析133

第四节 音乐的养生健体功能138

一、音乐“养神”的功能138

二、音乐“养身”的功能140

三、音乐“护身”的功能142

第二单元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理论145

第一章 声乐表演理论145

第一节 以“声”为旨趣的上古时期声乐技术理论146

第二节 以“情”为旨趣的中古时期声乐技术理论151

第三节 以“义”为审美旨趣的近古时期声乐技术理论156

第二章 器乐表演理论164

第一节 古琴是中国众多乐器的代表165

一、古琴是使用历史最悠久、历数千年从未中断的乐器165

二、古琴主要是文人阶层使用、由文人雅士直接操演的乐器167

三、古琴是雅俗共赏的乐器169

第二节 融作曲与演奏为一体的古琴音乐创作171

第三节 情感和意蕴是古琴演奏技术的最高追求175

一、古琴演奏与情感表达176

二、古琴演奏与内容表现177

三、古琴演奏中“韵”与“声”的关系178

第三单元 中国传统音乐乐律学理论183

第一章 律学理论183

第一节 标准音与黄钟音高185

第二节 三分损益律与五度相生律190

一、三分损益律190

二、五度相生律194

第三节 钟律、琴律与纯律196

一、钟律196

二、琴律198

三、纯律200

第四节 新法密率与十二平均律203

第二章 乐学理论208

第一节 宫调209

一、声209

二、宫211

三、均212

四、调214

五、宫调222

第二节 音阶233

一、五声音阶234

二、九声音阶235

三、七声音阶237

四、其他音阶239

第三节 旋宫与犯调246

一、旋宫246

二、犯调254

第四节 板眼255

一、与板眼相关的概念256

二、板式258

三、板眼和板式的标记260

第四单元 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理论263

第一章 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概述263

一、指位谱263

二、音位谱268

三、拟声谱272

第二章 古琴谱273

一、文字谱274

二、减字谱274

三、古琴谱的读法与打谱277

第三章 工尺谱281

一、工尺谱发展概述281

二、工尺谱记谱原理283

三、工尺谱使用方法288

第四章 锣鼓谱289

一、锣鼓谱的谱字与谱式290

二、锣鼓谱的其他符号291

三、锣鼓谱的断句与节奏293

四、锣鼓谱在中国传统音乐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296

第五单元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理论305

第一章 句式结构305

第一节 两句体305

一、民歌音乐中的两句体结构306

二、说唱音乐中的两句体结构307

三、戏曲音乐中的两句体结构311

第二节 四句体318

第三节 多样化的句体结构320

一、一句体320

二、三句体321

三、五句体322

第二章 曲牌结构325

第一节 曲牌326

一、曲牌历史概述326

二、曲牌的定义341

三、曲牌的种类349

第二节 曲牌套曲350

一、声乐曲牌套曲350

二、器乐曲牌套曲360

三、板式曲牌套曲363

第三章 板式结构365

第一节 板式365

第二节 板式套曲367

一、声乐板式套曲368

二、器乐板式套曲382

后记4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