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案例干部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案例干部读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368039.jpg)
-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知识干部培训丛书》编写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6659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工业化:信息化-案例-中国-干部培训-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案例干部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新趋势1
1.1 信息技术不断向工业核心环节渗透,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2
1.2 单项应用加速向综合集成转变,改变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方式4
1.3 大型企业加强产业链协同应用,不断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4
1.4 信息化促进传统工业向服务转型,生产性生服务业地位日益凸显5
1.5 智能化成为产品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6
第2章 关键环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切入点9
2.1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采用数字化研发工具提升飞机智能化水平10
2.1.1 沈飞概况10
2.1.2 沈飞开展飞机研发信息化的背景和需求11
2.1.3 沈飞创新飞机研制模式11
2.1.4 沈飞创新研制模式后取得的成效14
2.2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打造并行协同的产品生产线15
2.2.1 武船概况15
2.2.2 武船生产线信息化变革的背景和需求15
2.2.3 武船打造并行协同的生产线16
2.2.4 武船并行协同生产线的实施效果17
2.3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现代医药物流体系17
2.3.1 九州通概况17
2.3.2 九州通现代医药物流体系的建设背景18
2.3.3 九州通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18
2.3.4 九州通现代医药物流体系的实施效果19
2.4 首钢集团实施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一业多地”运营20
2.4.1 首钢集团概况21
2.4.2 首钢集团企业信息化需求背景21
2.4.3 首钢集团“一业多地”信息管理平台的实现方式和创新点21
2.4.4 首钢集团“一业多地”信息管理平台的实施效果25
2.5 开滦集团利用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26
2.5.1 开滦集团概况26
2.5.2 开滦集团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背景26
2.5.3 开滦集团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实施过程27
2.5.4 开滦集团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实施效果29
2.6 小结29
2.6.1 关键环节信息化应用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30
2.6.2 关键环节信息化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基础30
2.6.3 关键环节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演进31
第3章 多业务综合集成:企业信息化的新阶段33
3.1 太重集团利用设计制造一体化工程设计平台实现集成化研发模式34
3.1.1 企业基本情况34
3.1.2 信息化需求背景35
3.1.3 信息化实施情况35
3.1.4 实施效果37
3.2 湘钢借助产供销系统助推产销一体化37
3.2.1 企业基本情况37
3.2.2 湘钢“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目标38
3.2.3 湘钢信息化历程39
3.2.4 湘钢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体系40
3.2.5 湘钢信息化取得的效果41
3.3 福田汽车推行PLM系统打造全流程异地研发模式43
3.3.1 企业基本情况43
3.3.2 信息化建设背景43
3.3.3 信息化实施情况44
3.3.4 实施效果50
3.4 小结51
3.4.1 必须做好信息化总体规划51
3.4.2 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开展信息化51
3.4.3 必须注重信息化实施中的过程控制52
第4章 产业链协同应用:构建新的竞争优势53
4.1 东风商用车公司采用供应商协同交互平台全面提升产业链协同水平54
4.1.1 公司简介54
4.1.2 东风商用车采用供应商协同交互平台的必要性55
4.1.3 东风商用车公司建立供应商协同交互平台的实践56
4.1.4 东风汽车协同平台的效果57
4.1.5 东风商用车公司采用供应商协同交互平台的启示58
4.2 摩托罗拉(中国)打造协同式数字化供应链58
4.2.1 公司简介58
4.2.2 摩托罗拉采用协同式数字化供应链的必要性分析59
4.2.3 采用协同式数字化供应链优化业务流程60
4.2.4 协同式数字化供应链的效果61
4.3 戴尔实施直销供应链管理模式62
4.3.1 戴尔公司简介62
4.3.2 直销供应链管理模式62
4.3.3 直销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点63
4.3.4 直销供应链模式的启示64
4.4 空中客车推动研发设计全球协同64
4.4.1 法国空中客车公司简介65
4.4.2 空客采取全球设计协同的背景和需求分析65
4.4.3 空客研发设计信息化实践65
4.4.4 空客研发设计全球协同的效果66
4.5 小结67
4.5.1 从业务流程整合入手建立高效协同的数字化供应链67
4.5.2 从贸易合作伙伴入手建立协同的供应链体系68
4.5.3 通过改变传统销售模式建立产销一体的供应链体系68
4.5.4 从研发设计协同入手建立协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68
第5章 业务流程重组与企业组织再造:企业信息化的新跨越69
5.1 宝钢实施全生命周期再造和优化70
5.1.1 宝钢集团简介70
5.1.2 实施全生命周期再造的背景和原因71
5.1.3 宝钢全生命周期再造的过程和实践71
5.1.4 实施冶金ERP系统后的效果74
5.2 海尔集团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76
5.2.1 海尔集团简介76
5.2.2 实施业务流程的背景和需求77
5.2.3 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和实践78
5.2.4 实施业务流程改造的效果82
5.3 宇通客车实施流程再造实现“三流合一”84
5.3.1 宇通集团简介84
5.3.2 实施流程再造的背景和需求85
5.3.3 流程再造的过程和实践87
5.3.4 流程再造后取得的成效89
5.4 波音公司加速生产流程全面重构90
5.4.1 公司简介90
5.4.2 生产流程再造的背景和需求91
5.4.3 生产流程重构取得的效果95
5.5 小结95
5.5.1 设定合理的目标96
5.5.2 解决业务重组与现有观念的冲突96
5.5.3 坚持从自身需求出发96
5.5.4 需要高层领导鼎力支持97
第6章 从传统制造业拓展新型业态:信息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99
6.1 红领集团开创服装业个性化产品设计新模式100
6.1.1 古老的制衣行业正孕育着新一轮的商业技术变革100
6.1.2 巧用信息通信技术勾勒红领人MTM帝国梦想102
6.1.3 “裁缝”服务融入规模制造带来“红领”式技术红利104
6.2 陕鼓集团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和服务商转型106
6.2.1 转型的背景和动力106
6.2.2 转型的路径和模式107
6.2.3 转型效果及评价110
6.3 苹果公司开创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111
6.3.1 游走在破产边缘的苹果111
6.3.2 基于内容与终端整合的商业模式创新113
6.3.3 转型的效果及评价115
6.4 IBM实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117
6.4.1 IMB价值链重构重塑全球信息产业竞争格局117
6.4.2 IBM转型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120
6.4.3 IBM以服务化转型重新引领全球信息产业发展123
6.5 罗尔斯·罗伊斯争做航空发动机在线维护服务领导者125
6.5.1 抢占航空发动机市场的竞争制高点125
6.5.2 构建基于在线维护的航空发动机产品服务体系127
6.5.3 以服务化转型巩固航空发动机市场的垄断地位129
6.6 小结131
6.6.1 业务转型是核心竞争力的延伸和整合131
6.6.2 并购与出售是企业转型的直接推动力131
6.6.3 产业联盟竞争正成为产业竞争的新形态132
6.6.4 “终端+渠道+内容”的商业模式正成为IT公司竞争的基本模式133
6.6.5 完善供应链体系——我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条件133
6.6.6 充分重视信息系统的作用133
6.6.7 产品与内容融合仍是苹果公司未来发展的商业模式134
第7章 从两化融合中衍生现代信息服务业:专业性企业信息化服务135
7.1 宝信软件扎根宝钢,走向社会136
7.1.1 公司简介136
7.1.2 宝信成长路线图137
7.1.3 宝信的贡献139
7.2 启明信息打造汽车业IT服务第一品牌139
7.2.1 公司简介139
7.2.2 启明信息成长路线图139
7.2.3 启明信息对汽车行业的贡献140
7.2.4 向着汽车IT服务第一品牌迈进142
7.3 CAXA争做中国CADPLM的排头兵142
7.3.1 公司简介142
7.3.2 成长路线图143
7.3.3 对CADPLM行业的贡献145
7.4 中控科技集团争做中国最知名的自动化公司146
7.4.1 涉足多个领域的自动化综合性集团公司146
7.4.2 成长路线图147
7.4.3 企业未来发展148
7.5 东蓝科技努力成长为石油化工行业信息化建设专家148
7.5.1 公司简介149
7.5.2 成长路线图149
7.5.3 企业效益分析152
7.6 小结152
7.6.1 剥离的信息服务企业能有效地保障母公司信息化建设153
7.6.2 剥离的信息服务企业能有效地推动整个行业信息化建设153
7.6.3 联合成立的信息服务企业有利于推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154
第8章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专业化服务155
8.1 上海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156
8.1.1 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简介156
8.1.2 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157
8.1.3 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服务内容159
8.1.4 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效果162
8.2 杭州面向纺织印染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63
8.2.1 平台概述163
8.2.2 平台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163
8.2.3 平台提供的主要服务165
8.2.4 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实施效果165
8.2.5 平台建设经验166
8.3 中国制造网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166
8.3.1 中国制造网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简介167
8.3.2 中国制造网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所提供的服务167
8.3.3 中国制造网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作用168
8.3.4 中国制造网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特点168
8.4 农村电子商务“沙集模式”169
8.4.1 “沙集现象”169
8.4.2 主要做法169
8.4.3 “沙集模式”170
8.4.4 “沙集模式”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172
8.5 小结173
8.5.1 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平台能减少中小企业创新成本173
8.5.2 生产制造服务平台能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174
8.5.3 管理信息化平台能有效减少企业信息化成本174
8.5.4 电子商务能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174
8.5.5 农村电子商务能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175
第9章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未来发展展望177
9.1 智能工业全面深入发展178
9.2 制造业软化与服务化势不可当179
9.3 产业链长链条协同成为发展焦点179
9.4 信息资源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180
9.5 融合发展引发产业组织变革和产业结构升级180
附录A 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183
参考文献187
后记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