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司财务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司财务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4480003.jpg)
- 王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8636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公司-财务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司财务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司财务理论的逻辑与结构1
一、从金融看公司财务1
(一)交易、金融与金融经济学1
(二)金融经济学与公司财务3
(三)市场—组织间互动关系:公司财务逻辑4
(四)对经济理论研究范式的简要讨论5
二、西方财务理论发展脉络的简要回顾8
(一)现代工商业兴起、外部融资与证券监管(20世纪初—40年代)9
(二)经济增长、投资与资本市场风险定价(20世纪50—70年代)10
(三)并购重组与代理问题的引入(20世纪70—90年代)11
(四)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与价值管理(20世纪90年代至今)13
三、公司财务理论的两大逻辑体系:分野与融合14
(一)基于资本市场的财务理论14
(二)基于组织管理的财务理论18
(三)引进、吸收、消化西方公司财务理论时的反思19
(四)公司财务理论:目标定位及内容拓展22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7
第二章 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术语30
一、价值30
(一)资本的天然属性:逐利性与流动性30
(二)时间序列下的价值:财务“尺度”31
(三)价值增值函数:现金流、时间与风险32
(四)会计账面价值、计价属性与市场价值34
二、现金流35
(一)公司现金流的“源头”:营业活动与营业现金流35
(二)剩余现金流量:财务含义及财务等式36
(三)剩余现金流与公司成长:现金流与增长率的关系38
(四)剩余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两者间差异39
三、信息不对称性40
(一)基本概念40
(二)信息不对称性与公司财务41
四、控制权42
(一)所有权的本质:剩余控制权42
(二)控股股东与控制权收益43
(三)两权分离度4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47
第三章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有效市场49
一、关于研究方法的一般讨论49
(一)分析性研究49
(二)实证研究50
(三)实地研究52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53
(一)预期收益与风险:单一证券情形53
(二)两种证券的组合55
(三)多种资产的组合62
(四)无风险资产引入与资本市场线(CML)66
(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推导69
(六)相关争议72
三、有效市场假说(EMH)74
(一)有效市场假说及市场有效程度74
(二)增量信息与有效市场作用机理76
(三)有效市场的检验及其悖论78
(四)有效市场假设与行为金融研究范式80
(五)小结83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84
第四章 金融合约及证券设计86
一、基本概念的解释86
(一)关于合约问题的基本讨论86
(二)金融合约及其类型90
(三)证券设计理论:与公司控制权配置有关91
二、债券合约及其设计95
(一)最优金融合约的基本模型96
(二)A的道德风险问题:债务合约的激励属性99
(三)A的逆向选择问题:资产替代效应与债务合约100
(四)管理层内部股权及市场信号效应101
(五)为什么有信贷限额?102
(六)破产与清算机制103
(七)贷款期限结构安排:一次或连续多次106
(八)债务合约中的“过程中条款”109
(九)债券的可转换性111
三、股权合约及其设计116
(一)股权合约及其存在性解释116
(二)股权契约:两类代理冲突118
(三)股东—经理人之间的权力配置120
(四)股东的投票权安排120
(五)混合证券:优先股及其治理作用123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25
第五章 债务的价值:资本结构理论129
一、资本结构理论:讨论的前提129
(一)公司融资问题讨论的各种缘由129
(二)基本问题:债务与公司价值的关系130
(三)视角位移:基于融资需求方角度131
(四)关键转变:从“债务融资的价值”到融资决策背后的“权利与行为”132
(五)资本结构理论发展路径:简要梳理132
二、早期资本结构理论134
(一)净收入法:公司债务与公司价值相关134
(二)净营业收入法:公司债务同公司价值无关135
(三)传统理论136
三、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M-M理论及其修正137
(一)M-M理论(公司财务中的“价值守恒”定律)137
(二)静态权衡理论(static trade-off theory)149
(三)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的终结150
四、债务融资、代理成本与资本结构模型151
(一)J-M的经典模型:代理成本研究框架151
(二)J-M模型的拓展:债务融资作用的其他解释性理论154
(三)简要的结语157
五、信息不对称性、信号机理与资本结构模型157
(一)负债及其信号作用158
(二)投资与融资优序理论(pecking-order theory)160
(三)信息不对称下的资本结构理论:小结164
六、资本结构理论:其他解释164
(一)基于控制权的资本结构理论164
(二)产业视角下资本结构理论:由“财务”向“经营”拓展169
(三)基于行为金融的市场择时假说(market timing hypothesis)171
七、投资、资本供应方的融资约束与资本结构172
(一)外部融资约束:公司特征及其测度174
(二)金融危机下的融资约束与投资:一项全球调查(2010)与最新证据(2012)175
八、小结17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76
第六章 公司融资与股利政策180
一、关于公司股利及股利政策181
(一)股利分配基础与资本保全原则181
(二)股利形式及其支付方式182
(三)股利政策为什么很重要?184
二、传统股利理论:M-M理论187
(一)M-M理论——股利无关论187
(二)M-M股利无关论的学术贡献190
三、股利政策:代理模型及其拓展191
(一)J-M代理模型:股东—经营者代理冲突、现金股利与自由现金流假说191
(二)大股东—中小股东间代理冲突:现金股利与利益保护192
(三)代理模型的简要小结195
四、股利政策: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发展195
(一)股利政策:利好信号196
(二)股利政策:利空信号197
(三)高股利:利好还是利空?197
五、其他解释性理论198
(一)在手之鸟理论198
(二)税差理论及其拓展:追随者效应199
(三)产品市场竞争与股利政策:孰“因”孰“果”201
(四)股利政策与行为金融202
六、股票回购: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208
(一)股票回购行为的基本解释208
(二)股票回购:动机分析209
七、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211
(一)中国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度基础与演变过程212
(二)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是什么?214
(三)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218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21
第七章 外部融资与公司治理228
一、公司治理为什么是财务问题229
(一)现代企业理论:交易成本与Williamson治理经济学229
(二)美国公司治理演变:公司治理为什么是财务学概念?232
(三)公司治理:基于股权结构及其权利的制度安排237
二、公司治理:概念、分类及机制237
(一)讨论前提: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237
(二)公司治理的概念界定239
(三)公司治理体系:两分法(Taxonomies)241
(四)公司治理目标:权力制衡或投资者保护?245
三、股东、股东大会及其治理机制247
(一)股东分类:结构、身份与角色248
(二)股东大会行权规则:“一股一票”制255
(三)股东与公司治理机制:大股东董事与董事会席位266
四、董事会机制:公司治理的核心机制273
(一)董事会职能:基础理论的讨论273
(二)董事会的独立性275
(三)对淡马锡案例的再分析:学理讨论279
(四)作为团队的董事会行为282
五、经营者激励:利益趋同与经济设防285
六、《公司治理准则》(OECD,2004)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发展报告》(2010)288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89
第八章 项目投资、并购与公司价值295
一、非完全竞争性产品市场:战略与投资决策296
(一)并非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297
(二)公司间利润差异:几种解释性理论298
(三)产业分析与竞争优势301
(四)投资及其行为过程302
(五)战略与投资决策间匹配:常见的错误决策302
二、项目投资与公司价值304
(一)投融资分离原理、全权益融资假设与资本成本(WACC)304
(二)项目投资价值决策标准:NPV法则及价值可加性305
(三)IRR法:不足及其修正法(MIRR)306
(四)投资决策方法的应用:调查结果307
三、项目投资与风险管理308
(一)项目风险的视角308
(二)“单一或独立”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308
(三)投资项目的风险与项目折现率:公司整体视角312
(四)股东视角下项目的风险与项目折现率314
四、并购与公司价值314
(一)并购类型的多维划分314
(二)并购动机的讨论:经济含义316
(三)美国企业并购的阶段性:财务特征及治理背景318
(四)多元化战略、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及公司价值320
(五)并购过程中的价值评估:实务操作324
五、投融资决策与人的行为:理论归纳326
(一)投资决策中的决策者——“人”326
(二)公司投资决策与行为:几种解释性理论327
(三)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329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332
第九章 企业成长与企业集团财务337
一、企业成长模式及其选择337
(一)企业成长模式:新建与并购337
(二)有关企业成长模式选择的解释性理论339
(三)影响中国企业成长路径选择的基本影响分析342
(四)中国企业成长模式选择的实证检验346
二、企业集团财务研究:基于经济学的研究框架347
(一)什么是企业集团?347
(二)企业集团财务经济学的研究视角349
(三)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学解释350
(四)新兴经济体的企业集团为什么大多采用金字塔结构353
(五)企业集团控股股东与集团运行低效率间是否存在关联?358
(六)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集团效率359
三、管理视角下的企业集团财务与管理控制362
(一)企业集团类型与财务管理职责定位362
(二)企业集团股权的设计365
(三)企业集团财务战略367
(四)集团管理控制模式与工具整合应用369
四、中国企业集团成长:“总部自营”现象的解释370
(一)总部基本职能371
(二)存在管理总部的解释:合理性371
(三)中国企业集团成长中的特殊现象:“总部自营”及解释逻辑372
(四)企业集团总部自营的经济后果:“业绩稳定器”功能376
五、中国企业成长与集团财务研究:未来议题377
(一)制度环境、市场化导向与中国企业集团角色研究377
(二)中国企业集团制度属性、集团财务理论研究基础与导向377
(三)中国企业集团金字塔现象及其财务解释378
(四)母子体制、集团治理与有限责任制度378
(五)企业集团战略、组织结构与财务控制379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