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4468113.jpg)
- 黎翔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650547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教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1
第一节 教育概述2
一、教育的概念2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2
三、教育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6
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7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7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8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要求13
同步训练15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6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经济17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17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19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制度21
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21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23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文化25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26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27
第四节 教育与社会人口28
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29
二、教育的人口功能31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33
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概念33
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33
同步训练34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35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36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36
二、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36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39
一、几种不同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观39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分析40
第三节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45
一、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45
二、教育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47
同步训练48
第四章 教育目的50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51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51
二、教育目的的结构53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55
第二节 确立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57
一、有关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57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现实依据61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62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62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66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67
四、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途径68
第四节 教育目的与当代素质教育70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70
二、我国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71
三、我国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的关系71
同步训练72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74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75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75
二、确立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75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77
四、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79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81
一、旧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81
二、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83
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基本体系86
四、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改革88
第三节 义务教育89
一、义务教育的特征89
二、义务教育的起源与发展90
三、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91
同步训练95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97
第一节 教师98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98
二、教师职业的作用与地位99
三、教师的职业素养101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104
第二节 学生107
一、学生的本质特点107
二、学生的地位108
三、学生的发展109
第三节 师生关系110
一、师生关系的特点110
二、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111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112
同步训练115
第七章 课程117
第一节 课程概述118
一、课程的概念118
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18
三、课程的类型119
四、课程理论122
第二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124
一、课程设计概述124
二、设计课程目标127
三、设计课程内容130
四、课程实施133
五、课程评价134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35
一、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135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36
三、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140
同步训练144
第八章 教学(上)145
第一节 教学概述146
一、教学的概念146
二、教学的意义147
三、教学的任务147
四、教学理论149
第二节 教学过程151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151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152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53
四、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55
第三节 教学原则157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157
二、教学原则的作用158
三、教学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158
第四节 教学方法162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162
二、我国现行的教学方法163
三、国内外新的教学方法166
四、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168
同步训练169
第九章 教学(下)171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72
一、备课172
二、上课173
三、布置和批改作业174
四、课外辅导175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75
第二节 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175
一、教学模式175
二、教学设计178
第三节 教学组织形式181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182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182
三、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184
四、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趋势187
第四节 教学评价188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188
二、教学评价的类型189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190
四、学生学业评价191
五、教师教学工作评价194
同步训练196
第十章 德育工作197
第一节 德育概述198
一、德育的概念198
二、德育的任务198
三、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199
第二节 德育过程202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202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202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03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206
一、德育的原则206
二、德育的途径211
三、德育的方法212
第四节 德育模式214
一、德育模式的概念214
二、几种主要的德育模式214
同步训练219
第十一章 课外活动220
第一节 课外活动概述221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221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221
三、课外活动的意义222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223
一、课外活动的内容223
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226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230
一、课外活动的组织领导230
二、组织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232
三、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233
同步训练236
第十二章 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238
第一节 班主任239
一、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239
二、班主任的素质要求240
三、班主任的工作内容241
四、班主任的工作原则245
第二节 班级管理245
一、班级与班集体245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247
三、班级管理的模式249
第三节 少先队工作251
一、少先队概述251
二、少先队活动及辅导255
三、少先队辅导员的基本条件与职责258
同步训练259
第十三章 学校管理261
第一节 学校管理概述262
一、学校管理的概念262
二、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262
三、学校管理的功能263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264
一、教育教学管理264
二、教育人事管理267
三、教育财务管理268
第三节 学校管理的过程270
一、学校管理过程的特点270
二、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270
第四节 学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273
一、学校管理的原则273
二、学校管理的方法276
第五节 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278
一、学校管理体制278
二、学校管理人员283
同步训练284
第十四章 教育政策与法规286
第一节 教育政策概述287
一、教育政策的概念287
二、教育政策的特点287
三、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288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教育政策文献291
第二节 教育法规概述294
一、教育法规的概念294
二、教育法规的作用294
三、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295
四、教育法规体系296
五、主要教育法规简介298
第三节 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地位299
一、教师的法律地位299
二、学生的法律地位303
第四节 教育法律责任与教育法律救济304
一、教育法律责任304
二、教育法律救济306
同步训练307
参考文献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