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后发劣势理论的经济赶超战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后发劣势理论的经济赶超战略研究
  • 王文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867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后发劣势理论的经济赶超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研究意义1

一 选题的理论意义1

二 选题的现实意义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5

一 国外后发劣势理论研究综述5

二 国内后发劣势理论研究综述8

三 国外经济赶超战略研究综述13

四 国内经济赶超战略研究综述24

第三节 本书的创新点28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结构与研究方法30

一 本书的基本结构30

二 本书的研究方法31

第二章 后发劣势理论分析34

第一节 后发劣势的内涵与分类34

一 后发劣势的内涵34

二 后发劣势的分类36

第二节 后发劣势特征41

一 后发劣势的客观性42

二 后发劣势的相对性43

三 后发劣势的动态性44

四 后发劣势的累积性46

第三节 研究后发劣势的意义48

一 认识后发劣势是后发战略的起点48

二 克服后发劣势是经济赶超的前提50

第四节 小结52

第三章 经济赶超战略分析53

第一节 经济赶超战略的内涵与特点53

一 经济赶超战略的内涵53

二 经济赶超战略的特点54

第二节 经济赶超战略的实证分析57

一 幼稚产业保护论与德国模式57

二 重化工业优先发展与苏联模式60

三 结构主义与进口替代战略64

四 新自由主义与智利模式69

五 出口替代与东亚模式73

六 蛙跳战略与印度模式76

第三节 经济赶超战略的共识与分歧80

一 经济赶超战略的共识80

二 经济赶超战略的主要分歧83

三 新自由主义会重蹈依附性发展84

四 东亚模式已经不可持续88

五 超越新自由主义与东亚模式91

第四节 小结99

第四章 新形势下后发国家的经济赶超战略转型100

第一节 全球化对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100

一 全球化的动因及其特征100

二 全球化带来的机遇103

三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105

四 全球化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终结107

第二节 全球化与后发国家经济赶超战略选择110

一 摆脱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束缚111

二 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机遇111

三 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113

四 进一步采取措施扩大内需114

五 建立公平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116

第三节 全球能源、生态与社会危机的挑战116

一 危机威胁到文明的可持续发展117

二 危机使后发国家的后发劣势递增120

第四节 各种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122

一 悲观型可持续发展战略122

二 乐观型可持续发展战略124

三 协调型可持续发展战略126

四 全球协作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29

五 新型现代化是解决危机的根本途径130

第五节 后发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策139

一 确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发展观139

二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139

三 大力发展节能与环保技术140

四 进一步完善市场调节机制141

五 加强全民节能环保教育142

六 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社会资本积累142

第六节 小结143

第五章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后发劣势递增的困境145

第一节 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着深刻危机145

一 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45

二 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严重146

三 经济的独立性较差147

四 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148

五 文化断裂加剧149

第二节 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后发劣势递增149

一 中国作为后发者的后发劣势150

二 全球化带来的后发劣势152

三 全球生态与能源危机带来的后发劣势155

四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特殊劣势157

第三节 当前国内对于危机的反应及其局限性159

一 新左派159

二 新自由主义160

三 威权主义161

四 激进主义161

第四节 小结165

第六章 重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166

第一节 重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必要性166

一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困境166

二 传统的经济赶超思维已不可行169

第二节 中国经济赶超战略的基本思路171

一 中国经济赶超必须实现三大突破171

二 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基本框架173

第三节 目标层:新型现代化175

一 新型现代化的实质是文明转型175

二 新型现代化的目标是以人为本177

第四节 战略层:新型工业化179

一 新型工业化模式179

二 新型工业化战略181

第五节 战术层:为现代化赶超创造条件184

一 解决人口问题是现代化赶超的基础184

二 文化创新为现代化赶超提供文化资本187

三 科教改革为现代化赶超提供人力资本191

四 市场改革为现代化赶超提供制度资本197

五 公平分配为现代化赶超提供社会资本202

第六节 小结208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210

参考文献2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