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小说叙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小说叙事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34433989.jpg)
- 徐志平著 著
- 出版社: 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72212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清小说叙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编 叙事者研究21
第一章 叙事者干预在早期话本中的表现21
一、前言21
二、《清平山堂话本》中的早期话本26
三、《清平山堂话本》中早期话本「对话语的干预」27
四、《清平山堂话本》中早期话本「对故事的干预」35
五、结语48
第二章 「二拍」与《清平山堂话本》中的早期话本「叙事者干预」技巧之比较51
一、前言51
二、对话语的干预之比较54
三、对故事的干预之比较66
四、结语81
第三章 叙事者干预在话本小说《醉醒石》的运用83
一、前言83
二、对於共时语境的必要说明88
三、透过解释,以合理化情节的发展92
四、透过分析,以提升小说的艺术内涵97
五、发表议论,提供价值观,并拉近与读者的距离101
六、后设叙述的运用108
七、结语109
第四章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叙事者之比较111
一、前言111
二、从源於不同的说书传统进行比较112
三、从「故事内」叙事者运用的情形进行比较116
四、从叙事者干预的情形进行比较126
五、结语137
第五章 《金瓶梅词话》与崇祯本《金瓶梅》叙事者之比较139
一、前言139
二、不同层次叙事者运用技巧之比较143
三、叙事者思想观念之比较:以「看官听说」内容为主的考察149
四、结语162
中编 敘事模式分析167
第六章 晚明话本小说中的转世结构167
一、前言167
二、晚明话本小说具「转世」成分之故事的类型172
三、以「转世」为结构主干的话本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意义188
四、非结构主干的「转世」情节在晚明话本小说中的作用196
五、结语202
第七章 李渔话本小说的创新意识及其解构205
一、前言205
二、李渔话本小说具自觉意识的创新内容与手法208
三、李渔小说创新意识的自我解构222
四、结语235
第八章 明末清初话本小说的劝惩意识——一个接受美学的观点,并以《清夜钟》及《鸳鸯鍼》为例237
一、前言237
二、乱世危言:《清夜钟》的劝惩意识242
三、德化与士风:《鸳鸯鍼》的劝惩意识248
四、结语257
第九章 人情小说的杂语现象——从《金瓶梅》到《跻春台》259
一、前言259
二、《金瓶梅》的杂语现象262
三、《跻春台》的杂语现象276
四、结语283
第十章 清代中期话本小说叙事模式析论285
一、前言285
二、聚合式的叙事结构288
三、从叙事者干预到第一人称的叙事者297
四、新闻性叙事模式的出现305
五、结语312
下编 叙事理论及互文性研究315
第十一章 短篇小说的特质及其叙事分析——以话本小说〈等不得重新羞墓穷不了连掇巍科〉为例315
一、短篇小说的特质315
二、为何要采用叙事学来进行文本分析?321
三、故事内容介绍323
四、本篇小说之叙事分析326
五、馀论347
第十二章 中国通俗小说理论中的短篇意识349
一、前言349
二、通俗小说短篇意识的形成351
三、从短篇小说的「近代」观念看话本小说的短篇属性356
四、通俗小说理论中短篇意识不明显之原因361
五、结语366
第十三章 遗民诗人杜浚功能论小说观探究367
一、前言367
二、杜浚心目中的「小说」概念373
三、功能论的小说观378
四、结语399
第十四章 戏曲对经典小说的转化——以李开先《宝剑记》为例401
一、前言401
二、主题思想的转化404
三、主题象征物的转化406
四、叙事结构的转化408
五、人物形象的转化411
六、结语415
第十五章 晚明话本《石点头》三篇正话与《夷坚志》关系之研究417
一、前言417
二、《石点头》三篇正话故事与《夷坚志》的复杂关系418
三、《夷坚志》与《石点头》相同故事不同写法之比较427
四、结语436
参考书目439
后记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