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昌化镇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昌化镇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433077.jpg)
- 《昌化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80238971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07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561页
- 主题词:乡镇-地方志-温州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昌化镇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3
大事记11
第一编 自然环境41
第一章 地质地貌水系41
第一节 地质构造与矿藏41
第二节 地貌41
第三节 水资源43
第二章 气候土壤植被44
第一节 气候44
第二节 土壤45
第三节 植被45
第三章 主要动植物46
第一节 动物类型46
第二节 植物类型47
第四章 自然灾害5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重大自然灾害5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重大自然灾害54
第三节 特大自然灾害55
第二编 建置59
第一章 建置沿革59
第一节 昌化县治59
第二节 昌化镇60
第三节 乡镇(公社)60
第二章 建制村自然村沿革62
第一节 建制村62
第二节 自然村73
第三编 政党 政权 群众团体78
第一章 政党7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78
第二节 乡镇(公社)党员代表大会制度79
第三节 各时期党委工作重点79
第四节 中共昌化镇委工作机构与职责81
第五节 民主党派地方组织91
第六节 民国时期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团地方组织91
第二章 政权93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93
第二节 人民政府95
第三节 建制村行政领导104
第四节 民国时期乡、保、甲制度108
第三章 群众团体110
第一节 工会组织110
第二节 农会组织112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114
第四节 妇女组织117
第五节 老年人组织120
第四编 农业 林业124
第一章 农村体制和生产资料124
第一节 农村体制演变124
第二节 耕地128
第三节 水利设施131
第四节 农业生产工具137
第二章 粮油生产139
第一节 水稻139
第二节 小麦143
第三节 玉米144
第四节 薯类145
第五节 油料146
第三章 养殖业147
第一节 家畜147
第二节 家禽148
第三节 其他养殖148
第四节 养殖业基地149
第四章 蔬果生产150
第一节 蔬菜150
第二节 水果150
第三节 蔬果生产基地151
第五章 农业服务部门152
第一节 农业资料与农业机械服务152
第二节 农业科技推广152
第六章 林业154
第一节 体制与管理154
第二节 林业资源154
第三节 造林育林155
第四节 森林灾害157
第五节 木材生产159
第六节 林场159
第七节 林业生产大户160
第八节 公益生态林160
第七章 农林特产161
第一节 应用类特产161
第二节 食用类特产165
第三节 野生蔬果169
第四节 野生名贵药材170
第五编 工业174
第一章 个体手工业174
第一节 手工作坊174
第二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74
第二章 乡(镇)村工业176
第一节 乡村工业发展及变革176
第二节 主要乡村企业177
第三章 国有和市(县)属集体企业180
第一节 省、杭州市属企业180
第二节 市(县)属企业181
第三节 市(县)属集体工企业183
第四章 民营企业184
第一节 企业选介184
第二节 特色产业188
第三节 科技创新成果189
第四节 工业功能区191
第五节 工业产值192
第五章 劳动保障193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193
第二节 就业与培训193
第三节 社会保险194
第四节 劳动争议调解194
第五节 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194
第六编 交通 邮电197
第一章 交通197
第一节 公路197
第二节 水路200
第三节 桥渡古道201
第四节 运输206
第五节 交通运输机构208
第二章 邮电211
第一节 机构211
第二节 邮政212
第三节 电信213
第七编 商业217
第一章 商业体制217
第一节 私营商业217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220
第三节 国营商业220
第四节 合作社商业221
第二章 城镇商业和集市贸易224
第一节 清至民国时期商市224
第二节 物资交流与商品展销225
第三章 商业布局225
第一节 超级市场225
第二节 农贸市场227
第三节 中小型批发零售商店227
第四节 住宿与餐饮服务228
第四章 特色商品230
第一节 商品与商场230
第二节 小吃与副食231
第五章 粮油购销233
第一节 粮食征购233
第二节 粮食市场236
第三节 粮食分配与供应236
第四节 饲料供应237
第五节 粮食票证和户粮管理237
第六节 油脂购销240
第七节 粮油管理机构241
第八编 财政 金融 工商管理245
第一章 财政245
第一节 财政管理245
第二节 财政收支246
第三节 村级财务248
第四节 税收253
第五节 公债 国库券259
第二章 金融260
第一节 金融机构260
第二节 社会保险263
第三节 货币264
第四节 存款 贷款265
第三章 工商管理267
第一节 民国时期工商业管理26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工商和市场管理267
第九编 教育274
第一章 私塾 义学 书院 县学274
第一节 私塾274
第二节 义学与社学274
第三节 书院274
第四节 县学275
第五节 科举取士275
第二章 普通教育275
第一节 幼儿教育275
第二节 小学教育276
第三节 中学教育280
第三章 专业教育283
第一节 师范学校283
第二节 中等专业学校284
第三节 艺术学校284
第四章 成人教育285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285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287
第三节 干部教育288
第四节 成人学校288
第五章 教学与科研289
第一节 教学实践289
第二节 教学研究290
第六章 教师队伍291
第一节 教师任用291
第二节 教师学历与职称292
第十编 文化 新闻295
第一章 文艺295
第一节 群众文化机构295
第二节 民间文艺296
第三节 文艺创作301
第四节 民间文艺收集整理303
第五节 戏剧304
第六节 电影306
第七节 图书307
第八节 节庆文化308
第九节 古迹311
第十节 旅游胜景316
第二章 新闻320
第一节 报刊320
第二节 广播电视321
第十一编 卫生 体育326
第一章 卫生326
第一节 卫生机构326
第二节 医疗制度328
第三节 卫生防疫329
第四节 血吸虫病防治330
第五节 环境卫生332
第六节 食品与饮水卫生335
第二章 体育337
第一节 学校体育337
第二节 群众体育340
第十二编 人口 人民生活345
第一章 人口345
第一节 人口发展与演变345
第二节 人口普查346
第三节 人口结构348
第二章 计划生育352
第一节 机构352
第二节 晚婚晚育353
第三节 节育绝育353
第四节 少生优生353
第三章 人民生活354
第一节 经济收入354
第二节 消费开支357
第三节 生活品质358
第十三编 镇村建设363
第一章 城镇建设363
第一节 昌化古城363
第二节 旧城改造366
第三节 城镇规划和建设367
第四节 城镇管理371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371
第一节 农村旧貌改造371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规划373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74
第十四编 公安 司法 民政377
第一章 公安司法377
第一节 驻镇机构377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及惩治罪犯379
第三节 综合治理380
第四节 民事调解380
第二章 民政381
第一节 拥军支前381
第二节 优待抚恤382
第三节 扶贫救灾383
第四节 移民安置383
第五节 社会福利384
第六节 殡葬改革385
第十五编 军事389
第一章 建制389
第一节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38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武装389
第二章 兵役390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兵役制390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兵役制391
第三章 民兵392
第一节 组织建设392
第二节 军事训练393
第三节 人民防空393
第四章 驻军394
第一节 宋至清代驻军394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394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驻军395
第五章 兵事396
第一节 古代兵事396
第二节 近现代兵事397
第十六编 民间风俗403
第一章 生活习俗403
第一节 服装403
第二节 饮食405
第三节 住宅407
第四节 用具407
第二章 生产习俗409
第一节 田事409
第二节 山作410
第三节 饲养410
第四节 狩猎411
第五节 起屋上梁411
第三章 节庆礼仪习俗412
第一节 岁时节令412
第二节 婚嫁415
第三节 生育419
第四节 寿庆420
第五节 丧事421
第六节 结交424
第四章 宗族425
第一节 族房425
第二节 宗谱425
第三节 宗祠425
第五章 宗教427
第一节 道教427
第二节 佛教428
第三节 基督教430
第十七编 方言433
第一章 语音与词汇433
第一节 声韵调433
第二节 词汇437
第二章 俚谚439
第一节 俚语439
第二节 惯用语440
第三节 谚语440
第十八编 人物447
第一章 人物传略447
第一节 古代447
第二节 当代450
第二章 人物录453
第一节 英烈名录453
第二节 知名人物录454
第三章 人物表461
第一节 先进模范人物表461
第二节 境内高级技术职称人物表466
丛录469
一、文献选辑469
二、碑记选494
三、古今吟咏选498
后记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