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425060.jpg)
- 杨红英,郑文芝主编;陈少华,江新泉副主编;江新泉,郑文芝,李劲榆,姜忠信,杨红英,贾莉,张式鸿,夏曙华,陈少华,郭旭霞,林寿榕,龚道元,周静,常东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748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医学检验-成人高等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医学检验学的发展1
二、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的基本任务和特点1
三、学习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的基本要求2
第一章 血液检查基本技术3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3
一、皮肤采血技术3
二、静脉血液采集技术4
三、血液标本抗凝、转运及贮存6
四、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8
五、血液标本采集的生物安全11
第二节 微量吸管的使用与鉴定13
一、微量吸管的规格与使用方法13
二、微量吸管的鉴定方法13
第三节 血涂片制备与染色14
一、手工法血涂片制备14
二、常用染色方法及染色质量保证15
三、自动血涂片制备及染色17
第四节 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与使用18
一、计数板的构造18
二、计数板使用技巧19
三、计数板的清洁与保养19
第二章 血液细胞一般检验22
第一节 红细胞检查22
一、红细胞计数23
二、血红蛋白测定23
三、血细胞比容测定26
四、红细胞平均指数28
五、红细胞形态检查29
六、网织红细胞计数36
七、嗜碱性点彩红细胞38
八、红细胞沉降率测定38
第二节 白细胞检查40
一、白细胞计数40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44
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5
四、白细胞形态检查59
第三节 血小板检查68
一、血小板计数69
二、血小板形态检查72
第三章 血液分析仪检验78
第一节 电阻抗法(三分群)血液分析仪79
一、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参数和直方图特征79
二、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结果的临床意义83
第二节 五分类法血液分析仪87
一、容量、电导、光散射(VCS)法88
二、阻抗、射频、光散射、特殊试剂及荧光核酸染色法90
三、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技术联合检测法91
四、多角度偏振光散射分析技术——MAPSS法94
五、双流体(双鞘流)激光技术和细胞化学染色法95
六、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对其他血细胞的自动检测96
七、血细胞分析工作站的自动化系统98
八、五分类自动血液分析仪参数的临床意义99
第三节 血液分析仪检验的质量保证100
一、检测前质量控制100
二、检测中质量控制101
三、检测后质量控制103
第四节 血液分析仪的校准和性能评价103
一、血液分析仪的校准103
二、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评价104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性能评价108
第五节 血液分析仪报警及显微镜涂片复查规则109
一、血液分析仪的报警109
二、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的显微镜涂片复查规则109
第四章 血栓与止血的基本检验114
第一节 常用筛检试验114
一、出血时间114
二、凝血酶原时间116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18
四、纤维蛋白原120
五、凝血酶时间121
六、D-二聚体121
第二节 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122
一、分析方法与原理123
二、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的分型126
三、自动血液凝固仪的选择127
第三节 血栓与止血检查的质量保证127
一、分析前质量控制127
二、分析中质量控制130
三、分析后质量控制131
第四节 血栓与止血检查的临床应用132
第五章 血液流变学检验137
第一节 基本理论137
一、血液在大血管中流动138
二、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流动138
第二节 常用检测项目139
一、全血黏度139
二、血浆黏度141
三、红细胞变形性141
四、红细胞聚集性143
五、红细胞电泳时间144
第三节 临床应用144
一、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与恶性肿瘤145
二、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与脑血管疾病146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与血液流变学146
四、糖尿病与血液流变学146
五、心血管疾病与血液流变学147
第四节 质量保证147
一、分析前质量控制148
二、分析中质量控制148
三、分析后质量控制149
第六章 血型与输血检验152
第一节 概述152
一、红细胞血型152
二、白细胞血型与血小板血型155
第二节 ABO血型系统155
一、ABO血型系统分类和命名155
二、ABO血型系统抗原156
三、ABO血型系统抗体158
四、ABO血型系统的亚型158
五、特殊类型的ABO亚型159
六、ABO血型鉴定160
第三节 Rh血型系统163
一、Rh血型系统的命名和遗传163
二、Rh血型系统抗原及亚型164
三、Rh血型系统抗体165
四、Rh血型鉴定166
第四节 红细胞其他血型系统167
一、MNS血型系统167
二、P血型系统168
三、Kidd血型系统168
四、Duffy血型系统169
五、Kell血型系统169
六、Lewis血型系统170
七、Lutheran血型系统170
八、Diego血型系统171
九、Xg血型系统171
十、Ii血型抗原171
第五节 交叉配血试验172
一、盐水介质配血法173
二、聚凝胺介质配血法174
三、凝胶微柱配血法175
第六节 白细胞血型与血小板血型177
一、白细胞血型系统177
二、血小板血型系统181
第七节 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诊断185
一、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185
二、实验室检查186
第八节 临床输血187
一、血液制品187
二、血液制品的保存方法190
三、输血前检测190
四、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性疾病190
第七章 尿液一般检验195
第一节 概述195
一、尿液的生成与排泄195
二、尿液检查的临床应用197
第二节 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197
一、标本采集197
二、标本运送与贮存201
三、尿液标本采集生物安全和检测后处理203
第三节 尿液理学检查203
一、尿量204
二、颜色和透明度205
三、比重208
四、尿渗量209
五、气味210
第四节 尿液常用化学检查210
一、酸碱度210
二、蛋白质212
三、葡萄糖216
四、酮体219
五、亚硝酸盐221
六、血红蛋白222
七、白细胞酯酶223
八、胆红素223
九、尿胆原和尿胆素224
十、维生素C226
第五节 尿液其他化学检查227
一、尿液本周蛋白定性检查227
二、尿液Tamm-Horsfall蛋白229
三、尿液清蛋白定量测定230
四、α1-微球蛋白232
五、尿液酶的检查232
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238
第六节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242
一、尿液有形成分不染色标本检测242
二、尿液有形成分染色标本检测244
三、参考区间与临床意义246
第七节 尿液一般检查的质量保证258
一、分析前的质量控制258
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258
三、分析后的质量控制260
第八章 尿液分析仪检验263
第一节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263
一、仪器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263
二、试剂带各项目检测原理及应用注意事项265
三、方法学评价及质量保证271
第二节 尿液有形成分自动化分析仪274
一、影像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275
二、流式细胞技术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276
第九章 粪便检验286
第一节 粪便标本的收集与送检286
一、标本采集287
二、标本处理287
第二节 粪便一般检查288
一、外观288
二、显微镜检查290
第三节 粪便化学检查294
第四节 粪便检查工作站298
一、基本组成298
二、工作原理298
三、结果分析298
第五节 粪便检验的质量保证299
一、标本采集与转运质量保证299
二、显微镜检查质量保证299
三、隐血试验质量保证299
第十章 体液检验302
第一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302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302
二、一般检查303
三、其他检查306
第二节 精液检查307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308
二、一般检查309
三、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317
四、其他检查319
第三节 前列腺液检查322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322
二、一般检查322
三、特殊检查323
第四节 脑脊液检查324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325
二、一般检查325
三、其他检查331
四、临床应用336
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337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338
二、一般检查338
三、其他检查342
四、临床应用345
第六节 痰液检查348
一、标本采集349
二、一般检查349
三、显微镜检查351
第七节 关节腔积液检查353
一、标本采集与保存353
二、一般检查353
三、临床应用358
第八节 羊水检查359
一、标本采集359
二、一般检查359
三、胎儿成熟度检查362
四、临床应用365
第十一章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和检验技术368
第一节 脱落细胞学基本知识368
一、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368
二、正常脱落的非上皮细胞370
三、炎症脱落细胞形态370
四、肿瘤脱落细胞形态371
第二节 脱落细胞学基本检验技术373
一、标本采集373
二、涂片制作374
三、染色方法375
四、脱落细胞学诊断377
五、脱落细胞学诊断的临床应用评价378
第十二章 各系统脱落细胞学380
第一节 呼吸系统脱落细胞学检查380
一、正常呼吸道细胞形态380
二、呼吸道炎症病变的细胞形态381
三、呼吸道恶性肿瘤细胞形态382
第二节 消化系统脱落细胞学检查384
一、正常食管细胞形态384
二、食管良性病变的细胞形态384
三、食管癌细胞形态385
第三节 泌尿系统脱落细胞学检查386
一、尿液中正常脱落细胞形态386
二、泌尿道良性病变细胞形态386
三、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形态388
第四节 女性生殖系统脱落细胞学检查389
一、正常生殖道上皮细胞形态389
二、生殖道炎症病变的细胞形态390
三、生殖道恶性肿瘤细胞形态391
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392
一、正常及良性病变的脱落细胞形态392
二、浆膜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细胞形态394
第六节 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396
一、淋巴结正常及良性病变的细胞形态396
二、淋巴结恶性肿瘤细胞形态397
三、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细胞形态398
第七节 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399
一、正常乳腺细胞形态399
二、乳腺良性病变的细胞形态400
三、乳腺恶性肿瘤细胞形态40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