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漫画中医 第5册 方剂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漫画中医 第5册 方剂篇](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4421985.jpg)
- 罗大伦,于春华编绘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7168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9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方剂学-普及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漫画中医 第5册 方剂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带你了解方剂1
何谓方剂3
方剂学的发展历程4
先秦时期6
两汉时期7
两汉时期——《黄帝内经》8
两汉时期——《伤寒杂病论》9
魏晋南北朝时期10
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备急方》11
隋唐时期12
隋唐时期——《备急千金要方》13
宋元时期——宋代14
宋元时期——金元时期15
明清时期——明代16
明清时期——清代17
明清时期——清代《医方集解》18
方剂与治法19
何谓治法20
主要内容21
主要体系22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23
常用治法24
汗法25
汗法——辛温解表26
汗法——辛凉解表27
吐法28
下法29
下法——寒下30
下法——温下31
下法——润下32
下法——逐水33
下法——攻补兼施34
和法35
温法36
温法——温中祛寒37
温法——回阳救逆38
温法——温经散寒39
清法40
清法——清热泻火41
清法——清热凉血42
清法——清热解毒43
清法——清脏腑热44
清法——清热化湿45
清法——滋阴清热46
消法47
消法——消食导滞48
消法——软坚消结49
消法——消痈排脓50
补法51
补法——补气52
补法——补血53
补法——补阴54
补法——补阳55
古代方剂的分类57
七方之说58
病证分类法59
祖方分类法60
功用分类法61
综合分类法62
方剂的组成63
方剂配伍64
药与方64
何谓配伍65
配伍目的66
配伍目的——增强药力67
配伍目的——产生协同作用68
配伍目的——控制药性的发挥方向69
配伍目的——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70
配伍目的——控制毒性作用171
配伍目的——控制毒性作用272
配伍目的——控制毒性作用373
方剂的基本结构74
何谓君臣佐使75
中药的君臣佐使76
君药76
臣药77
佐药78
使药79
如何安排君臣佐使的关系80
方剂的变化81
药味加减82
药味加减——举例83
药量增减84
剂型变化85
方药的剂型87
何谓剂型88
剂型89
汤剂89
散剂90
丸剂91
丸剂——蜜丸92
丸剂——水丸93
丸剂——糊丸94
丸剂——浓缩丸95
膏剂96
膏剂——煎膏97
膏剂——软膏98
膏剂——硬膏99
酒剂100
丹剂101
茶剂102
露剂103
锭剂104
条剂105
线剂106
栓剂107
冲剂108
片剂109
糖浆剂110
口服液111
注射液112
古方的用量与服法113
中药的用量114
何谓中药的用量114
与用量相关的三要素115
现代临床处方的一般用量116
古方药量117
古代的重量计量117
古代的容量单位118
历代衡量与秤的对照表119
刀圭、方寸匕、钱匕、一字120
十六进制与国家标准计量单位换算率121
中药的用法122
中药用法的分类122
内服法123
内服法——汤剂的煎制1124
内服法——汤剂的煎制2125
内服法——服药量126
内服法——服药时间127
内服法——服药的冷热128
内服法——散剂、丸剂的服法129
常用方剂131
解表剂132
清热剂133
化痰止咳剂134
理气剂135
理血剂136
补益剂137
何谓补益剂137
补益剂的分类138
安神剂139
固涩剂140
祛湿剂141
何谓祛湿剂141
祛湿剂的分类142
消食剂143
泻下剂144
何谓泻下剂144
泻下剂的分类145
代表方剂举例147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148
麻黄汤148
麻黄汤——证候分析149
麻黄汤——药性及方剂分析150
麻黄汤——运用与注意152
桑菊饮153
桑菊饮——证候分析154
桑菊饮——药性及方剂分析155
桑菊饮——方剂分析156
桑菊饮——运用与注意157
清热剂·清热泻火剂158
白虎汤158
白虎汤——证候分析159
白虎汤——药性及方剂分析160
白虎汤——运用与注意162
化痰止咳剂·润燥化痰剂163
贝母瓜蒌散163
贝母瓜蒌散——证候分析164
贝母瓜蒌散——药性及方剂分析165
贝母瓜蒌散——运用与注意167
理气剂·行气剂168
越鞠丸168
越鞠丸——证候分析169
越鞠丸——药性与方剂分析170
越鞠丸——运用与注意172
理血剂·活血祛瘀剂173
桃核承气汤173
桃核承气汤——证候分析174
桃核承气汤——药性与方剂分析175
桃核承气汤——运用与注意177
补益剂·补血剂178
四物汤178
四物汤——证候分析179
四物汤——药性及方剂分析180
四物汤——运用与注意182
安神剂·滋养安神剂183
天王补心丹183
天王补心丹——证候分析184
天王补心丹——药性及方剂分析185
天王补心丹——运用与注意187
固涩剂·涩精止遗剂188
桑螵蛸散188
桑螵蛸散——证候分析189
桑螵蛸散——药性及方剂分析190
桑螵蛸散——运用与注意192
祛湿剂·芳香化湿剂193
藿香正气散193
藿香正气散——证候分析194
藿香正气散——药性及方剂分析195
藿香正气散——运用与注意197
后记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