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计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统计学原理
  • 陈正伟,李勇主编;吴东晟,黄霞,孙荣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1077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统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统计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1

一、“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1

二、统计学发展简史1

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性质4

四、统计的功能5

五、统计工作过程5

六、统计学的分科6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8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8

二、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10

三、变异和变量13

第三节 统计学的方法14

一、大数定律的方法论意义14

二、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14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搜集16

第一节 统计资料搜集概述16

一、统计资料搜集的意义16

二、统计资料搜集的要求16

三、统计调查的种类17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17

一、确定调查目的17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17

三、确定调查项目18

四、调查表格和问卷的设计18

五、确定调查时间18

六、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18

第三节 调查问卷19

一、问卷设计的原则19

二、问卷设计的程序19

三、问题的形式20

四、问卷的结构21

五、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22

第四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23

一、普查24

二、统计报表24

三、抽样调查25

四、重点调查26

五、典型调查26

第五节 统计资料搜集方法26

一、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27

二、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28

第六节 统计调查误差29

一、登记性误差29

二、代表性误差29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30

第一节 数据的预处理30

第二节 统计分组31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与种类31

二、统计分组的方法32

第三节 分配数列34

一、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34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35

三、频数分布的类型37

第四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38

一、统计表38

二、统计图41

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46

第一节 总量指标46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分类46

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48

第二节 相对指标50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50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52

三、相对指标的综合应用61

第三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运用原则62

一、计算和应用总量指标的原则62

二、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原则63

第五章 分布的数值特征66

第一节 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定66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66

二、数值平均数67

三、位置平均数76

四、平均指标的适用范围和运用原则83

第二节 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定——标志变异指标84

一、全距85

二、四分位差85

三、平均差88

四、标准差和方差89

五、离散系数91

六、标志变动度的作用93

七、属性总体的概念和特征值的计算94

第六章 时间数列96

第一节 时间数列概述96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及作用96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97

三、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98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99

一、发展水平99

二、平均发展水平99

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105

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107

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107

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110

第四节 时间数列的变动规律分析112

一、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与模型112

二、长期趋势的测定114

三、季节变动的测定120

四、循环变动的测定123

五、不规则变动的测定125

第七章 统计指数126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126

一、指数的概念、性质和作用126

二、指数的分类128

第二节 综合指数129

一、综合指数编制的原理129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130

三、其他形式综合指数公式简介134

四、综合指数的应用136

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140

一、平均数指数的概念和种类140

二、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原理141

三、平均数指数的编制方法141

四、平均数指数的应用145

第四节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150

一、指数体系及其作用150

二、指数体系的因素分析151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160

第一节 相关分析160

一、定性分析——散点图160

二、定量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161

三、相关系数的基本性质163

四、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165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69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170

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171

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172

四、回归方程的预测173

五、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176

六、回归模型检验178

七、曲线回归模型180

第九章 抽样估计181

第一节 抽样估计的基本概念及原理181

一、抽样估计的基本概念181

二、抽样估计的基本原理186

第二节 参数估计189

一、点估计189

二、区间估计190

第三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196

一、平均数的样本容量确定196

二、成数的样本容量确定197

第十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198

第一节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198

一、国民经济的基本内涵198

二、国民经济统计与宏观经济管理199

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框架201

第二节 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分类202

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分类202

二、国民经济的一般理论分类203

三、国民经济行业或部门分类206

四、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的区别分类212

第三节 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213

一、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213

二、国民经济生产指标214

三、收入分配和收入使用指标217

四、资产负债和国民财富指标220

参考文献2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