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务微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运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务微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运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4413827.jpg)
- 张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271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电子政务-应用-社会管理-创新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务微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运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微博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外社会带来的影响1
第一节 Twitter的出现及其对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1
一 美国Twitter的出现1
二 Twitter对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2
第二节 我国微博的发展、功能、特征与应用7
一 我国微博的发展7
二 微博的功能与特征8
三 微博的应用11
第三节 微博对我国社会的影响14
一 带来信息传播格局的改变14
二 推动形成两个舆论场16
三 促进社会治理模式变革17
四 微博成为公众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20
第二章 政务微博的兴起及社会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8
第一节 我国政务微博的兴起28
一 政务微博的内涵28
二 政务微博兴起的原因28
三 政务微博的传播特性30
四 政务微博的必要性31
第二节 我国社会管理面临微博带来的挑战35
一 信息先发后审,冲击政府的突发事件控制信息力35
二 意见领袖引导舆论,挑战主流媒体36
三 多元化的声音,消解政府的主流价值观传播38
四 负面信息常态化,损坏政府形象39
五 舆论动员能量大,影响现实的行政、司法活动40
六 流言和谣言泛滥,降低政府的公信力41
第三节 政务微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43
一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43
二 破除网络谣言45
三 及时发现社会管理隐患46
四 便于政府信息公开47
五 畅通官民沟通渠道48
六 提高政府民生服务水平50
七 引导公众的政治参与51
八 官员微博发挥意见领袖作用53
第三章 政务微博前台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54
第一节 政务微博的信息发布情况54
一 综合发布状况54
二 评论信息分析57
三 信息发布特点59
第二节 政务微博的回应状况65
一 “@”信息接收状况66
二 回应“@”信息情况69
三 回复特点70
第三节 政务微博创新社会管理典型案例分析73
一 突发灾情下政务微博群联手发力73
二 在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76
三 悉心与网民沟通及时化解舆情77
四 微博问政解决百姓问题79
五 信息服务最受欢迎80
六 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提高存在感81
第四节 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81
一 管理方面的问题82
二 舆情和突发事件应对问题84
三 信息发布问题87
四 互动问题90
五 网民对政务微博的认可度不高92
六 实名官员微博影响力有限93
第四章 政务微博后台管理状况与发展“瓶颈”96
第一节 政务微博的后台管理状况96
一 “北京发布”与“北京微博发布厅”96
二 区县政府政务微博97
三 委办局政务微博99
四 区县政法系统政务微博102
五 卫生系统政务微博104
六 基层机构政务微博107
第二节 政务微博后台运营面临的困难110
一 领导认识不足110
二 政务微博定位不清111
三 网民的认同感不够112
四 突发事件应对速度受限112
五 信息发布的压力113
六 负面信息应对乏力114
七 管理和配置不到位114
八 解决网友问题难116
九 网络舆情监控手段较单一117
十 制度和机制不完善117
第五章 加强政务微博创新社会管理作用的探讨120
第一节 政务微博运营模式结构120
第二节 开通政务微博的预备机制120
一 提高领导认识121
二 明确定位122
三 规范认证名称123
四 建章立制124
第三节 舆情监测与突发事件应对127
一 建立舆情监控机制128
二 舆情监控手段128
三 舆情的甄别129
四 舆情应对策略130
五 谣言应对131
六 突发事件应对132
第四节 信息发布模式134
一 发布原则134
二 语言运用136
三 发布模式137
四 关于政府议程设置的建议140
第五节 与公众的互动模式141
一 政务微博互动的原则141
二 建立咨询数据库143
三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146
第六节 政务微博群的合作147
一 加强政务微博横向和纵向互动合作147
二 实现政务微博群的联动管理148
三 加强政务微博与政府网站协同配合149
四 加强政务微博与微博平台运营机构合作150
第七节 政务微博的培育151
一 开展活动吸引粉丝151
二 培养意见领袖151
三 推广微访谈152
四 加强经验交流153
五 加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154
第八节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155
第九节 扩大官员微博的影响力156
结束语159
参考文献162
附录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