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利行政纠纷代理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韩晓春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1396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专利侵权-行政诉讼-代理(法律)-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专利行政纠纷代理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专利复审、无效及其行政诉讼代理3
第一章 发明和实用新型复审程序代理实务及案例分析3
第一节 驳回决定的转送及对驳回决定的分析4
一、驳回的原因4
二、驳回决定的转送7
三、对驳回决定进行分析和归类10
第二节 复审请求的启动和专利申请文件修改26
一、启动复审程序的形式要求26
二、专利代理人在复审程序的作业原则27
三、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30
第三节 复审请求书撰写及案例分析41
一、因新颖性被驳回的复审请求书撰写及案例分析42
二、因创造性被驳回的复审请求书撰写及案例分析46
三、因实用性被驳回的复审请求书撰写及案例分析52
四、涉及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类被驳回的复审请求书撰写及案例分析59
五、涉及说明书公开不充分被驳回的复审请求书撰写及案例分析62
第四节 前置审查及合议审查阶段的代理工作68
一、前置审查68
二、合议审查70
三、复审请求审查决定的类型及后续事务的处理76
第二章 发明和实用新型无效宣告程序代理实务及案例分析79
第一节 无效宣告程序及其启动条件80
一、无效宣告程序设置的必要性80
二、无效宣告程序的启动81
三、无效宣告程序的审理流程84
四、无效宣告程序的中止、恢复、终止和放弃专利权91
第二节 无效宣告请求前的准备工作93
一、无效宣告请求理由的选择及证据收集93
二、无效宣告请求的范围及其确定102
三、证据选用及搭配组合103
第三节 无效宣告请求书撰写及撰写案例分析107
一、无效宣告请求书的内容和格式107
二、论述无效请求理由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111
三、无效宣告请求书撰写及案例分析111
第四节 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权方的事务处理120
一、判断无效宣告请求理由是否成立120
二、无效宣告请求人资格是否符合规定123
三、对请求人提交的中文译文进行审核124
四、答辩策略的制定124
五、权利要求书的修改原则和修改方式125
六、撰写意见陈述书128
第五节 无效宣告程序审理原则及口头审理133
一、无效宣告程序审理原则133
二、口头审理及应注意的问题136
三、对无效宣告请求审查通知书的答复140
第六节 无效宣告请求案例及其分析141
一、以在先使用公开为证据的案例141
二、以公开出版物作为证据的案例146
三、因不能享受优先权而被无效的案件147
四、利用采购指南上的图片否定专利创造性的案例151
五、是否存在技术启示的案例154
第七节 申请文件撰写缺陷对权利稳定性的影响165
一、关于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支持的案例166
二、关于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的案例170
三、关于权利要求缺少必要技术特征的案例172
四、关于权利要求书不清楚的案例175
第三章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复审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无效宣告案例分析179
第一节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复审及案例分析180
一、对新增的可驳回条款的说明180
二、进行相同或实质相同判断时应注意的问题182
三、复审案例182
第二节 外观设计专利的无效及案例分析189
一、涉及相同和相近似的无效案例190
二、涉及色彩保护的无效案例193
三、涉及《专利法》第9条的无效案例198
四、涉及《专利法》第23条的无效案例202
第三节 新法中的驳回理由和无效宣告理由的尝试性举例分析204
一、相似外观设计驳回及无效宣告理由的尝试性举例分析204
二、主要起标识性作用的平面印刷品的驳回及无效宣告理由的尝试性举例分析207
三、以《专利法》第23条第2款为无效理由时的尝试性举例分析209
第四章 以专利复审委员会为被告的专利行政诉讼213
第一节 专利行政诉讼概述214
一、专利行政诉讼的特点214
二、专利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及专利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215
三、专利行政诉讼案的委托手续及立案218
四、新法实施后对专利行政诉讼的影响220
第二节 专利行政诉讼状的撰写220
一、一审起诉状的撰写220
二、二审上诉状的撰写224
三、再审请求227
第三节 专利行政诉讼的庭审及案例介绍227
一、法院的庭审与专利复审委员会口头审理的不同之处227
二、专利行政诉讼的审理要点228
三、专利行政诉讼案例介绍229
下编 专利行政复议及以专利行政部门为被告的诉讼239
第五章 专利行政复议制度239
第一节 专利行政复议制度概述240
一、专利行政复议制度的目的240
二、专利行政复议制度适用的原则241
第二节 专利行政复议的含义和外国立法体例241
一、专利行政复议的概念241
二、专利复议制度的外国立法体例243
第三节 我国专利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244
一、国家专利局复议机构的设置245
二、国家专利局复议规程的制定245
第四节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外部行政行为246
一、行政指导行为及其特征247
二、抽象行政行为及其特征247
三、具体行政行为及其特征249
第五节 国家知识产权局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251
一、专利管理方面的具体行政行为251
二、专利裁决方面的具体行政行为252
三、专利审查方面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253
第六节 专利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概括254
一、原则上限于具体行政行为254
二、复审委员会管辖以外的具体行政行为255
三、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255
四、包括不作为256
第七节 专利行政复议案件范围的列举256
第八节 不能提起复议的情况257
一、专利权人或实施强制许可的被许可人对实施强制许可使用费裁决不服的257
二、布图设计权利人、非自愿许可取得人对非自愿许可报酬的裁决不服的257
三、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布图设计侵权纠纷所作处理决定不服的257
四、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受理局、检索单位和初审单位,在国际阶段作出的决定258
五、专利复审委员会管辖的案件及其具体行政行为258
第九节 提出复议申请的主体258
第十节 提出复议申请的期限260
第十一节 提出复议申请的形式261
第十二节 复议申请的立案、审理和决定263
一、复议申请的接收263
二、复议申请的立案审查263
三、复议申请的立案263
四、复议案件的审理方式264
第十三节 复议决定的类型265
一、维持或者撤销决定265
二、变更决定265
三、确认决定266
四、履行决定266
第十四节 复议决定作出的责任形式267
一、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决定的责任形式类型267
二、复议采取行政首长负责制268
第十五节 行政复议决定的审批程序269
第十六节 复议案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269
一、区分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的必要性269
二、合法性审查的标准270
三、合理性审查的标准271
第十七节 复议审查中适用“法律解释”的主要方法273
一、法条文义范围内的解释274
二、法条文义范围外的解释275
第十八节 行政复议程序的代理276
一、复议程序代理人的范围276
二、复议程序的授权委托书276
三、涉及港、澳、台和外国申请人时的委托代理276
第十九节 不服复议决定的后续救济程序277
一、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77
二、向国务院提出终局的裁决277
第二十节 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期限278
第二十一节 行政复议与行政赔偿程序278
第二十二节 规章以下抽象行政行为属于复议审查范围279
一、我国规范性文件的层级关系279
二、复议中对部门规章以下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281
第二十三节 国家知识产权局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283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定力283
二、具体行政行为生效的时间点284
三、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285
四、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可争力286
第二十四节 复议和复审、无效宣告程序的异同286
一、相同点287
二、不同点289
第二十五节 专利代理人在复议程序中应当注意的问题291
一、通常情况下,专利代理机构不能作为复议主体291
二、代理客户提出复议申请时,应当有授权委托书291
三、应当了解复议申请的受案范围292
四、保持和法律事务处业务上的沟通292
第二十六节 复议案例评析292
一、“纠错型”案例292
二、“澄清型”案例295
三、“补漏型”案例298
第六章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被告的行政诉讼303
第一节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被告的诉讼类型304
一、广义和狭义的行政诉讼304
二、未经复议和经过复议的行政诉讼304
三、行政赔偿案件也属于行政诉讼305
第二节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被告的司法管辖305
一、我国司法体制简述305
二、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级别管辖306
三、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地域管辖306
第三节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被告的案件类型307
一、不服专利管理方面的具体行政行为307
二、不服居间裁决方面的具体行政行为309
三、不服专利和布图设计审查中的具体行政行为310
第四节 国家知识产权局诉讼客体的构成314
一、具体行政行为314
二、不作为315
三、某些外部事实行为315
四、行政赔偿法意义上的事实行为316
第五节 法院对被诉客体的合法性审查317
第六节 针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判决类型318
一、撤销类型的判决318
二、变更类型的判决319
三、履行类型的判决319
四、确认类型的判决320
第七节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321
一、对事实的举证责任321
二、证据的形式322
三、对规范性文件的举证责任323
第八节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法院判决的执行324
一、法院判决的“既判力”324
二、以事实行为执行法院判决326
三、以具体行政行为执行法院判决326
四、申诉不停止执行327
第九节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诉讼代理制度327
一、诉讼代理人的确定和诉讼文书的制作327
二、开庭前的准备和出庭应诉328
三、出庭应诉和后续程序328
第七章 以地方知识产权局为被告的行政诉讼331
第一节 以地方知识产权局为被告的诉讼的历史沿革332
一、“专利管理机关”主体范围的变化332
二、地方知识产权局对案件的管辖范围333
三、不服地方知识产权局决定的诉讼类型334
第二节 以地方知识产权局为被告的行政诉讼特点337
一、对居间裁决和行政处罚均可提起行政诉讼337
二、对地方知识产权局裁决民事纠纷不服的原则上不能提起行政复议338
三、对地方知识产权局行政处罚不服的,既可行政复议,也可行政诉讼339
四、复议决定维持行政处罚决定时,地方知识产权局为被告339
五、复议决定改变行政处罚决定时,地方政府为被告339
六、诉讼不停止执行和停止执行共存340
第三节 管辖的法院和判决的类型341
一、管辖的法院341
二、判决的类型341
第四节 法院判决的执行343
一、维持原决定判决的执行343
二、撤销原决定判决的执行343
第五节 和民事诉讼的衔接344
一、专利侵权处理决定和民事诉讼的衔接344
二、假冒他人专利行政处罚和民事诉讼的衔接347
第六节 地方知识产权局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349
附录一 行政复议相关表格352
附录二 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复议规程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