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来鸿楼诗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来鸿楼诗词](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4402432.jpg)
- 郑雪峰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5400022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诗词-作品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来鸿楼诗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来鸿楼诗稿3
来鸿楼诗序3
丙寅5
夜读5
丁卯5
鲁迅詠5
绮怀6
戊辰6
记事二首6
秋居6
秋柳7
己巳7
感怀7
和长鸿兄7
赠长鸿兄8
春雨8
兴城海滨望海亭8
日讯8
读《般若斋诗稿》9
苍莽9
庚午9
兴城海滨四首9
长鸿兄见过敝舍10
辛未11
杂诗二首11
所居四律11
景山登高12
大观园12
辛未中秋望月兼寄长鸿兄十五韵12
秋日晨兴13
订交三载长鸿兄有四律寄怀赋此以答13
杂诗14
西风14
壬申15
赵老序初惠赐墨宝敬酬一律15
村居杂詠十首15
回乡夜宿17
秋日独坐有怀长鸿兄17
无题四首17
答友人18
雨过18
蜀中袁玉华退役复员诗以送之18
癸酉19
长鸿兄四十初度有诗见示因步韵为寿19
下乡书所见19
和孔凡老癸酉年迎春曲二首19
信笔20
甲戌20
观徐渭书作歌20
答沙培铮先生甲戌登高怀海内诗友21
古诗一首呈刘梦芙先生21
街头小喫22
陆生行22
读承德王玉祥天雨花集22
读舒位瓶水斋诗集23
乙亥24
望儿山24
崇雅轩歌赠白金源24
乙亥杂诗25
乙亥除夕日值校邂逅刘雨婷君刘君专攻古典文学因延坐畅谈30
丙子31
送别陆兴志31
送赵兄兴泉之温州兄廚师一级尤善雕花书法亦精工升啟功之堂31
读魏兄新河川行吟草为赋一首兄空军飞行员32
哭勒中煜先生32
秋怀33
射击运动员王义夫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射最后一枪时因病袭来难以自控痛失金牌为作此歌33
秋霁晚步33
长鸿兄小住兴城34
初雪34
丁丑35
广场行35
感事35
卖旧书于连山区旧书肆36
夜坐36
喜雨36
詠怀36
教师节感怀37
学校夜值37
丁丑中秋赏月后半夜有月全食37
在南二街道幼儿园办书法班四年今幼儿园已散予亦将班他迁38
石狮行38
登青岩寺39
重阳与孙临清孙玉国徐长鸿于文政党学迁程鹏秋枫诸君游青岩寺共约赋诗用十一尤韵39
放言40
梦游黄果树瀑布40
谢凡师赐回舟三集41
戊寅41
震宇攜诗见访倾谈甚快同赋41
冬日与震宇游兴城海滨41
长河先生书来谓病过新年赋此以解42
赠张引之42
魏兄新河遥惠山水小幅赋谢42
梦芙先生借调中华诗词社一年身既难晋浩然将归42
初识北镇张树萱先生于刘兴周校长座上赋此以酬二位前辈43
洪水43
调入葫芦岛师范学校感怀43
震宇兄应约自京华而来作两日清谈43
感怀44
营口解放五十周年征诗44
车还兴城道中44
赠刘玉山兄45
王老鸿业先生八十大寿敬呈45
车中绝句45
以名碑名帖集联赠张弓者45
宿师范学校学生夜读颇引风华当日之思46
己卯46
与长鸿震宇访文政兄论诗有感赋呈诸君46
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致使我三名记者死亡二十馀人负伤47
学校晚会余不能舞即席有赋47
己卯端阳关东诗会于德惠作并示震宇47
公子48
电大学生写字课结业留言48
杂诗48
初至永兴49
便江中流49
注江漂流49
便江江边夜酌同诗友50
湖南永兴第三次全国中青年诗词研讨会上赠曹长河先生50
登岳阳楼51
永兴全国第三次中青年诗词研讨会有赋51
便江侍郎窾怀韩文公51
小乔墓52
哭凡师二首52
李国明先生惠赠梅花小幅53
为部队战士讲书法课53
调友人二首53
晚望54
颂霍松林教授八十寿庆三十八韵54
成克杰受贿事发请求回乡种地55
盛京访文政兄因识李仲元先生有赠55
读汉书元帝纪55
悼赵树声先生四绝句55
庚辰56
同学小聚有赠歌者56
葫芦岛新区56
读顾亭林诗集57
读回舟后集57
江南震宇二君见访57
震宇嘱题吏隐庐读书图58
家父大人遭车祸而骨折前后奔走顿生中年之感58
有怀卢为峰兄58
别津门58
辽宁博物馆观古法帖59
秋日访长鸿兄60
辛巳60
寿陈沚斋先生五十九岁和原韵60
以毛笔赠谷玉良刘冠军二生60
重晤文成兄有赠61
重上闾山61
闾山玉泉寺61
读周正光先生听雁扣舷集二首6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首62
为王男题日记本62
魏君春雷惠赠潘天寿诗存校注63
震宇结婚戏成六言一首63
访初中同学闫九喆63
赠潘松年老人64
秋获二首64
壬午64
海滨即兴64
红楼64
张弓者制印歌65
冠军歌赠刘生65
秋怀一首并寄玉伟大姐66
秋怀六首66
移新居六首67
赠熊东遨先生69
癸未69
闻朝鲜退出核不扩散条约69
学英语戏笔70
癸未春肺疫流行念毛泽东有送瘟神诗因赋此70
于锺珩先生诗来怀抱寂寥令人不乐70
兵车行71
乌金谣72
擦鞋歌73
旬阳吏73
雨中登老龙头74
登高口号74
中秋望月74
山西洪洞大槐树74
读唐彦谦仲山诗题后75
杂诗75
送别学生张扬75
日暮过岭纪以一绝76
赠徐天舒76
甲申76
再登青岩寺兼示长鸿兄76
大悟吏77
抵哈尔滨77
元宵节得晤玉伟大姐78
题震宇画古柏78
车夫行78
吴智妙君为访吴鹭山先生《光风楼诗词》79
寄怀长鸿兄二首79
我诗79
赠别80
赠王辉80
洪洞归来春色已在枝头车中作此歌80
读觚庵诗81
吉安吏81
读海藏楼诗集81
同学小聚不见有二十年者82
刘玉山将之韩国教授汉语一年戏赠82
学堂曲83
为『东方庭院』作四绝83
兰溪雅集84
入京84
京华杂感84
京华逢徐续老又别85
京华秋感寄长鸿兄85
入京车中85
火车中时见乡村灯火颇温心眼86
九日86
寿林锴先生八十86
海啸歌86
京中闻老母以事游鲁满意归来87
读震宇五君詠87
秋日车中书所见88
乙酉88
长安夜车行88
京门关吏行89
我南一首车中作89
京华岁暮89
寄长鸿兄长春时正养病而将愈90
乙酉元宵以事自京归途中风雪迷月百感成詠90
陶然亭90
高君宇石评梅墓91
赠内91
途中91
车中书所见91
曹长河先生居地名隐贤村丙戌四月与长鸿震宇攜凌霄造访次日即返91
悼啟功先生92
登阜新海棠山山上普安寺为东藏圣地92
花伞词92
晓适京党校院中林苑93
黎里谒柳亚子纪念馆93
矿难歌93
读陈廷敬诗94
乙酉中秋京中待月不上94
车中94
国庆假期攜妻信步南河94
游兴城海滨95
烧烤歌95
安庆谒陈独秀墓并赠其孙女长璞老人95
徐老蕴之词丈款宴96
乙酉秋日兰亭雅集即席96
登三台阁望西湖96
为吕慧书毕业留念册97
所见97
拔牙97
为骆明书毕业纪念册98
为陈慧书毕业纪念册98
为诸生书毕业纪念册98
为刘素哈书毕业纪念册98
杨中良兄阻雾不得及时探亲戏赠一绝99
赠蔡淑萍大姐99
丙戌99
白金源赠剑99
张树兄为刻文字浪驰骋印一枚长歌以报100
入京途中100
玉山兄客途以手机短信述感时余亦在途因为赋此100
法源寺海棠丁香竟放有赋101
为杨中良题狩猎图汉石像拓片101
题张树慧树居士心经书迹印谱合卷102
丙戌端午莼客兄招集陶然亭未能前与因赋102
送莼客归杭受聘浙江古籍出版社103
代人赋103
青藤书屋徐渭居于是者五载后陈老莲慕渭名购而居之二载103
西湖杂诗104
答岭南李永新104
魏哲先生草书歌105
题吴悦石先生破障图105
题魏哲先生草书卷106
丙戌中秋节前登首山二首106
登五台山黛螺顶107
与王燕江南雨张力夫饮于自新路分韵得何字107
预刘生冠军婚宴有诸生同贺107
车中值余卅九周岁生日感赋108
宣南客感108
夜车赴锦州探外舅病108
丁亥109
丁亥正月登焦山文清兄有诗乃为继声109
望瓜洲诵荆公泊船瓜洲109
秦淮109
锺山梅花谷留照109
焦山瘗鹤铭110
为中良题汉三老碑拓片110
宝续堂口占110
鞋110
与无虑老震访戴丽娜于兴城海滨戴能词由望奎来兴余与无虑老震亦年不数面因用山谷韵分赠111
初至武夷山庄111
九曲溪边听陈公建霖先生茗话即赠112
留别王和平傅永强诸先生112
三坊七巷晚清福州名人聚集之地海藏沧趣故居步行仅十分钟耳112
三坊七巷名人旧居皆掛牌号海藏旧居独无卢为峰兄导游而门闭不得入但诵海藏诗句徘徊而已112
武夷山大红袍树下涧泉甚美为赋113
六月三日云南地震明日有赋113
白发113
休假一周恰值新秋夜坐有赋113
丁亥中秋自京归车中傍窗望月114
景德镇遇陈震生又别114
镇江之会蔡树农先归戏赠114
登焦山吸江亭怀勒中煜勒有吸江亭诗今故去十馀年矣114
镇江瘗鹤铭书学研讨会115
焦山旧有松寥阁俞恪士有诗甚佳阁今不存115
米芾墓115
昭明太子读书台文选楼皆新修者115
以散原精舍诗文集海藏楼诗集赠于文清兄文清兄有诗乃步韵奉答116
戊子116
至锦州谋事于长鸿兄117
夜车入京117
赠任君伟117
戊子岁首入京会杨启宇马斗全熊盛元王蛰堪段晓华诸先生杨则初见马熊段距郴州之会九年矣117
和震宇都下见赠韵118
梅州有邀辽西三家独震宇成行车中有诗次旧韵因和118
四川地震惨烈之极校舍倒塌尤不忍睹118
容堂画荷歌118
过菜市口六君子遇难于此也119
小女稍暇攜省二老二十韵119
省亲120
京中招廿年前所教学生小聚120
天池121
登长白县双鹤亭望朝鲜121
由长白山转吉林至雪琴妹家121
高凤翰故居122
延安杂诗二首122
张渝兄导游终南山晚饭山家122
黄帝陵123
龚自珍纪念馆口占123
吴悦石先生惠赠丹青赋此以谢123
高密席间赠武装部王部长124
高密谒郑公祠二首124
车中124
己丑125
读黄节蒹葭楼诗有感其京华旧居当在我附近125
青简125
拟古125
杂诗126
送小女入武汉大学因与登黄鹤楼126
为张公者题颜真卿书元结墓表拓片127
水乡周庄有店铺约十家专卖嵌名诗或谓有年收入廿万元者127
昆山雅集赠顾工128
梅128
有画八仙者嘱题存何仙姑一首128
为震宇题冷庐先生四季花卉卷128
己丑中秋后与震宇赴哈尔滨探玉伟大姐病129
峨眉金顶礼佛129
雨中登青城山129
都江堰130
成都杜甫草堂130
武侯祠130
輓张玉伟大姐130
庚寅131
白马寺听印乐方丈说法131
赠明延上人131
月夜独谒白香山墓131
妙高台132
天童寺谒八指头陀墓132
成都至峨眉道中菜花盛开132
万年寺有所见枨触余怀133
游千佛岩133
过青衣江登依凤山133
丁字村134
与张公者游乐山134
读黄山画册赠李长风画师134
书颖庐先生来今雨轩诗以呈得赐诗因次韵135
车过湘江135
谒仰山书院旧有陆象山祠今在修补中136
谒陆象山墓136
王安石纪念馆馆内新建半山亭136
重到婺源李坑光明茶楼饮茶口占一绝倩李晓君书之以赠主人137
况尉兄婺源赠砚随即先返京华因赋小诗以酬137
为和轩题空山琴雅图秋扇词人画137
几人137
头顱138
登敬亭山138
宣城试宣纸138
雨中游桃花潭赠裴士戎范瓦夏何学成三先生139
答陈震生139
雁139
辛卯140
抹厉140
重到桃花潭140
燃犀亭140
采石矶140
辛卯二月重登岳阳楼距戊寅年初上已十二年矣141
戊寅年与长鸿江南过岳阳楼欲上君山而舟子以客不足船拒驶今过君山忆及旧事口占一绝141
常州见白玉兰花141
刘彦湖先生为予作篆书争座位上阳台联报以长歌141
予以公事至建昌学生王桂兰与其外子自百里外之乡下来见意甚可感142
忽闻学生张扬数年前已亡于车祸伤嗟不已七年前毕业时曾以诗赠之142
大连晤梁春波143
蕲春李时珍纪念馆口占143
黄侃墓143
太平云丹山留题143
重庆永川茶山夜坐144
初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144
大漠中停车登沙丘丘上有丛生梭梭不知几纪矣144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无名湖145
昌吉至江布拉克道中望天山145
江布拉克145
志国庄园口占146
北庭都护府146
天山道中146
天山天池147
辛卯春日过大青山147
题画147
辛卯夏与诸诗友登三礁揽胜阴风白浪欲翻地轴不觉悄然以恐茫然而悲也147
兴城聚会步长鸿震宇韵148
辛卯八月常熟谒钱柳墓148
翁同龢墓148
辛卯九月游日本149
夜宿浜松太仓酒店楼高四十五层149
自大阪飞回北京恰值辛卯重阳机上作149
辛卯九月与内子游日本诗以记之149
学生李月入京实习过而视之不见三年矣150
读吴嘉纪陋轩诗150
壬辰150
旅途150
灯151
豆151
公园草坪151
我意151
井冈山151
八大山人纪念馆152
灵岩夜色152
大龙湫152
小龙湫153
有輓153
与诸吟友游山谷石牛洞观刻石口占153
安庆迎江寺前即是大江曩与张玉伟诗人凭栏论诗处七载后重来张已物故三年矣153
食瓜154
挽王威154
永州席上口占赠弹筝者155
绿天庵怀素旧所种芭蕉习书处155
江永女书博物馆口占155
柳子庙二首156
浯溪《大唐中兴颂》156
来鸿楼词稿161
来鸿楼词序161
蝶恋花163
减兰 近月未雨粮价暴涨众心忡忡163
清平乐 白菜163
金缕曲164
采桑子164
浣溪沙 游仙二首166
减兰雪166
减兰 游青岩寺166
浣溪沙167
相见欢167
临江仙167
桂殿秋167
湘月168
一剪梅 谷健宇书来约聚湖畔旧友168
高阳台168
踏莎行169
贺新郎169
翠楼吟170
鹊踏枝170
忆秦娥170
清平乐171
菩萨蛮171
浣溪沙 题抱一画师为引之绘《莺天笛夜庵图》171
浣溪沙 赵连珠先生嘱题《鲛斋续梦图》172
玉楼春172
清平乐172
鹧鸪天以《彊村语业笺注》赠引之172
鹧鸪天以《彊村语业笺注》赠长河先生173
虞美人 中秋173
霜叶飞 重九忆旧173
虞美人 戏赠新河174
贺新郎 京华遇新河174
贺新郎174
减兰175
贺新郎 北戴河诗会赠蔡淑萍胡迎建二先生175
水龙吟 寿长鸿兄五十176
定风波 知友小聚席间忽记明日为余三十七岁初度176
清平乐176
高阳台 寿长河先生六十177
减兰177
烛影摇红 京华雪夜寄怀长鸿兄长春177
鹧鸪天178
玉楼春178
柳梢青179
玉楼春 为人抄古籍一部即题其后并示之179
醉太平179
齐天乐180
壶中天180
八声甘州 自京归辽西途中遇雨181
玉楼春181
沁园春 示凌霄181
八声甘州182
沁园春 戴启和先生为予作《来鸿楼读书图》题后182
玉楼春183
柳梢青183
桂枝香183
八声甘州 多景楼184
卜算子梅184
定风波 答兴志184
浣溪沙 芦花185
风入松 秋云185
鹧鸪天 秋怀185
蝶恋花 枯菊185
踏莎行 读谢涵洁词戏赠186
木兰花慢 寄慰长鸿兄186
卜算子186
蝶恋花187
生查子187
菩萨蛮188
念奴娇188
水调歌头188
鹧鸪天189
洞仙歌189
柳梢青189
洞仙歌 题电脑前小影190
南浦190
水调歌头190
阮郎归 夜坐191
好事近191
好事近 闻凌霄涵洁游西湖191
翠楼吟191
浪淘沙 崂山脚下一望而已192
好事近 游终南山归途车中见月光景尤为奇绝192
河传 长安歌剧院观仿唐歌舞《踏青》192
望海潮 曲江夜色193
木兰花 为王秋题毕业纪念册193
洞仙歌 京华岁暮193
减兰 重听《相约九八》194
一萼红 冬日西湖194
唐多令 晚步西湖距余新婚时来此已十九年矣194
庆春宫195
渡江云 江西龙虎山漂流195
水龙吟196
壶中天196
琵琶仙197
贺新郎197
浣溪沙 入京道中198
满江红198
踏莎行199
浣溪沙 辛卯三月过溧阳游天目湖199
浣溪沙 溧阳南山竹海199
清平乐 辛卯四十五岁生日车上作200
洞仙歌200
沁园春200
钓船笛 与友人小聚别后传语谓看流星雨201
醉太平 京都大雾201
清平乐201
定风波 莲子202
鹧鸪天202
洞仙歌202
蝶恋花203
望远行 友人有巴黎之行203
减兰204
减兰 碧云寺204
贺新郎204
浣溪沙 网络五子棋戏205
蝶恋花205
夜飞鹊 雪霁有访205
绮寮怨206
生查子珮206
忆江南梦206
鹧鸪天206
浣溪沙207
长相思207
烛影摇红207
琐窗寒雪207
八声甘州 天柱山208
念奴娇 绥中小河口长城遗址208
念奴娇 登岱209
水调歌头209
摸鱼儿210
凄凉犯210
紫霄曲211
附录 诸家题詠《来鸿楼读书图》212
周退密212
陈永正212
曹长河213
赵连珠213
杨啟宇213
王蛰堪213
熊盛元214
马斗全214
徐长鸿214
段晓华215
萧雨涵215
魏新河215
于文清216
秦鸿216
王震宇216
张引之217
苏俊217
后记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