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组织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组织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038259.jpg)
- 王振海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217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社会团体-发展-关系-国家-行政管理-现代化管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组织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深度转型与社会治理能力提升1
第一节 社会深度转型与治理结构变化1
一、社会个体的觉醒与分化2
二、社会治理主体的结构变迁7
第二节 社会动员及其对社会治理能力的影响10
一、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与诉求10
二、社会动员的形式与价值12
三、社会动员能力提升的正能量16
第三节 社会深度转型与社会治理能力提升18
一、多元主体自治理的实现18
二、治理活动的制度化程序化法治化19
三、治理手段的网络化智能化20
第二章 社会治理方式变革与和谐社会构建22
第一节 和谐社会即动态稳定的社会22
一、从传统静态稳定到现代动态稳定23
二、社会动态和谐稳定的价值向量24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表征与切入点26
一、和谐社会状态的基本标志26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28
第三节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治理方式变革30
一、治理格局的多元合作共赢31
二、治理方式的现代化变革33
第三章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新增长极的社会组织37
第一节 社会组织作为独立政治力量活跃于治理舞台37
一、社会组织发育程度标志着社会成熟程度37
二、社会组织兴起的经济政治条件40
三、社会组织的属性与功能42
四、社会组织发展与政府扶持45
第二节 社会组织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46
一、社会组织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性全面解放47
二、社会组织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稳定和谐48
三、社会组织持续发展与市场化民主化公平化正相关49
第三节 社会组织发展趋势与走向51
一、数量规模壮大与自主能力增强52
二、治理结构优化与功能施展53
三、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与调节55
第四章 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学理支撑58
第一节 国家、市场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58
一、市民社会的两分法59
二、市民社会的三分法60
三、国家与社会的合作62
第二节 市场、政府与社会的互补性治理63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63
二、非营利部门:资源配置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66
第三节 多元中心共治体现着治理的本质69
一、治理理论已成为显学69
二、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70
第四节 治理与社会本位72
一、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72
二、社会本位理论的价值指向75
第五章 多元治理主体有效互动与治理现代化80
第一节 多元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分析80
一、公共社会与多元治理主体的相互关系80
二、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81
第二节 多元主体沟通合作平台的构建83
一、执政党与公众84
二、政府与公众86
三、强化社会合作88
第三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90
一、政府、市场、社会各守其位的治理框架90
二、国家与社会治理的协调互动92
三、社会主体力量的均衡发育成长94
第六章 政社关系演进与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变迁96
第一节 社会组织与党政组织关系的演进96
一、社会组织与执政党的有效融合97
二、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的演变100
第二节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105
一、社会管理体制发展的阶段划分105
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探索109
第三节 政府主动为自己培育功能替代者112
一、社会组织初期发育与政府自觉培育112
二、政府创新社会组织管理的实践模式114
第七章 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与能力建设120
第一节 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与提升社会组织实力120
一、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构架与运转120
二、逐步构建完备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126
第二节 人力资源建设与社会组织发育133
一、社会组织人力资源建设的内涵与成效133
二、人力资源是制约社会组织发育的第一短板136
三、从人力资源建设入手推动社会组织快速发育140
第三节 能力建设与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143
一、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建设143
二、社会组织的规模化建设147
三、社会组织的品牌化建设150
四、社会组织的国际化建设154
第八章 社会组织的法治功能159
第一节 社会治理模式变迁与依法治国方略推进159
一、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160
二、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163
第二节 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及社会组织的缺位164
一、科学立法与公民意识的缺失164
二、严格执法与社会监督不力165
三、公正司法与公众参与不足166
四、全民守法与公民理性薄弱168
第三节 社会组织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作用170
一、通过培养公民意识推进科学立法171
二、通过提升维权能力监督严格执法171
三、通过积极参与诉讼保证公正司法172
四、通过训练公民理性实现全民守法173
第九章 社会组织的法治进程与管理规制174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法治历程与立法现状174
一、社会组织的法治历程174
二、社会组织的立法现状176
第二节 现有法规对社会组织的规制原则178
一、双重管理原则178
二、分级管理原则179
三、非竞争性原则180
第三节 社会组织法律规制存在的症结181
一、立法理念尚需转变181
二、立法层次有待提高182
三、规制原则需进一步科学化183
四、管理条例需进一步整合184
第四节 社会组织管理规制的建设思路185
一、转变立法理念,树立社会组织法治观185
二、整合现有法规,出台《社会组织法》186
三、加强法律规范,放松法律规制187
四、改变规制原则,鼓励社会组织发展188
第十章 从社会管理国家化到国家管理社会化189
第一节 社会管理国家化:国家权能膨胀的标志性后果189
一、社会管理国家化形成的条件与动因189
二、社会管理国家化是国家权力不断扩张的结果191
第二节 社会管理国家化到国家管理社会化的转变193
一、国家管理社会化是治理体制的重大变革194
二、推进国家管理社会化的动力195
三、国家管理社会化与公共社会的形成198
第三节 国家管理社会化是和谐之基205
一、和谐首先体现为社会的充分发育205
二、国家管理社会化与和谐社会相向而行206
第十一章 域外借鉴:美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证分析210
第一节 美国社会治理的演变历程211
一、自由主义时期211
二、国家干预主义时期212
三、新自由主义时期213
第二节 美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特征214
一、法治化215
二、专业化216
三、协同化217
四、跨国化217
第三节 社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的互动218
一、社会组织与政府的互动218
二、社会组织与企业的融合221
第十二章 社会组织专业化建设个案分析223
第一节 梦园儿童启智中心成立的背景224
一、残障儿童亟需更多关爱224
二、青岛市残疾幼儿康教中心225
三、青岛市市南区梦园儿童启智中心226
第二节 梦园儿童启智中心的社会工作专业化特征分析227
一、规范的登记注册机构和治理机制227
二、专业化的服务内容227
三、专业化的康复和教学设备229
四、充分利用专业化教育资源做好社区特教工作230
第三节 梦园儿童启智中心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230
一、取得的成绩230
二、面临的问题231
第四节 加强社会组织专业化建设的思考232
一、社会组织专业化建设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232
二、加快推进基层社会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233
三、保持与政府良好的合作关系234
第十三章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个案分析235
第一节 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产生的时代背景235
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与社会组织建设235
二、创新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建设236
三、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与社会组织建设237
四、社区社会组织再组织与社会组织规模化集团化238
第二节 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基本状况240
一、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组织架构240
二、静安区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模式241
三、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功能242
四、静安区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模式取得的成效243
第三节 静安区政府对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培育247
一、专项资金使用管理遵循的原则及管理机构248
二、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专项资金扶持方式248
三、专项资金的申请流程及监督评估249
第四节 对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模式的讨论与思考250
一、枢纽型社会组织及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模式开展情况250
二、枢纽型社会组织及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模式涉及的几个关系251
三、关于枢纽型社会组织及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模式的讨论254
第十四章 多元治理主体合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个案分析259
第一节 泰安市平安协会成立的背景260
一、基层公共安全治安形势严峻260
二、基层公共安全产品供给不足261
第二节 泰安市平安协会的建立及发展262
一、泰安市平安协会的成立262
二、平安协会在新泰市的发展265
三、平安协会在泰安市遍地开花267
第三节 平安协会内部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267
一、平安协会内部治理结构267
二、平安协会运行机制269
第四节 平安协会破解社会组织发展资金难题之道271
一、社会组织资金之难272
二、平安协会资金解决之道274
第五节 平安协会与基层社会和谐278
一、平安协会与“洪马斗法”278
二、平安协会与交通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81
三、平安协会与城镇化过程中的拆迁难题282
第六节 关于平安协会的相关讨论284
一、官办还是民办?284
二、公共安全治理官民合作的边界在哪里?285
三、社会组织如何赢得社会信任?286
附录 调查问卷及统计结果289
参考文献296
后记302